按 ‘ on my mind ’ 分类归档

关于战地医生的寓言

有个战地医生,平时做的事情,就是到战场上找还喘气儿的人,抬回来医好。医好之后,这些人又回到战场上,有死的,有受伤又被抬回来的,如是反复不已。医生苦恼极了,想,我这样白费功夫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年想通了:“因为我是医生呀!”

梦到太白昼出

早晨梦到太白昼出,在梦里看到光源,很稀奇,随手就在微博上记了一下。

然后,我就接到了正在拉萨朝圣的小武的电话,问我那条微博的时间是不是和梦到的时间差不太远。他说,可能就是在我做梦的时间,他正在大昭寺排队等进门,东方乌蓝的天空,高悬一颗明星,正是金星。

我们都感到很惊奇,好像感到了心灵的投射。

猫窝和人窝

葛老师打电话说:小区居委会把她搭的猫窝拆了,装车运走的时候被她看到,大怒,拦下来了,逼着居委会的小伙子给重新搭起来。那小伙子说,这样会让他丢饭碗的……最后答应等居委会查过,后天来搭。电话里余怒未消。我劝她,您也别生气了,这年月,人的窝都保不住了。

另外我说,居委会小伙子说的、此事有关他的饭碗,也许是真的。他其实挺可怜,好人家的孩子,不是走投无路,谁靠干缺德事谋生呢。

君子慎独

早晨坐在会议室等人来面试,忽听空屋内有女声招呼“Hello?”闻声不见人,以为闹狐仙,后来发现不知何时多了套视频会议设备,对方能看到我,而我这里屏幕未开,看不到她。

感慨:“君子慎独”是伟大的真理,假如当时我在会议室“独自”抠鼻屎,就不和谐了。

无常

关于无常,今天早上刚刚从同事那儿听到一件事。他家夫人的老板的儿子,十八岁,高而帅,最近考试成功(忘了考的是什么),和同学喝酒庆贺,第二天没有再醒来。叹息。

关于无常,我时时提醒自己的一句格言是:不要对能够活过今夜太有把握。早晨上班时,大风刮得哇哇的,我抬头看着身边高层建筑的玻璃墙,一边在脑子里构思,天上掉下来一块巨大的玻璃,把我拦腰削成两段的血腥情景。缘分到来时,这些都是很靠谱的事。

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和重生,每个顷刻,它都和上一个时刻不同。如果不是这样,人们为什么要护肤品呢?

六字真言

嗡玛呢巴美吽舍

这行字在藏区随处可见,它就是著名的观自在菩萨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当时用以标音的这些字,读音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最接近的读法应为“嗡嘛呢贝美吽”。om ma ne ba dmei hum。图中实有七个音节,第七个音节念“舍”,是佛教所说的观自在菩萨真言的种子字。

游本昌出演的《济公》里,济公时时破扇子一挥,念的那个“嗡玛尼玛尼吽”,应该是这个六字真言的读错版——济公自己另有真言的可能性,不在此例。

这行字的汉语版在通俗文学里也有。这就是《西游记》里,为了防止孙悟空越狱,让五行山生根的那六个字。

又据说这六个字分别照看着六道众生。

真言也称心咒。佛教的一些宗派认为,通过念诵佛菩萨的真言,可以迅速与佛菩萨取得语相应。

六字真言并非无意义的发音,它的本义是:啊,如意宝,白莲花哟!——嗡(啊)嘛呢(如意宝)贝美(白莲花)吽(哟)。

其他的真言也各有易明的本意。如金刚萨埵真言是“嗡班匝萨埵吽”,意即“啊,金刚有情哟”,由于“萨埵”就是“有情”,所以这个真言其实就是称呼金刚萨埵的名号:啊金刚萨埵哟。莲师心咒:嗡啊吽、班匝(金刚)格热(导师)巴玛(白莲)色德(悉地)吽。

这些真言的原发音都是梵文,所以这里的翻译并非学藏文的范畴。按照梵-藏-汉顺序列举一些常见词:班匝-多杰-金刚,玛呢-诺沃-珍宝,菩提-向却-大觉,萨埵-森华-有情,巴玛-巴玛-白莲,格热-喇嘛-上师,色德-欧哲-果位(悉地其实是梵语)。

人们的惯常思维,不懂的就是神秘的,神秘的就是邪恶的。所以听到“心咒”这个词,对“咒”字极其敏感,又看到这些怪里怪气的字母(因为不懂得所以显得怪),顿生抵触。曾经有朋友告诉我,她遇到的一个老太太说这是诅咒人下地狱的咒语。

这六个字在汉语版经典里实有。《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讨论过此六字大明陀罗尼,并这样描述:“善男子。所有微尘我能数其数量。善男子。若有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一遍。所获功德而我不能数其数量。”那位老太太如果知道这个,可能会小小地惶恐一下。

缘起偈

法尚应舍

手指上扎个刺,要用另一根刺把它挑出来, 两根刺最后都要扔掉。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手指上扎了个刺;一些人意识到了,不知道怎么挑;一些人把刺挑出来,然后把第二根刺供了起来;我见过的最多的,是拿起第二根刺,把玩一番,然后扑地一下,扎到别人手上去了。你可能看出来了,我现在是在拿第二根刺扎人。

表扬自己一下

吃乐食派麻辣香锅,结帐时被问到有没有十块零钱,我说有,但是不想花。对方很愉快地找了四十块给我。对自己在诚实方面取得的进步表扬一下。

德雨社

《大宅门》、《乔家大院》、《喜来乐》、 《天下第一楼》这些电视剧有个共同点,就是必定有这么一段,主人公因为得罪有后台的小人、被朝廷找茬,先扣顶帽子,然后办一办,要么坐牢,要么查封。以前觉得这是个匪夷所思的俗套,现在这事儿就在眼前,不由人不信。再过一百年,或许会拍电视剧《德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