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学习方法 ’ 标签归档

痛心

昨晚上见到了去年暑期辅导过的一个学生的父母,也都是我的朋友。问他们学生现在怎么样了?他们说,已经上不了一〇一中了,原因是文化课一直不行,她虽然有体育特长,但是教练还是得看文化课的——教练可不敢因为训练的原因把孩子的文化课分数拉下来。眼前这学生要上高一了,可她的分数根本够不着一〇一的分数线,就连次一点的高中,恐怕她都只有听人家挑挑拣拣的份。

我听到这个倒是不太意外。上次辅导的时候,就发现只要一听讲,学生就坐在椅子上当场陷入了梦乡。 (不过,这也许说明我和一〇一中学的老师一样不会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她布置的作业,她倒是都能按时做完,但是质量不能保证。例如下面的化简过程:

(x + y)2
= x2 + y2
= 2x + 2y

她的父母说,现在孩子还是上课打盹。

我问他们,那你们觉得学生自己着急么?做妈的说,她现在就是两件事起劲:一是看韩剧,二是睡觉。做爸的说,她自己心里应该是很闷的,可就是找不到出路。做爸的看起来像是若无其事,做妈的痛心之情溢于言表。

我也很痛心啊,那么高效实用的应试学习方法就这么浪费掉了。

他们想让学生蹲初三,就怕学生不愿意。我说,现在她眼前的路已经不宽了。除非她的体育特长够她入选国家队,否则她走到哪儿,人家都得看她的文化课成绩。既然走纯体育路线行不通,咱们就得硬着头皮说文化课。现在要是给她上高中,估计没有好学校可上。她本来的底子再被这么一折腾,纯粹是浪费她的三年时间和你们的经费。如果她蹲一年,明年或许还有赶上一所中上等高中的希望。在北京这地方,上个普通的高中,成绩能及格,基本上就有大学上了吧——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也就是对我这小地方来的人说的。

其实,我们怕的不是学生不愿意,怕的是她睡眼朦胧地说“都行,你们看着办”。

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都怎么想的。莫非都以为父母是可以吃一辈子的?我那个侄女也是高考考砸了,整天若无其事地上网聊天,父母还不能提,一提就心烦。(居然还知道心烦,可见没到最高境界)还有个朋友家的孩子考完了都不知道满分应该是多少。

这位学生的母亲已经急得满嘴泡了,很担心她还能支撑多久呢。

我又问他们,要不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她怕的人,给她提神用?我当年就是怕我妈。说得更精确些,我就怕我妈看到我学习成绩差时哭。有这么个提神醒脑的人在旁边,我就能不困不乏地学下去。

学生的妈说,她现在倒是非常想放声大哭,可就是怕学生跟她做朋友久了,完全不在乎。

痛心。

给一位家长的信:马上要升初三的学生怎样学习?

我感觉学生其实很聪明,也不是不想学,只是掉队太久了有些迷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而已。我这里有个方法,是我老妈指点的(她只有小学毕业文化,但是教育水平真是无穷高),也经我亲自实践过(我因此从高二时的班级三十多名跳到全年级第一名),保证可行、具体、容易捉摸、易于评测。

数学和物理:没有必要做什么辅导资料上的题目。实际上,只要把教科书上的所有题目做完就行了,很简单吧。每天读教科书上的一个章节,读懂之后,做本章节后面的练习题。记住,一定要全部做完!对于每道题,除了抄写题目,给出解法和答案之外,还要在后面注明:这道题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它应用了本章节的哪些定理?把每科的题目做在一个大本子上,一个暑假六十天,做完所有理科科目的教科书完全没有问题。

语文:按照教科书行事。注明“背诵”的一定要流利地、正确地背下来,注明“熟读”的一定要熟读。不只是课文有用,课文间的文法知识也很有用,要全部读下来,熟悉语文书的每一个犄角旮旯。

英语:每天背诵默写一篇课文。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对它的要求要比对语文的严格。如果课文后面有习题,那么就要像做理科题一样做这些题目。同样,对于每道题目,在后面注明:这道题考的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汇和哪个相似的语法结构。

这些方法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间断。每天必须做完所有的学科才能休息,不能今天做数学题,明天做英语题。如果你愿意用这个方法,暑假之后,我可以帮你审核她的作业。这个暑假非常关键,因为它是升高中之前的最后一个长假期(寒假太短),掉队学生的最后一个喘息和反扑的机会。

也许学生会抱怨,这样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不错,逻辑上说,既然下课了,学生就没有继续念书的义务,就像劳动法里规定工人没有加班的义务一样。但是学生也得问问自己的心:上课的时候真的听进去老师的每句话了么?如果不是,那就把没有听进去的部分从课本上找回来。这一点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工作了也是如此:如果老板给的任务到期没有完成,加班加点也得把它做完,同样没什么可商量的。

我上学的时候,虽然成绩已经很不错,但是每个假期都没有休息过。一放假,先花一个星期做完所有的寒暑假作业。然后老妈就说了:“温故而知新。你现在得预习下个学期的内容了。”然后我就开始搬出下学期的教科书,开始背课文,做习题。一个假期完了,课本也翻了个遍,下一个学期就过得很轻松。至于这种学习方法是否必要的问题,老妈是这样理解的:你确实有了许多空余时间可以玩。不过我相信,一定有学生把这些时间放在学习上了。你只要不学,就会一直往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