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家长 ’ 标签归档

与公益和志愿者相关的随想

摩西像前的提示牌,上写: 请勿站在雕像前对团队解说

摩西像前的提示牌,上写:
请勿站在雕像前对团队解说

起初,我注意到有声音说,在公共场合随意坐卧太没规矩。但我素来不喜“规矩”这个词,所以拿出两幅在公共区域坐卧得很美观的照片,以为辩护调和:坐卧本身无错,拥堵才是重点。

后来我看到,讨论中出现了一大波对志愿者明粉暗黑的“支持者”,批评和讨论的声音被淹没在这些为人父母者的滔滔声浪里,我开始同意最初的批评声了:有些规矩、理应是不言自明的公共规矩,确实需要对成人进行再教育。

阅读评论发现:很多人对“志愿者”的理解,就是可以被自己或自己的后代无穷免费榨取利用,而忽略其他公众的权益。有时,这种理解表现为好像是对志愿者的“支持”,还打着孩子的旗号。这种“支持”,实际上是一种占有/使用的心态,心理类似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孩子喜欢的保姆,可不能因为堵着大马路而被警察抓去。但这不是对志愿者和公益事业的正确理解。

一切拿“孩子”做正当性辩护的——“毕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孩子爱上音乐/艺术/博物馆”、“孩子没必要为别人让道”——只要在“孩子”前面加个“我的”,庶几吐露心声了。

辨别“宽容”和“爱护”这两个美好的词究竟是真的提倡宽容和爱护,还是用来闭目塞聪的工具,可以看这些词是为谁而用。

真正爱护公益事业的,每天想的是“坏消息”: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好,可以做得更好。面对问题不回避,而是说出来给大家听。不是简单地骂娘就完了(虽然骂娘也是表达),而是拿出方案选项,供大家推敲斟酌。简单地说:我若不喜欢你,你的事关我鸟事。

“你有没有死过老公?” “大嫂,我没有老公的。”

“你有没有死过老公?”
“大嫂,我没有老公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很对。最近看到这句话被偷换成“没有做过被调查对象,就没有发言权。”以此成为拒绝批评的挡箭牌。例句:“没有带过孩子,对带孩子的活动没有发言权。”假如这个命题成立,法官警察就得自己犯点案子,妇产科医生护士也不能是男人或黄花闺女。写到这里,脑海里浮现出一只老母鸡,指着人的鼻子跳脚道:你没做过母鸡不知道做母鸡的辛苦你凭什么说鸡蛋不好吃你说这鸡蛋不好吃那你自己下一个!

更何况现在说的是堵路问题,不是育儿经。娃们有没有堵路,看一眼即知,犯不着亲自生个娃带一带。

“少数服从多数”是需要快速决策的地方——如军队、公司——所使用,在这里,由于整体目标一致,少数人的权益是可以暂时牺牲的。而如果拿这个办法运用于社会或公共场合,则显现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欺凌。极端的例子是纳粹屠杀和种族歧视,中等的是任何城市对外地人的欺侮,小规模的,则是一大群家长和孩子堵着别人的道,而毫无歉意,甚至提出“这么多孩子当然不能为你一两个人让道,哪儿没人您哪儿呆着去”的见解。

人,很显著的特征是社会性。忽视这一点,而发掘、鼓励、默许孩子攫取、占有公共资源的能力,则是在培养孩子的动物性。

有一年,在二十一世纪剧院听《五彩传说》童声合唱团的音乐会。既然是童声合唱,台下观众有很多孩子。歌声响起后,附近的过道上就出现了很大的动静:一个女孩儿伴着歌声开始手舞足蹈,跳到过道上来了,极大地干扰了其他观众的视线。而其母不仅不制止,而且拿起一部相机,开闪光灯,猛拍女儿的舞姿。她当然觉得自家娃是最美的,但其他观众不这么想,很快就收到了邻座的提醒:“对不起,小朋友请坐,这是大家的音乐会。”这位母亲当场不干了,我依稀听到几句:

——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较什么劲?
——要是嫌吵你换别处坐去!

这些秀下限的话,很眼熟,是不是?武汉最近有一出跳广场舞者被泼粪事件,乍一看手段过激,细读则被泼者没法让人同情:“如果实在是嫌吵,可以让孩子换个房间学习,或者自己装个隔音玻璃嘛。”

公益事业在中国,也许需要以顺应中国式家长开头,但已经发展起来的公益群体,倘若不能影响家长,反为其所绑架,最终可能会沦为公害。

在网络上辨别中国式家长的法子……一旦识别,请及时绕行:

  • 头像是自己的孩子,或自己抱着孩子的合影。
  • 昵称是自己的孩子+“妈妈/爸爸/成长日记/幸福生活”的词语结构。
  • 标签包括“育儿经”、“教育”、“成长”。
  • 自家孩子为中心的发言,五花八门,自不必细说。
  • 面对批评的句式是“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切断一切为改进而交流的渠道。

博物馆里坐卧的孩子们

@义务讲解员朋朋说

今天很多小朋友趴地板上,仰着小脑袋边听边看,可能有人会觉不卫生,不礼貌。孩子们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徜徉博物馆,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我喜欢这场景。(大朋友就别学了,大家过了这年纪了)下周末试讲地中海,下下周末考核,期待早日上岗。偶遇@四月公益四姑娘,阳光心情都不错。(图片@溜达着的猫

注意到反对的声音,认为孩子们在公共区域想坐就坐想躺就躺,而不在意其他观众的感受,不是正确的教育。

我的看法:

坐卧、追求舒适,是人的权利。在公共场合,反对的重点不是坐卧本身,而是坐卧位置、姿态、人数不恰当造成的堵路。俺对规矩不太看重,只要不堵路,俺也乐意坐着躺着。下面两图为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内景,这些照片是说:在博物馆可以很和谐地坐卧,并不会降低全民素质。

卢浮宫里坐着的孩子们

卢浮宫里坐着的孩子们

大英博物馆里倚墙而坐的年轻人

大英博物馆里倚墙而坐的年轻人

细看朋朋的那张照片,扎眼的不是娃,而是密密层层围着娃的家长们,实在很违和,要是能把他们赶走,感觉就好多了。

不管站坐卧姿态如何,人数是个根本的头疼问题,有一次参加@撷芳主人在首博的万历展讲解,人太多了,每次往展柜前靠时,都能挡住边上三五个展柜,另外撷芳也必须提高音量,理所当然地引起其他观众的不满。培养生力军、分散客流很重要,也方便孩子更舒服地坐卧。

可以试试进展厅前赶走过剩的家长们:

一、带领孩子和家长去一个安全开阔易寻的集散地,约定如果走失就到这里集合。
二、每个孩子挂一个集散地导引牌,一旦迷路,寻求工作人员的协助去往集散地。
三、家长们志愿报名,留最多三位陪团,责任是看好所有孩子们。
四、让其他家长自己玩去。

上面的照片里,卢浮宫的娃们穿的黄马甲很有用,方便家长找到万一丢失的孩子们,也方便工作人员留意到有孩子无人陪伴。但制作这个需要银子,得让@四月公益帮忙吆喝。

痛心

昨晚上见到了去年暑期辅导过的一个学生的父母,也都是我的朋友。问他们学生现在怎么样了?他们说,已经上不了一〇一中了,原因是文化课一直不行,她虽然有体育特长,但是教练还是得看文化课的——教练可不敢因为训练的原因把孩子的文化课分数拉下来。眼前这学生要上高一了,可她的分数根本够不着一〇一的分数线,就连次一点的高中,恐怕她都只有听人家挑挑拣拣的份。

我听到这个倒是不太意外。上次辅导的时候,就发现只要一听讲,学生就坐在椅子上当场陷入了梦乡。 (不过,这也许说明我和一〇一中学的老师一样不会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她布置的作业,她倒是都能按时做完,但是质量不能保证。例如下面的化简过程:

(x + y)2
= x2 + y2
= 2x + 2y

她的父母说,现在孩子还是上课打盹。

我问他们,那你们觉得学生自己着急么?做妈的说,她现在就是两件事起劲:一是看韩剧,二是睡觉。做爸的说,她自己心里应该是很闷的,可就是找不到出路。做爸的看起来像是若无其事,做妈的痛心之情溢于言表。

我也很痛心啊,那么高效实用的应试学习方法就这么浪费掉了。

他们想让学生蹲初三,就怕学生不愿意。我说,现在她眼前的路已经不宽了。除非她的体育特长够她入选国家队,否则她走到哪儿,人家都得看她的文化课成绩。既然走纯体育路线行不通,咱们就得硬着头皮说文化课。现在要是给她上高中,估计没有好学校可上。她本来的底子再被这么一折腾,纯粹是浪费她的三年时间和你们的经费。如果她蹲一年,明年或许还有赶上一所中上等高中的希望。在北京这地方,上个普通的高中,成绩能及格,基本上就有大学上了吧——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也就是对我这小地方来的人说的。

其实,我们怕的不是学生不愿意,怕的是她睡眼朦胧地说“都行,你们看着办”。

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都怎么想的。莫非都以为父母是可以吃一辈子的?我那个侄女也是高考考砸了,整天若无其事地上网聊天,父母还不能提,一提就心烦。(居然还知道心烦,可见没到最高境界)还有个朋友家的孩子考完了都不知道满分应该是多少。

这位学生的母亲已经急得满嘴泡了,很担心她还能支撑多久呢。

我又问他们,要不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她怕的人,给她提神用?我当年就是怕我妈。说得更精确些,我就怕我妈看到我学习成绩差时哭。有这么个提神醒脑的人在旁边,我就能不困不乏地学下去。

学生的妈说,她现在倒是非常想放声大哭,可就是怕学生跟她做朋友久了,完全不在乎。

痛心。

给一位家长的信:马上要升初三的学生怎样学习?

我感觉学生其实很聪明,也不是不想学,只是掉队太久了有些迷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而已。我这里有个方法,是我老妈指点的(她只有小学毕业文化,但是教育水平真是无穷高),也经我亲自实践过(我因此从高二时的班级三十多名跳到全年级第一名),保证可行、具体、容易捉摸、易于评测。

数学和物理:没有必要做什么辅导资料上的题目。实际上,只要把教科书上的所有题目做完就行了,很简单吧。每天读教科书上的一个章节,读懂之后,做本章节后面的练习题。记住,一定要全部做完!对于每道题,除了抄写题目,给出解法和答案之外,还要在后面注明:这道题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它应用了本章节的哪些定理?把每科的题目做在一个大本子上,一个暑假六十天,做完所有理科科目的教科书完全没有问题。

语文:按照教科书行事。注明“背诵”的一定要流利地、正确地背下来,注明“熟读”的一定要熟读。不只是课文有用,课文间的文法知识也很有用,要全部读下来,熟悉语文书的每一个犄角旮旯。

英语:每天背诵默写一篇课文。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对它的要求要比对语文的严格。如果课文后面有习题,那么就要像做理科题一样做这些题目。同样,对于每道题目,在后面注明:这道题考的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汇和哪个相似的语法结构。

这些方法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间断。每天必须做完所有的学科才能休息,不能今天做数学题,明天做英语题。如果你愿意用这个方法,暑假之后,我可以帮你审核她的作业。这个暑假非常关键,因为它是升高中之前的最后一个长假期(寒假太短),掉队学生的最后一个喘息和反扑的机会。

也许学生会抱怨,这样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不错,逻辑上说,既然下课了,学生就没有继续念书的义务,就像劳动法里规定工人没有加班的义务一样。但是学生也得问问自己的心:上课的时候真的听进去老师的每句话了么?如果不是,那就把没有听进去的部分从课本上找回来。这一点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工作了也是如此:如果老板给的任务到期没有完成,加班加点也得把它做完,同样没什么可商量的。

我上学的时候,虽然成绩已经很不错,但是每个假期都没有休息过。一放假,先花一个星期做完所有的寒暑假作业。然后老妈就说了:“温故而知新。你现在得预习下个学期的内容了。”然后我就开始搬出下学期的教科书,开始背课文,做习题。一个假期完了,课本也翻了个遍,下一个学期就过得很轻松。至于这种学习方法是否必要的问题,老妈是这样理解的:你确实有了许多空余时间可以玩。不过我相信,一定有学生把这些时间放在学习上了。你只要不学,就会一直往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