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明信片 ’ 标签归档

珠穆朗玛

早晨从定日出发,不久即到达边防站。边防站的武警们纪律不怎么严明,抽烟,而且坐没坐相。 过了边防站,即开始翻加乌拉山,“加乌拉”在藏语中,是络腮胡子的意思。

刚过加乌拉山顶,四座冰峰傲然矗立在天边,左边是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8463米), 正中间,第四高峰洛子(8516米)偎依在第一高峰珠穆朗玛(8844米)的身后,右边则是第六高峰卓奥友(8201米)。 看着天空湛蓝,冰雪耀目,天风在空中疾掠,云海在眼底奔涌,很难想象七千万年前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珠穆朗玛和洛子

珠穆朗玛和洛子

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

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

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

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

格仲康峰(卓奥友的伴峰)

格仲康峰(卓奥友的伴峰)

世界8000米以上独立高峰排名
1 珠穆朗玛(Qomolangma/Everest) 8844.43
2 乔戈里(Chogori/K2) 8611
3 干城章嘉(Kangchenjunga) 8586
4 洛子(Lhotse) 8516
5 马卡鲁(Makalu) 8463
6 卓奥友(Qowowuyag/Chooyu) 8201
7 道拉吉里(Dhaulagiri) 8167
8 马纳斯卢(Manaslu) 8163
9 南迦帕尔巴特(Nanga Parbat) 8125
10 安纳布尔纳(Annapurna) 8091
11 加舒尔布鲁木I(Gasherbrum I) 8068
12 布洛阿特(Broad Peak/K3) 8051
13 加舒尔布鲁木II(Gasherbrum II) 8034
14 希夏邦马(Shisha Pangma) 8012

12:23到达绒布寺,海拔5160米,此时珠峰毫无障翳地出现在眼前,早听说珠峰天气变幻莫测,于是赶忙拍照。 拍完说:吃饭去!进观景台宾馆坐定,再看时,珠峰已经把厚重的面纱拉上了。

下午3:25出发去珠峰大本营。大本营不允许机动车辆进入,只有两种交通工具:一、驴车,二、徒步。我们选择徒步,好在八公里的路,只上升了六十米而已(5160米~5220米),斜率0.0075,基本上是平地。话虽这么说,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度,一米就有一米的用处。途中看见四个背包客离开大路抄近道,想爬一个只有两米高的四十五度坡,以节省绕大弯的距离。在高原上走长路时,这实在是个馊主意。我们本来在他们后面,等他们爬上坡时,我们已经远远地走到了前面,因为他们个个都趴下了。

途中还有四个欧洲小伙子,曾经腾腾腾地从身后追过来,腾腾腾地从身边超过去。我们不管,只是不紧不慢地走,再过一会儿,就看见他们歇在路边做喝水状。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听到他们依稀在说法语。不久他们第二次走到我们的前面,但被我们再次超越比刚才还快得多。路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喘着气向我们挥手问候,我们笑着还礼,问他们:从法国来的?他们说对啊。又问:去过勃朗峰吧?哦,没有啊。我去年去过,找勃朗湖的时候还爬到一个冰川的冰斗里了。

他们就又停下来喝水,好像喝了很久,我们到大本营十五分钟之后才见他们过来。

徒步从绒布寺到珠峰大本营的路线

徒步从绒布寺到珠峰大本营的路线,上方红点是珠穆朗玛峰顶。

山上又许多骑驴车下来的。许多面无人色的样子,有的根本看不见脸,整个揣怀里了。在这么高的不毛之地采取这样的姿势,很危险。

下午5:20分到达珠峰大本营,海拔5220米。八公里的路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到了大本营就去找邮局盖珠峰的邮戳,小邮局在大本营的住宿一条街上,可是没开门。

只好先和很多人坐在一个小山坡上,等珠峰从云中露出来。大约二十分钟后,珠峰左侧一个小山峰露出来了。身后的一个英国小伙子一声欢呼,把相机端起来猛拍。我说:早着呢,这是珠峰的膝盖罢了。把中午路过加乌拉山口时拍到的珠峰给他看,告诉他,眼前的这座山峰是多么的渺小,他失望了一小下,但吃惊更甚。

又等了许久,珠峰面前的浓云从西北转向西南,最后终于散尽,珠穆朗玛再次显露在我们眼前。从这里看珠峰,别有一番景致。在加乌拉山口上我们看到的是飘浮在山涛云海中的珠峰,在绒布寺我们看到的是探身于地平线后的珠峰,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顶天立地的珠峰。以往看雪山的照片,觉得珠穆朗玛峰长得太圆滚滚了,不够好看。现在我发现,只要雪山足够高大,它就必然好看,那种劈面压下的气势可以一下子降服你的心。

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

珠穆朗玛峰和高程碑

珠穆朗玛峰和高程碑

从我们坐着的小山坡看去,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地面上有几条小溪在奔流。平地的尽头,是一堵宽宽厚厚的乱石堆,好似一个建筑工地一样。如果不是去年走过勃朗峰的话,真的不容易看出这是绒布冰川的巨大冰舌。珠峰的8844.43米高程碑倔强地站在冰舌的前面,仿佛是它以身躯挡住了冰川的去路。

白色的线条都是冰川融水的溪流

珠峰高程碑立在图片正中被涂红的巨岩上。珠峰大本营是下方那个涂红的小方块(没错,就是这么小)。上方涂成青色的是绒布冰川的冰舌。白色的线条都是冰川融水的溪流。

我提议到高程碑那里去拍几张,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可是,实际操作上却出了问题。那几条小溪虽不宽,却也刚好让人跳不过去,溪水是冰川的融水,混合着青白色的石屑,冰冷刺骨,让人摸一下就打消了脱鞋趟过去的念头。水流十分湍急,扔块石头试深度,只听得石头在水底咕咚咕咚乱滚的声音。绕了很久没绕过去,只好放弃。晚上我们就明白了,这个知难而退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

大家又回到小山附近来,等待珠峰的日落。随着太阳的渐渐西沉,冷空气沿着珠峰的北坡急速降落,风速越来越大。小辛把厚衣服和防潮地垫全都裹身上了,还是冻得牙关咯咯作响。

珠峰的日落很晚,八点五十分太阳才从峰顶消失。但是西边的云相当重,没有看到日照金顶的美景。太阳一落,我们就往山下撤。路过大本营住宿一条街的时候,我又在小邮局门口踟蹰了一番,这一番怅望引起一位客栈女老板的注意,她指指我身后,说:“那个人就是邮局的。” 转身一瞧,一件迷彩服消失在一座帐篷后面了。连忙去追,追上了一看,一个穿迷彩的人站在石堆旁嘘嘘。只好等他嘘完,问他,帮我们开下门吧,我们想盖珠峰的邮戳。他嘴里咕唧了好久,说关门了,明天再来吧。我们说,我们今晚就下到绒布寺去了,明天也没有时间上来,帮个忙吧。他又想了好久,憨憨地说:“我喝醉了,拿不住邮戳,你让旁边那个女孩替你盖吧。” 总算成功弄到了,三个戳盖一张明信片要五块钱,可一点也不觉得贵。

有珠峰邮戳的明信片

出了邮局就赶紧往绒布寺走。起初天还是乌蓝色的,不久就是乌黑的了,只有西天的一勾新月和星光为我们引路。不久月亮也沉到山后去了,抬头再看,灿烂的银河和一天繁星。路上只有我们四个人,脚步咔咔咔地响。因为在静夜山谷里的缘故,回声很明显,开始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似的,十分心虚,走几步就回头瞄两眼,后来习惯了,就不管不顾,只管撒开两腿跑了。和太阳落山前的时候不同,此时山谷里完全没有风,再走一会儿,汗都出来了。

在珠峰获得一些经验教训如下:

  • 珠峰一过午就变天,去大本营得早出发。
  • 只要有省力的弯道可走,就决不抄近路。
  • 不可争强好胜,和陌生人比脚力。
  • 爬任何石头堆之前,先确认它不是个冰川。
  • 只要旁边还有和山相接的云雾,就要怀疑你看到的“山顶”究竟是不是山顶。
  • 不可随意涉过溪流,对看起来像个河床的地形也要小心。
  • 不可在河滩上搭帐篷。
  • 如果要看日落,尽量住在大本营,否则就要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跑得足够快。

温饱问题解决了,就开始四下张望,这时发现路上许多地方有细细的水流,白天过来时没有看到过。再仔细一想,头皮都麻了:这些水都是雪山上的融水,白天阳光炽烈的时候冰雪融成的,现在它们刚刚流到山下!前面六七公里路的难度,不只是夜路的问题,而是还有没有路的问题。

一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登时脚下虎虎生风,四个人手挽着手和已经形成的和正在形成的河流赛跑。白天沿着一路上来的那条流到绒布寺的温柔小溪,现在已经涨成呼啸的大河,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我们一边疾走一边后怕,假如下午成功地跳过了那几条溪流,只怕今晚要留在高程碑那里过夜了。

后面的路上,还有两三处被水阻断,还好水不深,垫着石头跳了过去。走到近十一点的时候,终于看到了绒布寺附近的灯光,心才平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