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观自在 ’ 标签归档

辨识佛像——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

四臂观音

四臂观音

我鼓起很大的勇气,才敢开始写这一章。无他,实在太难了。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难点之一:该怎么称呼这位大菩萨的名号?该叫他“观自在”还是“观世音”或“观音”?鸠摩罗什依照Avalokitasvara译为“观世音”,而玄奘法师依Avalokiteśvara译为“观自在”。窥基法师(玄奘法师的高徒)一方面立挺恩师,从“六度十自在”论证“观自在”的译法的正确性,称“观世音”译法“词义俱失”,另一方面,他自己在《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中,也使用“观音”名号:“‘……满尔心愿。我是观音菩萨。’言讫冲空……”藏文里,此菩萨名号“先瑞热旺”,那个“旺”的发音,就是“自在”。

想到网上搜搜资料,发现早已吵得脸红脖子粗,远悖菩萨本意。我想,恐怕呼唤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重返世间,他们也不至于打成这个样子。看到有人说“你求什么观自在我不管,我亲眼见到祈求观音菩萨而得成就的!”,对方亦如是反唇相稽。我又忍不住想讲故事了。话说一位高僧云游四方,一天爬到山巅,看到对面山上,红光冲天,心知必有成就者隐居于此。于是到对面山上四处探问,只见到草屋一间,住老太太一名。高僧就问老太太所修何法,老太太说,不太识字,什么经都不会念,只虔心念诵“嗡玛呢巴美牛”数亿。高僧一听,且笑且叹,说老人家你念错了,是“嗡玛呢巴美吽”。老太太一听,一辈子念了几亿,全都念错,自己寿限不远,怕是补不回来了,不禁大为沮丧。高僧下山路上,以为自己救人于歧路,功德无量,颇以为喜。不料回头一望,红光敛尽,黑气渐起,方知铸下大错,忙忙跑回去说,是我记错了,翻经书一查,最后那字应该念牛才对。这才圆满了老太太一生的功德。

思维观音

所以,我是折衷派,念“观自在”还是“观世音/观音”,都不是重点,了解这位菩萨所代表的大慈悲,才是关键所在。在下面的行文里,有时我会称“观自在”,有时会称“观音”,哪个顺溜念哪个,请各门派读者老爷们恕罪则个。

难点之二:观自在菩萨的化现太多了,有说三十二身的,有说三十三身的,总之就是众生应以何身得度的,他就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三十二还是三十三,不过是个虚数罢了。因为这个大愿,观音菩萨的造像千姿百态,没有压倒多数的造型。我只能拣我见过的典型形制,粗略说个大概。至于没有说到的,可以这样概括:如果一位菩萨,你无法一眼认出他是谁,那他就是观音菩萨。

在藏地,目前最流行的观自在菩萨造像,是最顶图中的“四臂观音”造型:全跏趺坐,两手在胸前结合掌印,捧摩尼宝珠一枚。另有两手,左手执莲花,右手执念珠。据第十七世噶玛巴言,四臂代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藏地也很流行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仔细一看,四臂观音的基本造型没变,中间的合掌印和两侧的花和念珠都没变,只是由坐姿改为站姿(我理解为忙得坐不下来了),再加上很多很多掌心有眼睛的手,以及原来的一面变成十一面。这十一面可以分为五层,最下三层每层三面,各有寂静、微嗔、忿怒面容,以度化不同心境的众生。第四层是暴怒明王相,以惊醒极刚强之众生。最顶一层,是观自在菩萨的法身,阿弥陀如来

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观自在菩萨造像,我还见到过这些。

瞿昙寺观音菩萨立像

上面这尊婀娜的思维观音坐像,是永乐年间的精品,2006年,我在国博(当时还叫革命历史博物馆)见到他,惊得不辨东西。可惜我那时拍博物馆的渣技术啊,可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我也不知道他平时住在哪里,没法去找。(后记:2013年他又出现在北京的西藏文化博物馆,重逢时我知道了,他平时常住在西藏博物馆。)

看到这尊思维观音,我想起来一件事,顺便说一下(其实这应该算正文):观自在菩萨的肩花是全空的两朵白莲。如果你在造像的肩花上看到法器,如金刚杵、剑、铃、太阳、月亮、宝珠、宝瓶、八辐金轮等等,那么他一定不是观自在菩萨。

青海瞿昙寺的观音菩萨立像,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高大的永乐铜像,也是永乐佛像艺术的代表作。也请顺便留意一下他肩上的两朵空莲花。

观自在菩萨还有一种让我印象深刻的造型,莲花手菩萨(Padmapani),多为游戏坐姿、半跏趺坐、或立姿。左手持莲花一柄,右手支颐或者结与愿印(手自然下垂,手心朝外)。这种造像一般不称为观音菩萨,而称为莲花手菩萨,虽然他实际上是观音菩萨的诸多化身之一。

在莲花手菩萨当中,又有一种造型,直接等同法身无量光如来,是这样的姿势:左手持莲花柄,右手当胸持花头,右腿压左腿跏趺坐。这种姿态被称作“金刚法观音”,至高无上。2006年8月31日,我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佛像展上见过一次,可惜没有留下他的倩影。有趣的是,温习老照片时,发现我在2006年7月31日(整整一个月前),早已在西藏江孜白居寺见到过他。看图——

金刚法观音·江孜白居寺

观自在菩萨

最顶上的四臂观音像,是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四川博物院所藏唐卡的局部。思维观音和瞿昙寺的观音菩萨立像,我在正文里已作解说。

右面这尊,是一尊游戏坐姿的观自在菩萨(两朵空莲花为重要标识),居于故宫博物院。再下一幅图,不是藏传佛教造像,但我很乐意拿出来惊艳一下。这尊绝美的造像是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壁雕“倒坐观音”,脚踏莲花,游戏坐姿,右手轻握左臂,身姿潇洒自如,笑容恬静端庄。摄影是好友@踏刃而行,她的照片里显示了一头白象,查一下资料图片,另一侧是一头金狮。这跟观音菩萨关系不大,应该是空间不够塑造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就用狮子和白象来代表另外两位菩萨。

最后一幅图,是居于首都博物馆的莲花手菩萨像。

倒坐观音·河北正定隆兴寺

莲花手菩萨

六字真言

嗡玛呢巴美吽舍

这行字在藏区随处可见,它就是著名的观自在菩萨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当时用以标音的这些字,读音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最接近的读法应为“嗡嘛呢贝美吽”。om ma ne ba dmei hum。图中实有七个音节,第七个音节念“舍”,是佛教所说的观自在菩萨真言的种子字。

游本昌出演的《济公》里,济公时时破扇子一挥,念的那个“嗡玛尼玛尼吽”,应该是这个六字真言的读错版——济公自己另有真言的可能性,不在此例。

这行字的汉语版在通俗文学里也有。这就是《西游记》里,为了防止孙悟空越狱,让五行山生根的那六个字。

又据说这六个字分别照看着六道众生。

真言也称心咒。佛教的一些宗派认为,通过念诵佛菩萨的真言,可以迅速与佛菩萨取得语相应。

六字真言并非无意义的发音,它的本义是:啊,如意宝,白莲花哟!——嗡(啊)嘛呢(如意宝)贝美(白莲花)吽(哟)。

其他的真言也各有易明的本意。如金刚萨埵真言是“嗡班匝萨埵吽”,意即“啊,金刚有情哟”,由于“萨埵”就是“有情”,所以这个真言其实就是称呼金刚萨埵的名号:啊金刚萨埵哟。莲师心咒:嗡啊吽、班匝(金刚)格热(导师)巴玛(白莲)色德(悉地)吽。

这些真言的原发音都是梵文,所以这里的翻译并非学藏文的范畴。按照梵-藏-汉顺序列举一些常见词:班匝-多杰-金刚,玛呢-诺沃-珍宝,菩提-向却-大觉,萨埵-森华-有情,巴玛-巴玛-白莲,格热-喇嘛-上师,色德-欧哲-果位(悉地其实是梵语)。

人们的惯常思维,不懂的就是神秘的,神秘的就是邪恶的。所以听到“心咒”这个词,对“咒”字极其敏感,又看到这些怪里怪气的字母(因为不懂得所以显得怪),顿生抵触。曾经有朋友告诉我,她遇到的一个老太太说这是诅咒人下地狱的咒语。

这六个字在汉语版经典里实有。《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讨论过此六字大明陀罗尼,并这样描述:“善男子。所有微尘我能数其数量。善男子。若有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一遍。所获功德而我不能数其数量。”那位老太太如果知道这个,可能会小小地惶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