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调查 ’ 标签归档

与公益和志愿者相关的随想

摩西像前的提示牌,上写: 请勿站在雕像前对团队解说

摩西像前的提示牌,上写:
请勿站在雕像前对团队解说

起初,我注意到有声音说,在公共场合随意坐卧太没规矩。但我素来不喜“规矩”这个词,所以拿出两幅在公共区域坐卧得很美观的照片,以为辩护调和:坐卧本身无错,拥堵才是重点。

后来我看到,讨论中出现了一大波对志愿者明粉暗黑的“支持者”,批评和讨论的声音被淹没在这些为人父母者的滔滔声浪里,我开始同意最初的批评声了:有些规矩、理应是不言自明的公共规矩,确实需要对成人进行再教育。

阅读评论发现:很多人对“志愿者”的理解,就是可以被自己或自己的后代无穷免费榨取利用,而忽略其他公众的权益。有时,这种理解表现为好像是对志愿者的“支持”,还打着孩子的旗号。这种“支持”,实际上是一种占有/使用的心态,心理类似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孩子喜欢的保姆,可不能因为堵着大马路而被警察抓去。但这不是对志愿者和公益事业的正确理解。

一切拿“孩子”做正当性辩护的——“毕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孩子爱上音乐/艺术/博物馆”、“孩子没必要为别人让道”——只要在“孩子”前面加个“我的”,庶几吐露心声了。

辨别“宽容”和“爱护”这两个美好的词究竟是真的提倡宽容和爱护,还是用来闭目塞聪的工具,可以看这些词是为谁而用。

真正爱护公益事业的,每天想的是“坏消息”: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好,可以做得更好。面对问题不回避,而是说出来给大家听。不是简单地骂娘就完了(虽然骂娘也是表达),而是拿出方案选项,供大家推敲斟酌。简单地说:我若不喜欢你,你的事关我鸟事。

“你有没有死过老公?” “大嫂,我没有老公的。”

“你有没有死过老公?”
“大嫂,我没有老公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很对。最近看到这句话被偷换成“没有做过被调查对象,就没有发言权。”以此成为拒绝批评的挡箭牌。例句:“没有带过孩子,对带孩子的活动没有发言权。”假如这个命题成立,法官警察就得自己犯点案子,妇产科医生护士也不能是男人或黄花闺女。写到这里,脑海里浮现出一只老母鸡,指着人的鼻子跳脚道:你没做过母鸡不知道做母鸡的辛苦你凭什么说鸡蛋不好吃你说这鸡蛋不好吃那你自己下一个!

更何况现在说的是堵路问题,不是育儿经。娃们有没有堵路,看一眼即知,犯不着亲自生个娃带一带。

“少数服从多数”是需要快速决策的地方——如军队、公司——所使用,在这里,由于整体目标一致,少数人的权益是可以暂时牺牲的。而如果拿这个办法运用于社会或公共场合,则显现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欺凌。极端的例子是纳粹屠杀和种族歧视,中等的是任何城市对外地人的欺侮,小规模的,则是一大群家长和孩子堵着别人的道,而毫无歉意,甚至提出“这么多孩子当然不能为你一两个人让道,哪儿没人您哪儿呆着去”的见解。

人,很显著的特征是社会性。忽视这一点,而发掘、鼓励、默许孩子攫取、占有公共资源的能力,则是在培养孩子的动物性。

有一年,在二十一世纪剧院听《五彩传说》童声合唱团的音乐会。既然是童声合唱,台下观众有很多孩子。歌声响起后,附近的过道上就出现了很大的动静:一个女孩儿伴着歌声开始手舞足蹈,跳到过道上来了,极大地干扰了其他观众的视线。而其母不仅不制止,而且拿起一部相机,开闪光灯,猛拍女儿的舞姿。她当然觉得自家娃是最美的,但其他观众不这么想,很快就收到了邻座的提醒:“对不起,小朋友请坐,这是大家的音乐会。”这位母亲当场不干了,我依稀听到几句:

——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较什么劲?
——要是嫌吵你换别处坐去!

这些秀下限的话,很眼熟,是不是?武汉最近有一出跳广场舞者被泼粪事件,乍一看手段过激,细读则被泼者没法让人同情:“如果实在是嫌吵,可以让孩子换个房间学习,或者自己装个隔音玻璃嘛。”

公益事业在中国,也许需要以顺应中国式家长开头,但已经发展起来的公益群体,倘若不能影响家长,反为其所绑架,最终可能会沦为公害。

在网络上辨别中国式家长的法子……一旦识别,请及时绕行:

  • 头像是自己的孩子,或自己抱着孩子的合影。
  • 昵称是自己的孩子+“妈妈/爸爸/成长日记/幸福生活”的词语结构。
  • 标签包括“育儿经”、“教育”、“成长”。
  • 自家孩子为中心的发言,五花八门,自不必细说。
  • 面对批评的句式是“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切断一切为改进而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