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 2014年01月1日
2013年最后一夜,我在峨眉山积满冰雪的道路上奋力行走。
2014年第一天,经过16个小时跋涉后,到达金顶。
2013.12.31 17:30 报国寺 – 2014.01.01 09:30 金顶
按 ‘ 贡嘎 ’ 标签归档
2013年最后一夜,我在峨眉山积满冰雪的道路上奋力行走。
2014年第一天,经过16个小时跋涉后,到达金顶。
2013.12.31 17:30 报国寺 – 2014.01.01 09:30 金顶
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闷了,会临时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飞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当晚再飞回香港就像都没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读了这则报道,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土豪的生活方式,咱们玩不起。。。
嗯嗯,俺能做的,就是有时闷了,会临时去新南门,随便赶上哪班去康定的车,独自坐在雅哈垭口看看贡嘎山,顺便喂一下午旱獭,改天再跑回成都就像都没发生过。
宗萨仁波切说过,电影院里,有观众为剧情着急、高兴、悲伤。你当然也可以尽情陶醉其中,但归根到底要知道这只是一场戏。如果手机忽然响了,考验的就是你是否有提前退场的勇气。
这些天在关注一个搜救工作:三个男人自驾一辆车,从河南到拉萨。走到波密附近时,他们的手机活动信号成了中国联通的最后记录(2012年7月26日13:15分,波密县松宗镇)。
目前的排查点主要集中在然乌和波密之间,特别是米堆冰川附近。有人称26日下午,看到过三个人在冰川上徒步。很多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留言道:太好了!
如果大家是为了“终于有准信了”而欣慰,另当别论;而如果大家以为人进了冰川很安全,那就大错了。冰川是极其危险的东西,我宁可这些人被劫道,徒步在山谷里、森林里,也不愿意他们徒步去冰川,特别是在这些人消失之前,微博上的最后记录,个个都是严重高原反应的情况下。
冰川的第一个危险,是你不知道脚下踩的是什么。2005年我去夏木尼,徒步去找勃朗湖,走错了路,爬到了一个冰斗里。爬进冰斗的过程中,我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仔细分辨之后才发现是从脚边不远的冰盖下传出来的。也就是说,我随时可能掉到不知道多深的河水或湖水里去。有些冰川伪装得更好,特别是海洋性冰川,它们都是不怕脏的推土机,把石头和土刮下来之后,通通背在身上。人还以为走在泥土地上呢,直到忽然看到不远处一个小石头滴滴嘟嘟地滚下坡,你才知道脚下是个缓缓移动的冰川。2006年我去珠峰大本营,坐在大本营前面的土坡上等云散,一边等一边想,前面这个跟堤坝似的大土堆是什么呢?看了很久,才顿悟到这是伪装在泥土砂石里的绒布冰川前沿!
冰川的第二个危险,是它一直在移动。移动到某个时候,高处的冰就会崩塌,你不知道那一块会掉下来。站在冰川上,屏住呼吸听,你会时时听到小石头失衡滚落的声音。这是小动静,而大动静就是整个冰盖的崩落,这个冰盖可能就在自己的脚下,也可能在自己的头顶。
冰川的第三个危险,是它会融化。而且,对于高高的雪山来说,中午阳光炽烈的时候融化的冰川水,到了傍晚才会流到山脚,造成每晚一次的洪水,水流湍急,冰冷刺骨。2006年7月,我在珠峰脚下领教了一次。中午看到的小溪流(当时还有人在干涸的石滩上扎帐篷),晚上就是一条汹涌的大河。无月光的夜里,什么都看不见,只听到河水的呼啸,石头在水底滚动的咕嘟咕嘟的声音。徒步过来的那条山路,还在慢慢地被两边山上下来的融水慢慢浸没。那一晚几乎以为自己就要葬身在此了,和旅伴们挽手狂奔,幸好大家都没有高原反应,跑得够快,终于在午夜前看到了绒布寺的灯火。
冰川的第四个危险,是它会吸热。对于中午上冰川的人来说,这还不很明显,可这个热量是缓缓地从人身上夺走的。除了这个慢慢的吸热过程外,雪山每天还会有一个极速降温的过程。到了日落时分,山谷里的空气不再被阳光烘烤的时候,就再也支撑不住雪山上方的冷空气,这时,整个雪山上方的冷空气团会一下子全都掉到山谷里来。每个雪山的傍晚,山下都会有来自雪山的冰冷狂风。这其实不叫风,普通的风是冷空气去填补热空气的空位时、平行于地面的流动,而这个“风”,是整个冷空气团沿着山坡的坠落。雪山顶上有多冷,这团“风”就有多冷。2006年7月,大暑时节,在珠峰脚下,一个同行的女孩穿上冲锋衣、再把防潮垫裹在身上,都冻得牙关格格发抖。
如果人在中午时分徒步进入冰川,而在下午四点前不及时撤出的话,就可能被冰川融水的大河困在冰川上,之后还要面临傍晚的雪山冷空气急流的考验,如果呆在原地不动,又没有准备充足的食物,就可能被冻死,如果擅自移动到避风的地方,又可能被移动的冰川挤死或掩埋。这都是冰川让人畏惧的地方。无常即人生,死则死耳,但不要让我死得恐惧充满,死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