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history ’ 分类归档

最安全的事情

严世蕃入狱之后,打听大臣们参他什么罪名。开始听说是“残害忠良”,他笑道,不久就可以重见天日了,因为“残害忠良”的命令都是皇帝发出的。但后来徐阶却把“勾结倭寇”的罪名轻轻安在他头上,就成功地把严世蕃干掉了。在这个神奇的国度,最安全的事情就是和皇上一起干坏事。

关于地震遇难人数

注意到一些关于地震遇难人数的怀疑声音。我的理解是,官方数字不会比实际数字少太多,甚至可以说,官方数字决不会小于实际数字。这是为官之道:天灾要虚报,人祸要瞒报。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明嘉靖关中大地震,官方公布死亡数字八十二万余。地震不是地方官的罪过,地方官无需遮掩,把数整大点还能来钱。

如果不明白这个为官的道理,就是幼稚的愤青。另外,传言所指:质疑声音是从参与火化遗体、超度亡灵的人发出的。这就显得更不专业。自己点火烧一百具遗体,烧前不吭声,完事了指着灰烬说共有一千具。这如何让人信服?以我对宗教界救援队的理解,他们不会这么笨。所以传言应当是不可靠的。

如果我打电话给宗教界救援队成员,从他口中获知了这条传言呢?我只能说,要么他示现了很笨,要么他示现了说谎。不论是哪种可能,他对官场的传统文化都太不了解了。

我不是为官方辩护,只是对官方引导的舆论走势有感觉而已。同样是伤亡,有时要多说,有时要少说。需要多说的时候不能说少,需要说少的时候不能说多。地震是应该夸大伤亡的事件,所以任何有关瞒报的传言都没有把到脉,因此是不可靠的。万千变化,存乎一心,这叫辩证法。不懂这个是混不下去的。

高斯家老太太的视力

上周末在三联蹭书,看到一篇好玩的。说高斯弄了架天文望远镜,就颠颠地请他老妈看金星。满以为老太太看到呈现月牙状的金星会大吃一惊,没想到老太太问的是:为什么望远镜里看到的金星小月牙,开口方向转了180度呢?

她要是生在伽利略的时代,早就给架出去烧了。伽利略当年用望远镜看出金星的月牙后,心里又喜又怕地用暗语记录了这个现象。

鬼故事集

清朝有三个著名的鬼故事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聊斋很像美国剧情片:让我哭吧,让我笑吧,让我愤怒吧,让我绝望吧。子 不语像韩国恐怖片:吓死我吧,让我尖叫吧。阅微草堂像中国教育片:再教我些做人的道理吧,让我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吧。

什么时候该读两?什么时候该念二?

对于外国人来说,汉语最难学的部分,往往集中在最常用的字词上。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数字2。这个数字有两种念法,一个是“两”,一个是“二”。 可什么时候该读两,什么时候该读二?这是我想了很久的一个课题。

最初跳到我脑子里的规则:用来计数时,应该用“两”,用来计序时,应该用“二”。 比如:“那边过来两个人”,不说“那边过来二个人”,“两个黄鹂鸣翠柳”不说“二个黄鹂鸣翠柳”,这是计数。 “他考了年级第二名”,不说“他考了年级第两名”,这是计序。当然,你可以说,“他考了年级前两名”。 这个并不矛盾,因为“前两名”实际上是计数,意思是“前面的两名”,前两名可能是第一,可能是第二,确实不是计序用语。

但这个规则很快被推翻。“十二个人”和“第十二个人”里的“二”,都不能用“两”代替。 我们从来不说“二点半”,可我们也从来不说“十两点半”。 所以规则实际上跟计数还是计序无关,“两个”和“第二”的区别,仅仅对于自然数2出现一次。其它数值都不适用。

所以我想了想,更改规则如下:2本身适用上面说的规则。 对大于2的数,凡出现2的,2应该念“二”,不能用“两”。 放在“十”字前后的,只能念“二”,不能念“两”。 二,十二,二十二,二百二十二,既是此例。

规则完整了吗?再想想,要是有人说:“借给我二千块钱吧”,我会不会听着别扭? 当然了,有人向我借钱,我肯定不太高兴,除非我是开银行的或者放高利贷的。 单抠字面上的原因,就是“千”、“万”、“亿”的前面,只能说“两”: 两千、两万、两亿,除非前头再放个“十”字如:十二万。有一个反例: 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这里应该放“两”,但念不出“二万五千里”的气势。

“百”比较有趣,前面放“二”或放“两”都不太别扭。经典案例:二百五。

到此为止,发现的规则太杂乱了,总结一下。下面的列表中,只列出一种读法的,都不能用另一种读法。

1、2、3:一、二、三
1个、2个、3个:一个、两个、三个
第2个:第二个
2:30:两点半

12:十二
20:二十
200:二百、两百
2000:两千
20000:两万
200000:二十万
2000000:二百万、两百万
20000000:两千万
20200000:两千零二十万
200000000:两亿

差不多了吧。可我有点不踏实,因为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就是八十年代著名的兄弟通缉犯:二王。 这个把我难倒了,理论上说,“二王”指的是王家弟兄俩,按照上面我说提到的法则,应该说“两王”才对。 可以安慰自己的是,“二王”是一个风雅的典故,原指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被公安干警借用过来,彰显我们的干警们举重若轻,羽扇纶巾的儒雅气质。

对于别的概念,例如,不姓王的,我们就得恢复正确的语言习惯。 最好的例子是“两会”,这就是说,业务性质相似、同时同地发生的两个会议。 不过,看网上的走势,似乎要比照“二王”成例,称其为“二会”。 我虽然觉得复古倾向有点过,但还是为此感到欣喜,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基本文化素质近几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嘉靖大地震的死亡人数

嘉靖大地震(1556年)是中国有记录至今最多人死亡的地震(83万人,据《华阴县志》),也是全球历史上死亡人数最高的地震,方圆800公里的人口有六成死亡。不过,至今有人对这个数字持怀疑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在明朝那个时代,巨大的伤亡数字可以从朝廷弄到许多银子。

关于干支记年法的疑问

很好奇:中国古代用年号和干支记年时,怎么计算两件事差多少年?比如康熙13年(1674)和光绪18年(1892),中间差多少年?如果不用公历,就得 这么算:圣祖爷是康熙61年崩的,这就还剩48年,加雍正13年,乾隆60年,嘉庆25年,道光30年,咸丰11年,祺祥1年,同治12年,到光绪18 年,总共218年。

李白

李白是不能玩政治的,虽然他说自己会。不说实际业务水平,单说脾气,就凭他那样,这个也不瞅,那个也不睬,和谁在一起都觉得掉价,是不能从政的,否则,难保他不会成为第二个李林甫。从政的人,得有和光同尘的气度,玄宗在如何使用李白这方面,眼光还是很准的。

郑成功和台湾

陈水扁最近说:联合国秘书处无权退回其让台湾加入联合国的申请。自然引来一片抨击,其中一条评论这么说:

将陈与李铸成铁疙瘩让他们跪在郑成功墓前!

这句话非常值得推敲。小学时的历史书告诉我们,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那时我还小,看不出隐藏在年代数字后的秘密,现在我聪明些了,把这些数字罗列一下:

  •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亡。
  • 1644年5月27日,清军入关。
  • 1646年,清军占领福建。同年,郑成功开始领导抗清斗争。
  • 1661年,郑成功开始攻打台湾,并于1662年2月1日迫荷兰在投降书上签字。
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
源自:维基百科
郑成功的父亲为郑芝龙,受明朝朝廷招安前为一武装海商集团首领。 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松,明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农历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在日本平户岛海滨产下郑成功,因此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 七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之后在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住了十余年。 由此,日本人亦视之为大和英雄,如今日本平户(今长崎县平户市)海滨尚有“儿诞石”,相传郑成功即在此出生。

连贯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串事件:明亡了。清军来了。 郑成功没有降清,打了十五年之后,忽然看到台湾在荷兰人手里,决定把台湾打下来作为长期抗清的根据地。

如果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那我们接着要问:“代表谁?谁来行使主权?”郑成功作为抗清的铁杆,当然不会代表清收复台湾。 而明朝早已灭亡——什么,南明?此时的南明只剩下国无寸土、逃到缅甸并被软禁于草房的永历帝朱由榔。 1662年1月11日,朱由榔已经被缅王送到清军营内。 也就是说,1662年2月1日,荷兰在投降书上签字那天,郑成功代表不了任何一个有皇帝的政府。 既然没有任何政府来行使主权,“收复”一词,就很难站得住。 看官千万不要说:郑成功用不着代表皇权,他是代表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收复台湾的。 这话连郑成功听着都觉得太前卫;且容易教会日本人一个新思路,说郑成功是代表包括琉球在内的全体东瀛人民收复琉球的,甚至把他尊为大东亚共荣的先驱; 再说中国人民太宽厚了,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代表一下:阿联可以,阿扁也可以。

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人,让台湾回到中国人的手里,这是必须承认的功绩。 但是“回到中国人的手里”和“回到能代表中国的政权手里”是两个概念,否则大家也不用抵制台独了。 郑成功或许是怀着光复大明的梦想登上台湾的,可他在攻占台湾当年就逝世了,台独是后来的郑氏家族演奏的主旋律,直到1683年,施琅代表清·康熙帝再次拿下台湾为止。

所以,郑成功并未收复台湾,施琅才是收复台湾的正角儿。 郑成功从荷兰手里夺下了台湾,一方面,使台湾成为中国人的土地;但另一方面却奠定了其后代割据的基础。 郑成功是民族的英雄,施琅是国家的英雄。让李登辉跪在郑成功墓前挺应景,陈水扁还是跪到施琅将军那里去吧。

中国古代星宿和国际通用星座名的对照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通用的全天星座有八十八个,如大熊、猎户、天蝎,等等。而中国古代则把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外加许多星官。也许你很熟悉牛郎织女的传说,也能在夏夜的银河附近很容易地找到他们,可如果你听到“天鹰座α”和“天琴座α”,会不会心里一怔呢?又或者你十分热衷于讨论星相,某人是狮子座的,我是天蝎座的,等等。那么你听到“荧惑守心”这个词的时候,是不是觉得与己无干呢?如果这两个问题你都回答“是”,也许下面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星宿和国际通用星座名的对照(黄道部分)

中国古代星宿和国际通用星座名的对照(黄道部分)

中国古代星宿和国际通用星座名的对照(北天区部分)

中国古代星宿和国际通用星座名的对照(北天区部分)

我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附页上扫描了两幅星图,是中国古代星宿和国际通用星座名的对照。一幅星图是北天区的,另一幅则是黄道附近的。抱歉的是,没有南天区的星图,因为中国古代的文明一般是集中在华北一带,没有人看到过南天极附近的星空。虽然郑和下过几次西洋,到过南半球,不过那些经历太短了,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为南天的星空命名——事实上,你只要念一念北天球上的“大熊”、“英仙”、“牧夫”这些古色古香的名字,再瞧瞧南天球上的“显微镜”、“六分仪”、“圆规”,就会知道,实际上大部分天文学家对南方的星空都相当陌生。

如果你看得仔细,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星空简直是一幅城市规划图,不但有皇帝、各色文武大臣,而且有军队,有粮仓,有渡口,有超级市场,有亭台楼阁,甚至有厕所和墓地。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看完热闹再来看门道。如果你十分仔细,还会发现,小熊座α,也就是如今的北极星,中国的名字不叫“北极”,而是“勾陈一”。那么,谁叫“北极”呢?是小熊座β。这是由于地球进动的原因,地轴的指向在慢慢地不断晃动,最靠近北极的那颗星也在不断地轮班。例如公元前2800年前后的北极星是紫微右垣的右枢(天龙座α),埃及人还在金字塔里为法老的灵魂预备了一条指向它的通道。虽然小熊座β从来没有结结实实地坐过北天极的宝座,但是在公元前1038年,它和北天极只有6°32″的夹角,直到公元396年,它都比勾陈一更有资格叫“北极星”。小学课本里有一篇《数星星的孩子》,那里说,小张衡对他爷爷说,星星虽然在动,却不是乱动。他爷爷很赞成,还教他看北斗星和北极星,说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张衡经过自己的观察,证明他爷爷是对的。我那时没有张衡精进,不懂天文,被懵了也是白懵;现在就知道了,张衡的孩提时代(公元78年后十年内),北天极附近是一片空白。那时根本没有一个一动不动的北极星,傻呵呵地坐在那里看北斗星围着它转。

从这幅图上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司天监的活动范围。南方星空的命名到“南门二”止,从这里可以推算出,司天监的官员最南至少走到过北纬28°,也就是温州、长沙那个纬度。考虑到仰角太低的天体不易观测,我们应该再放5°的余量给这个数据,北纬23°,就到广州、南宁一带了。不错不错,看来古代司天监还是很认真敬业的。

按:波江座α的中文名叫做“水委一”,图上漏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