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on my mind ’ 分类归档

对寻人事件的旁观

刚刚看到,波密官方微博决定不再发布和寻人事件相关的更新了,这是从其利益点出发的正解。一开始可能以为这是个迅速提升形象的机会,而事情一旦进入停滞状态,就不好办:如果翻车坠江了,就是路况不好。如果失踪了,就是警方无能。如果遇害了,就是治安太差。作为旅游业支撑的地方,不能承受这些无形资产的损失,所以只能冷处理此事。

昨天和好友聊及此事,态度相似:至今不能排除是新浪微博的研究课题,例如——微博能够调用多少社会力量?如果确实如此,是大恶的结果,公共信心会全面崩盘,以后所有的呼救都是烽火戏诸侯了。虽然有此想法,这个想法只能作为最差预期。而在技术操作上,还是得本着人命至重的态度,假定此事全真,尽力帮助。对此事的信心,应该是帮就帮个彻底,输就输得痛快。底线设置低些,心理无压力。

大众也开始疲劳了。七天前,大家的留言还是一片的安慰和祈祷,现在放眼望去,就是观众席上的互殴。疲劳的主要原因,好像有三个:一、迟迟没有进展。二、虚假传闻太多。三、人性就是这样。

家属这边,可能没有做好事情成为疑案的准备,或者说,没有设置回家的条件。一旦成为疑案,他们久住当地没有意义,也无法空着手坦然回来。

寻人的前线,战线拉得过长,家属和热心帮忙的人也开始有了矛盾。对于助人者,他们停掉自己的生意来帮忙,已经是菩萨行为了。但他们和家属利益点不同,没办法一直这么帮下去。道理上讲,他们帮忙是恩典,不帮忙是本分。但中国的传统是“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无法认可这点。完全不帮忙没有关系,帮忙不帮彻的会挨骂。家属好像也有点滥用助人者的倾向。一听到风吹草动、“高人定位”什么的,不过大脑,不质疑一声“无图无真相”,就催着从林芝连夜穿越通麦天险、走八小时的车程去然乌。这真是想再搭几条人命的事。

围观群众就不用说了,包括我在内,一群暴民。

最后事情可能会闹翻,全部参与者受到伤害,以微博上的骂战收场,或者被新的灾难新闻追尾,中途夭折。

一些推测

事实:

  • 三个人:黄先生万先生刘先生,驾一辆银色越野车(豫A501LS),走滇藏线去藏区朝圣。
  • 三个人都有移动和联通手机各一部,总共六部手机都有手机,有人可能同时携带移动和联通的手机。
  • 7月24日16:10,万先生最后一条微博,说在继续前行。
  • 7月24日21:22,刘先生最后一条微博,说高原反应,好想向妈妈撒娇。
  • 7月25日,黄先生发了几张手机拍摄卡瓦格博峰日出、及沿途景色的图,另外两人一言未发。
  • 7月26日00:13,黄先生倒数第二条微博,说过了怒江。iPhone定位在八宿政府宾馆。
  • 7月26日00:35,黄先生最后一条微博,发了白天的东达山口照片一张,说高原反应,胸闷,呼吸急促。

波密失踪案分析图
猛击阅读全文

砂糖治打嗝

打嗝了,憋气完全没用,还因为憋气时打嗝,顶得耳朵和膈肌胀痛。最后还是用小时候老妈教的法子,一勺白砂糖干嚼着吃下去,立刻止住了。

名单

截至2012年7月26日,已经确认逝者身份的:

8月3日,确定1名逝者身份,新发现1名遇难者,并确认身份:

8月5日,确定2名逝者身份,新发现1名遇难者,并确认身份:

尚有8位,未确定身份。

另有因公殉职基层干部5位:

  • 房山区韩村河镇副镇长高大辉(男40岁)
  • 燕山公安分局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男45岁)
  • 房山区周口店镇新街村干部冷永成(男58岁)
  • 房山区长阳第二供水厂抢险队队长郭云峰(男29岁)
  • 密云县大城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建民(男46岁)

截至2012年7月26日,共77位遇难者。

截至2012年8月5日,共79位遇难者。

学会游泳很重要

以前常听一句话:开车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不去撞人家,保不齐人家来撞你。现在惊恐地加一条,开车人学游泳也很必要,不要以为自己不会主动往河里开就万事大吉了。你不去找河,河会来找你。

《寂静之道》

寂静之道

寂静之道

从淘宝上订的《寂静之道》书到了。

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四法印和四圣谛,树立“正见”,即在终极目标的地方,为读者立一个标杆,以免走迷了路。第二部分介绍的,是为了达到上半部所介绍的终极目标,可以采取的路径。用行话来说,上半部是闻思,下半部是修行。用《论语》的话说,上半部是思,下半部是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的内容结构很新颖,有点像微博,有点像《吉檀迦利》,每段五、六行话,讲一个单独的道理,而整个连下来看,又是贯通一气的。堪布的文字般若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我打算在两天内看完这本书,用几年去读懂它,用一辈子去印证它。

为什么哭用来表示悲伤

为什么哭用来表示悲伤?

俺的猜想:人刚出生时,哭是一种本能,表示“我是活的,别丢下!”的意思,母亲听到这个信号,即对会啼哭的个体哺乳。这时的哭是一种反射,但不是条件反射,它和情绪无关。人再长大些,还不会说话,能发出的声音还是只有哭,于是用哭来表示“我有需求”。醒了,饿了,尿了,拉了,哼哼两声。母亲听不见的,就加大音量哼哼,进而哭,进而嚎,直到母亲听到为止,母亲对孩子的照料,会进而强化这种反射。这时,哭就和“索取”挂上钩了。再长大些,孩子向大人要东西,要不到,就顺理成章地哭,哭就和“欲求不满”沾边了。最后就演变成用哭声表示负面的情绪,特别用来表达“失去”——同样是负面情绪,愤怒就不一定用哭来表达。

推论:爱哭的人,特别是爱嚎哭的,必定有个粗心大意的老妈。

毛子强

糟了,连北京市交管局车管所都给我发短信,提醒“毛子强”先生的某牌号的奥迪车将过年检。看来“毛子强”的身份已经从民间流传到官方了。我为这位素未谋面的毛子强先生祈祷,千万别赌博吸毒负债累累啊,千万别酒驾肇事啊……

问了一下车管所(12122),接线员说,毛子强留错的电话删不掉了,不过,既然这车实际上不是我的,我还是可以尽情忽略包括车管所的信息,毛子强先生犯的事儿跟我没关系。

《寂静之道》

淘宝上订购了七本《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仁波切的作品。堪布仁波切的书的风格十分平实,从不讲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也不讲神神道道的东西,是我学习的榜样。

和老板聊天,她对我的精神状态很是担心,觉得我和刚来公司的时候那种快快乐乐的状态很不相同。她担心信仰“这玩意儿”控制我的身心,让我走火入魔。其实我一直有信仰“这玩意儿”,也是它成就了我初来公司时的快快乐乐的状态。不过那个状态只是前进路上的一步。

不是说,我追求的是不快乐,而是说,那个快乐本身是无常的,不值得拥有也无法恒常拥有。她看到的是工作上的状态,在生活里,我还是快快乐乐的,虽然这个快乐本身并不究竟,但我不打算改变。当它和工作冲突时,我会放弃工作。当它和精神上的寂静冲突时(这样的冲突,从理论上说是自我矛盾的,因此是无可能的),我会把它也放弃掉。

颐和园随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