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退出欧盟
- 2016年06月24日
按 ‘ business ’ 分类归档
这一次拒人,不是发生在今天,而是两年前的事儿。这位的表现太突出,怕他当天看到此文,心理承受不住。
先政治不正确地说说外貌:简历上的照片看起来挺清秀白净的一个小伙,到面试间里看到真人,白还是白,但不清秀,眼神有点邪气,后来我知道邪气是哪来的了,按下不表。
他的简历写得很多才,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很多业余爱好:书法、唱歌、跳舞,等等。
面试时请他讲述毕设项目,画了一整板也没说清楚,他的板书字体却引起我对他的“书法”技能的怀疑。到闲聊看人品时,我问他喜欢什么流派的书法,真草隶篆?甲骨?石鼓?欧颜柳赵?他先是迷茫地表示没听过这些词,后又含糊地说“就是闲来喜欢写几笔”。唱歌:声乐?摇滚?民族?乡村?最终是“闲时喜欢哼哼歌”。跳舞:宫廷?民族?街舞?芭蕾?最终是“大三时参加过国标培训班”。
有点失望……我还是再给他一些机会,请他说说心情最沮丧的一件事(算是标准面试题了)。他于是讲了他两岁的时候,大人没看住,他自己乱走,掉到一口井里(还好不深)泡了一下午,最后被捞出来的故事。他觉得那是他最糟糕的一次经历了,嗯,这个故事说明他的记忆力很好,不过这个问题的重点不在这里……没关系,我不能约束自由意志的多样性,还是再给点机会吧……请他说说他的三年五年内的职业发展期望,然后我听到了一段汗毛倒竖头皮发麻的陈述。
他脸微微朝下,眼睛上翻成三白,看着我,挤着笑容说:我从小家很穷,大家一直瞧不起我家,总有人欺负我们,我从小就想,要活出个样子来,不受气,不让家人受气,不管让我做什么工作,我都会把它做好。
把他送出门后,和我一道来的人事部门同事说,她也是听得一身冷汗,这段话里就是四个字:不择手段。虽然我们都同情他的家境,但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不应该是仇恨。
今天这位完完全全地折在技术上了。
他说他带一个技术团队,在一家知名的通信设备公司工作。行政上不带人,只是技术上带。我想,那一定是技术上很强了。问他擅长那种操作系统及那些编程语言,他说(简历上也这么写的):Linux系统,C/C++,Shell,说这些都是作为“基本功”,必须会的了。
C/C++的话题比较宽泛,因为他前面的陈述里提到过正则表达式,我就请他写匹配C语言里实数的正则表达式。
他提起笔,沉吟了一下,在纸上写:
/d+/./d+/
然后把纸转过来给我看。
我心里咯噔一下,他犯了至少四个错误:
表示“任何数字”的简写是“\d”,而不是“/d”。
小数点“.”在正则表达式里表示“任何字符”,如果想表示“小数点”的意思,则需要写“\.”。
他没考虑实数可能包含正负号。
他没考虑科学计数法,例如一个实数可能被写成3E8,意即3乘以10的8次方。
如果忽略掉头两个错误,他的表达式只能匹配最简单的小数,如3.14、12.7863、0.23等等,而以下数字都不能被识别:
2 虽然这个是“整数”,但人们的心理上希望程序能大度一些。
-3.5
5.2E8
我就提示他说,这个式子还可以改进一下吧,比如科学计数法的实数,你怎么处理?
他的表情,仿佛平生头一次听到“科学计数法”这个词一样。我只好说,就是像“3乘10的8次方”这种数字。看他还是茫然,我就说:你可以先打个草稿嘛,把“3乘以10的8次方”写在纸上,看着这个数写表达式就容易多了。
然后,我无比震惊地看到,他在纸上写下了:
写下这个数字,表明我面前这位仁兄,一定不是程序员。我来讲解一下:
首先是那个“x”,计算机的标准字符集没有乘号,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用“*”表达乘法。
其次是那个写成上标的“8”,程序是纯文本的东西,没有在程序里写上下标的可能。
我期望的正则表达式是下面这样的,那一定是太欺负他了:
把话说明白,容易也不容易。
我曾经旁听过一个电话会议,这一头是技术人员,那一头不是,二十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互相没听懂对方想要什么,眼看离会议结束还有五分钟,我只好出声,花五分钟把俩人搞定了。双方的英语和口音也许是造成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但我认为一定不是主要原因。
我以前做过售前支持,长期的摸爬滚打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套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这里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看看。篇幅所限,这文章只谈怎么把话说清楚,而非“销售技巧”一类的煽情指南。
一、要人明白,必须自己先明白。
否则,就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了。曾经有同事问我:如果一样东西,你自己不是很清楚,老板非要你出去讲给客户,怎么讲?我说:没法讲,非讲不可的话,我只讲我清楚的那部分,并在开头就诚恳地告诉客户,有些地方我是不明白的,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如果大家都不明白,我会搜集他们的问题回去,日后一一作答。
二、自己明白之后,却要从不明白的人的角度来讲。
当一个人沉浸在话题内部时,听众就站在了他的对面,他和听众就有了对立的视野,他从里头向外看,听众从外往里瞧,不同的视角,使得他使用的话语、词汇,难以被听懂。
以上两点是最基本的原理,推论如下:
我不想把事情泛道德化,但我的观察是,说不明白话的人,一般相当自私。养心是很重要的,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自己慷慨了,心胸宽了,不知不觉地,说话就好懂了。
尽量不使用只有自己明白的术语和行话,如果必须要用,就得用一两句话描述,这个术语在外行人眼里是干什么用的。
有时,不但要考虑别人的思路,也要考虑他们的身体条件,跟小孩和残疾人说话时,要想,依他们的身高,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当说“前后左右”这些相对方位词时,要事先约定一个共同认知的参照物。当说“东西南北”前,要问自己:你的听众对这个城市熟悉吗?
说事情要学会分层说,先说主干,再说主干有几个分支,把同一层的各个分支全部点名后,才能向深处展开。记得时时提醒听众,现在的位置在哪儿。千万别在第一个分支就开始往话题深处扎猛子,过早地钻进小巷子,会让自己都迷路的。
和“这个东西是什么”同等重要的,是“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和“这个东西能做什么”同样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它,会出什么事”。
太艰深的预设条件、却和主线关系不大的,要及时对听众说:这个不需要了解太深,已经证明是成立的,知道结论就可以了。
暂不需要听众听懂的,要记得告诉他们:眼前不需要使劲听,后头我会再细讲。真的,听也是很耗力气的,不要磨到正题时,把听众的力气耗光了。
介绍精神层面的抽象概念时,要学会用物质世界的事物来类比。要分清楚大家的共识和自己的见解,不要挟带私货。
学会打比方很重要。很多人以为自己不会打比方,其实,当你真正了解一个事物时,你的大脑就不会使用文字来记录,而是使用画面或声音、生活里的瓶瓶罐罐、道路车马、柴米油盐来表述它。打比方,就是把这些瓶瓶罐罐描述给听众的过程,告诉你的听众,你的眼帘里浮现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
我的公司是向市场提供金融数据的。这些金融数据通过网络传进我们的处理器,把它们分类,使它们更有条理,再通过网络发布到各交易所、各银行去。因为网络和数据处理都是自动化的,所以我们需要计算机程序员。我们这座楼里有两种程序员:一种做网络,类似于修路的,让装载数据的卡车在上面跑。另一种,就是开车运数据的了。负责修路的人们不在乎头顶上的车运的是什么货,路不要断掉、路面别塌陷就成。开车的人也不在乎路面是石板的还是柏油的,只要装车的时候是一群猪,到货的时候别是一筐白菜就行。就是说,这两种程序员,一种保证数据能传进来送出去,另一种负责数据本身是合理正确的。
再举个例子:
面前的这件器物叫甗,念“演”。一眼看去,就会立刻注意到,这个细腰把它分成上下两部分。名字很难写很神秘,其实它就是个蒸锅,下面这个胖腿的部分叫做“鬲”(念“利”),负责烧开水,上面这个小圆锅叫“甑”(念“增”),如果可以拿回家,你就可以在甑里放小笼包子。平时咱们蒸包子还需要什么?要当心包子掉到烧开水的锅里去。古人也想到这点了,在这个细腰的地方有个铜箅子,蒸汽可以上来,包子不会掉下去。
今天这位提前十几分钟就来了,坐着大厅的沙发上等钟点。我知道他来了,因为他的简历上有个人照片,而且,从我的座位开始,眼光往左随意一瞥,穿越几个同事,闪过屏风微妙的弧形,透出落地窗玻璃,再挤进几株绿色植物之间的缝隙,正好就能看到他坐的位置。我就这么看了他一会儿,他就那么闲坐着,一会儿仰头舒服地靠在沙发上,一会儿低头看手机。如果他知道三十米外有这么一双眼睛默默地看着他,一定会脊背发凉的。
57分的时候,他消失了。我座位上的电话也应声响起,人事打来的。我接了,问:“人来了?”那边说:“没有,说再过三分钟到。”哦……如果不是我认错了人,那就一定是忽然想起尿急,所以才有三分钟这么精准的估计……
以上是花絮,虽然不造成拒人的直接理由,却留下了计划不周的印象。
拒人的直接原因如下:
首先是英语差(蹦字型),其次是当被问到标准问题“如何理解我们公司,为何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时,回答“不知道公司做什么,只知道很有名,自己想work better(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我已经了解他的英语水平,就没追问)”。
致命伤:请他介绍自己做过的项目,他先从“编码数据是这样分发的”开始,我满耳朵听到了“这样的架构可以更通用地处理编码数据”之类的虚词,只好坦诚告诉他,我没听懂,请他说说被处理的编码数据是从哪来的,干什么用的。他说,数据是一些参数。我问是什么参数?答是二进制或十六进制的。问是二进制或十六进制的什么?答是这样的信息。问是什么信息?答是数据包……
我不得不说,抱歉啊,我刚才听到的是:编码数据是参数,参数是数字,数字是信息,信息是数据包。可我还是不知道数据在物理上代表什么,它从哪里获得的。
最后反反复复问了很久,总算问出点眉目了。就是个卫星或飞船的地面监控站,接收到卫星/飞船上的种种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由于这些数据从卫星上发来时是通过同一个天线,所以收到之后需要甄别一下:这份数据是卫星姿态的,那份数据是电池容量的……这些甄别和后续的解码过程,过去是在一个大程序里完成,现在他把程序修理了一下,变得更加模块化了。
趁他转过身去在白板上画框图的时候,我和人事的小妹妹对望一眼,摇摇头。她凑过来悄悄地说:可以早结束。
于是就这样了。
今天拒的这位说不出十分大的毛病,就是感觉思路零乱——不是凌乱,是零乱,破碎,不能完整地完成任何一个回合的交流。
虽然不是造成拒他的主要原因,他还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请他用英语介绍自己时,他说了这样一句:As a boy, I am interested in technical development. (作为一个男生,我对技术开发感兴趣。为了方便读者老爷阅读,以下我都用中文写。)我给钓钩装上鱼饵,问他:我留意到你说作为一个男生对技术开发感兴趣,那么你觉得女生有什么不一样?他回答:女生们还是对购物更感兴趣吧,最多买点高科技的东西。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和我笑着说,那就是说,男生设计iPhone,女生消费iPhone。他看我们笑得欢畅,也点头笑。
公司严格禁止任何方面的歧视,这个回答可以说是十分犯忌的。这个不是拒他的主要原因——恐怕很多人心里都有不平等的念头,只是未敢在公司公开说而已。我们也可以通过培训,来阻止他入职后表达性别歧视的观点。说这个花絮,只是提醒刚从校园出来的小朋友,千万留个心眼,不要公然触碰平等原则。如果碰上十分严厉的面试官,原定一个半小时的面试恐怕只需十分钟就结束了。
先说一下仪表的重要。刚刚从校园出来的学生,穿得休闲不要紧,穿得搭配不好不要紧,甚至穿得破也不要紧,但一定不能臭……
今天这个同学,技术考试的分数不算高,本来给了我一些希望(前阵子总是遇见分数奇高、却没法要的)。但他暴露出的问题,让我还是叹口气,把他拒掉了。
先说个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他的英文比较生,自我介绍里,说到“C++”时,发音是C加加。另外,这篇英文自我介绍明显是背过的,说着说着,头顶密密麻麻全是亮晶晶的汗。背到一半还是忘词了,在I和My之间来回跳盘。我决定替他解围,问了他两个没有背过的问题:How did you find this job? Why do you think you can work for us? 两个问题里,最长的词不超过五个字母。他没背过答案,卡壳了。
以下是灾难性的对白。
我问:如果你老板轻易地向用户许了两个项目,说都能两个星期内交货,而到你这里一瞧,每个项目都需要至少三个星期,怎么办?他说:跟老板商量商量,让他往后挪挪吧。我继续问:如果老板说挪不了呢?他说,那就是基本冲突,没法做了。
我总结说:就是说,老板说的是黑,你说的是白,完全对立的根本冲突,不能实现的结果,对不对?他说:对。
好吧,我心想,必须得确认一下,于是我决定问下面这个问题。
我问:如果你入职了,人事的同事把你带到一张桌子前,给你个电话,给你个本本,说,干活吧。底下的一星期,你准备怎么度过呢?
他说:那我就上网查查工作有关的资料,学习一下。
我问:你怎么知道工作有关的资料是什么呢?他说:那得看要做什么活了。
我问:你怎么知道要做什么活呢?他想了想答:人事的同事会告诉我的吧。
我说:他们管行政,不管你做什么的。他答:如果没人告诉我做什么,我就上网看书吧。
我问:上网看书的事情,不是在家也能做的么?他答:毕竟上班了么,公司里上网和家里上网的性质还是不同的。(微妙的意思似乎是:在公司里,就算是上网看书,也毕竟是领工钱的,不能辜负了公司的网络。)
我还在回味这句敬业的话,他自己发现有问题了,补充说:我可以看看周围的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啊,看谁做的事情比较有意思,我可以打打下手,帮帮忙。
我阴险地说:我总结一下,你是说,第一个星期,你准备上网读读书,看看周围的同学们的工作,然后找你感兴趣的事情帮帮忙,是这样么?他说对对对。
我说:好的,星期五这天来了个人,走到你面前,跟你握手,说,你好,我是你的经理,过去四天一直在找你,你这四天怎么过的?你说,你在帮邻居们干活。经理说,这些人是别的工作组,跟咱们的工作完全无关。你怎么办?
他答:那就是人事把我带错桌子了。
我说:人事没有带错桌子,这个楼里的座位相当紧张,虽然后勤部门已经十分努力了,还是不能保证每个组不多不少正好能坐在一起。
他说:那就是后勤部门分得不好,弄得经理找不到我了。
既然都是大家对不起他,我还是把他拒了吧。
老实说,拒掉今天这位让我十分犹豫。他家境不好,没钱到北京来读研,而不是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小孩儿的技术反应很敏捷,能熟练修补代码中常识性质的错误。但他有一些让我很不放心的地方,我和人事唏嘘再三,很不忍地打了个叉。如果他的家境好些,我们的内疚感就会小很多。
我们感觉,他对工作机会太在意了,以至于隐瞒了很多真实的想法。
一、注意到他总是说人际关系最重要,我就问他,如果同事总求他帮忙,还都是帮两天工作量以上的大忙,临了对老板说是自己完成的,他如何应对。他回答:大家是同事、朋友,多请我吃顿饭就是了。我说,我们的同事天南海北,身在印度的同事,没法子请你吃饭啊。他犹豫很久,答:我觉得这样的同事不会有的。我觉得他的脾气好得失去了底线,即使他真的是个圣人,这样的忍让也决不能被称为团队合作。
二、我问他做过的项目,他说做过一个采集数据的系统。我问是什么数据,他说是一些信号。我问是什么信号,他说是电信号。我问是什么电信号,他说是电流电压信号。我问是直流还是交流,他说“也有一些直流”。我问是什么东西在用电,是厂房呢、城市呢还是什么别的,他说是个显示屏。我问是楼外面挂的那种广告屏么,他说不是,就是个小屏。我觉得从他这里挖信息太难了,纯管理型的经理,更会被累死的。
三、他说话时眼睛不太看人,两只手架起来,遮挡着嘴唇部位。我认为这是“有些事我不想告诉你”的肢体语言。
四、当我问他,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亟待提高的?他说自己和考上北京的老同学们还差一大截。我说,我们了解那不是你的错,再说你不需要和别人比,跟自己比就行了,你觉得哪里不够好?他说,我的适应能力挺好的。我说,我是问你觉得哪里还不够好。他想了想,说,我觉得我整体来说都挺好的。我不是要强加给他我的想法,但他的英文口语不忍卒听,十分明显,如果是我,立刻就会用“提高英语水平”来搪塞过去。
今天拒了一个。我进屋时,他已和人事部的同事聊了两分钟,脸上带着微微自负的笑容,撇着嘴的那种笑。谈话中了解了这个笑容的来源,他上学的这几年比较顺利,上本科时发现老师给他挑的专业不是他喜欢的,于是成功地完成了学业转型,硕士和本科的专业完全不同。
人是个聪明人,技术也确实过硬,机考分数排在前3%。但他在面试中,有不合我意的失误如下。
一、语速过快(不喘气匀速蹦字15秒以上),喜欢抢话头,每每从我所问问题的90%处打断,难以认可他是个好的倾听者。说话时眼睛不看人——也许和中国的传统有关,不算致命缺陷。
二、请他叙述一个难忘的经历(实想了解一个他做过的成功项目),他首先想起了专业转型前的不愉快经历,然后才想起了最近实习时做的事。对于最近实习时的经历,最让他难忘的,是部门经理每天带着他们玩三国杀,所以很愉快很难忘。我得说,这说明他很诚实,不按照我想听的来回答,但这些属于对求职没有帮助的信息。
三、期望值过高,想着在大公司做叱咤风云的事,不愿意做“杂七杂八的小事”。注:越是大公司,每个人越像个零件,越不可能有叱咤风云的事做,反而是十几个人的小公司,才会出现每个人都是顶梁柱的现象。
四、假设他和同事出现分歧时,他的回应是“完全不争,采用同事的方案”。注:固执己见和立刻投降,在我眼里,都是不愿意沟通的信号。
五、假设老板给他一个不可能按时完成的活,他能想出来的唯一对策就是“加班”(7×24,连续工作两个星期)。另外,他试图推翻此问题的基本假设,觉得老板经验丰富,既然老板说某天前能完成,那就一定有按时完成的可能性。
六、当他不同意我的想法时,不说“我的想法不同”,而说“你错了”。
七、他想取得北京户口(很正常),希望我们考虑他的“特殊情况”。我问他为什么觉得自己有特殊情况,他认为自己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迥异,所以特殊。人事的同事后来和我对照观点时说,她心里“哦!”了一声,也印证了她同样观察到的自负笑容的来源。
八、面试快结束时,他暴露了最后一个问题。他问多久能够给回复,我们说最多两个星期内,因为我们是一批一批面试,一批一批取的。他说这样会耽误他的判断取舍,希望我们“考虑他的特殊情况”(又来了!),改变招聘流程。注:在风险存在下,他作为求职的一方,应该更改自己的博弈方案,而非让招聘方更改工作办法。
总结:技术没问题,学习能力强,但自负、极自私,希望大家围着他服务,不愿和人交流沟通。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