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fun ’ 分类归档

咽嘘呵吸嘻吹呼

话说长安浓雾不散,唐王遣使到翠屏山芭蕉洞,借扇扇风。铁扇公主沉吟道:“扇子但与你不妨,有一事若交代不周,须害了天使性命。”使者问是哪般,那罗刹女言:“我看贵界尘土弥天蔽地。这扇子平日只杏叶大小,倘要扇风,须先变大。朱雀大街上,凡人念起这变大的咒语啊,必先一口土呛杀,奈何?”

又一则:话说斗战胜佛闲来无事到红尘走走,忽见翠屏山芭蕉洞口,铁扇公主携那回家探亲的善财童子,戚戚哀哀呜呜咽咽。行者心惊,落下云头忙问缘故。那罗刹女哭云:“三天前唐皇遣人来借扇子,只说求雨借风。我想那扇子是传家至宝,着老牛押运,谁承想到了地头,老牛要把扇子变大,刚念半句口诀,一口土呛到丹田,筋脉尽断,至今人事不省。哇哇我的老牛啊,你撇下我孤儿寡母这可怎么办哪……”

随想的趣事

话说,北方孩子到江南去念书。出发前挺忐忑的,听说江浙那旮旯口味甜,怕自己不习惯。

到了地方打电话回家来:妈!我挺好的!这边口味一点都不甜!粽子、汤圆儿、豆腐脑儿,都是咸的!

“末日”尚未过完

google-earth

虽然是最不信末日谣言的,我还是从天文角度客观公平地提醒一下,早在北京时间昨晚8点,21日已经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开始了,而直到明晚8点,21日才会从世界的所有地方消失。末日说还是有机会翻盘的。

舌尖上的中国

读书时发现,中文里的摩擦音太多了,尤其是用到舌尖的摩擦音:j、q、x、z、c、s、zh、ch、sh、r、y这些。随意拿几首诗作例子:

日照香生紫烟, 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天。

远上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车坐爱枫林晚,霜叶花。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轻舟已过万重山

84个字里有53个舌尖摩擦音,难怪说中文时总感觉发音位置在上颚,不容易共鸣——我都没好意思举李清照那首“凄凄惨惨戚戚”——中国人一上岁数,声音就容易干涩嘶哑,中医解释说,这是人老肾衰的表现。说英语或意大利语的人,不管多老,多是声音圆润,鼻腔共鸣声如珠玉。英语虽然听起来嘶啊嘶的,但那些音不跟元音,不是完整的音节,发音不像中文这么费劲。

同事神评论说:这就是所谓“舌尖上的中国”吧。

我觉得这个推理还是靠谱的,再举个例子:我见过的法国人,年纪轻轻嗓子就都倒了,一开电话会议,电话那头全是绵羊音。这就是滥用小舌音的恶果。

《博物馆摄影技巧》被高度认可

以前我写过一篇《博物馆摄影实战技巧》,里头说:

  • 穿黑衣服。防止自己的影子反射到展品的玻璃罩上。
  • 最好再带一个穿黑衣服的人同去,那个人可以帮你遮挡背景光和纷乱的人群。 如果不妨碍旁边的观众,且不至于让管理员怀疑你在偷东西的话,黑衣服是可以脱下来罩住玻璃柜的。

今天看到一张照片,是七位博物馆达人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时的合影。照片表明摄影技巧已被实践推行,获得高度认可。

七位博物馆达人身着黑衣参观国博《复兴之路》

一下带去这么多黑衣同好,遮光效果堪称伸手不见五指了。略感遗憾的是西装的大V领,里头的衬衫反光不可小觑。右三这位达人,穿黑衣服就可以了,不用抹黑脸蛋涂黑眼圈的。

麦当劳

和太医去逛春熙路,顺便吃晚饭。在成都找素菜吃,还是太难,最后决定去麦当劳碰碰运气。

运气不好,麦当劳的菜单上没有素汉堡,连煎蛋堡都没得。重点不在这里,而是麦当劳的小哥知道我们的口味后,对我们说:要不,你们去试试肯德基?这条路上就有。

于是我们去了肯德基。肯德基也没素的,但我们懒得再找了,就用薯条蛋挞凑成一份骗肚子的套餐。

感慨一下,这个现象说明了两件事:一、麦当劳对员工没有培训。二、这孩子也就是干活领工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成长和未来。

如果我是这孩子,知道客人吃素后,应该会飞速地把自家的菜单过一下,做一个组合:蛋挞、薯条、新地、饮品,有甜有咸,基本也能填饱客人的肚子。最起码的,是即使自己没主意,也不能把客户送到竞争对手那里去。

月饼的拆解过程

公司发月饼了,虽然没有提供说明书,我还是成功地拆开了它们。拆解过程如下,前四张图的那支笔和最后一幅图的一元钱钢蹦儿都是物体大小的参照物。





售房八戒

在同事的桌子上看到两张楼盘广告,虽然楼盘不同,联系人都写:“八戒”。 😯

坑爹的干净

据新京报称,承天門广场在下个月初,将达到席地而坐的标准。

环卫工人都是安排好的倒钩吧?干净到大家能散步,就可以了。干净到让人忍不住想坐,太坑爹了!

学陶艺

老师的手艺


我们的手艺


没做出碗来,却做了个螺旋星系


学拉坯没出师,就帮同事画水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