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nature ’ 分类归档

素食的理由

我听到的一个素食者的理由是,人是天生的素食动物。我得诚实地说,这个说法不确切。人有诸多天生吃肉的特质:前视(而非两侧)的眼睛,小肠较短 (使得肉食在腐败前即可排出),极短的盲肠。人也有一些不利于吃肉的特质:指甲而不是爪,欠发达的犬齿。把人归为杂食动物还是比较准确的。

不给自己找高尚的理由。我吃素的想法是:一、目前的科技水平,还得以生物才能维持生存。以我的知识所及,愿意吃尚未被我知晓或推测其痛的生物,就是植物和真菌。二、食物链的每级消费过程流失90%的能量。爱惜环境,拣能量金字塔底层的吃。三、不让基因驱动自己,不惯着自我。我从食性入手,改变自己。

天文软件的最稳定参照系

如果要写一个天文软件,那么,两万年内最稳定的参照系是黄道面。黄道星座从古到今都是那些,而指极星却在不停地偷换。

指极星的改变是地轴进动的结果,并带来所有恒星赤经赤纬的变化。赤纬变化的原因很明显——指极星都变了。赤经变化是因为地轴进动带来的春分点(黄道和赤道的交点之一)的进动。

地球的公转轨道只有一个开普勒元素是在明显改变的,就是近日点幅角。而轨道倾角、升交点黄经、离心率和半长轴都基本不变。

经纬度所表示的距离

纬度每变化一度,相当于111.14公里。

经度每变化一度,相当于……呃……取决于纬度,111.32公里 x cos(纬度)。在赤道上,这个值等于111.32公里,在南北极,这个值等于0。

为了便于记忆,粗略计算时可以使用111公里。如果还是觉得这个数难记,可以记地球经线长度为40,000公里。40,000公里/360度,即每度111公里。

为什么地球长得这么准确,整整好好一圈等于40,000公里?因为“米”这个单位最初就是按照地球的尺寸定义的:米,等于穿过巴黎的子午线从北极到赤道距离的千万分之一。

经度的变化相当于截取纬线。纬度的变化相当于截取经线。

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其长度都可以认为相等。由于地球并无东极和西极,所以不能和经线同等考虑。所有的纬线都不相交,所有纬线的圆心连成地轴。纬线的长度等于赤道长度乘以cos(纬度)。

徒步时,用“度”不实用,用“分”和“秒”好些。纬度变化每分等于1.85公里,每分经度变化等于这个数乘以cos(纬度)。精确到秒的GPS,纬度每变一秒,等于31米,经度变化依然需要拿这个数乘以cos(纬度)。

水仙

daffodil

大昭寺的青稞

立春,从大昭寺觉沃佛手中所托钵里请来的青稞出芽了。

大昭寺的青稞

学习维基——关于旅鸽

学习维基:旅鸽曾经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鸟类。据估计,过去曾有多达50亿只的旅鸽生活在美国。它们是共同生活的一大群──最大可达宽1.6公里和长500公里的飞行团,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才能穿过一个地区,而其中大约包含10亿只的个体。后来推论是由于被人类大量食用而灭绝,绝种年份在1914年。

关于艾滋病的微博汇总

每年12月1日是预防艾滋病日。随后几天,写一些关于艾滋病的微博。我尽力使用浅显的语言,使上过高中的人能看得懂以下内容。

先介绍快速概念。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取其英文首字母AIDS,发音“艾滋”或“爱滋”。之所以称“获得性”,是因为它是外因造成的,不是患者自身产生的(癌症、红斑狼疮之类的病可以从单个的人体发生)。

艾滋病的诱因是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也有人称它艾滋病毒,都对。携带HIV的人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却一定携带了HIV。

有些网站称HIV携带者为“带菌者”,这是不正确的。细菌和病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细菌是正经八百的生物,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有靠自己传宗接代的能力。病毒没有新陈代谢,且必须依靠别的生物才能复制。细菌可用光学显微镜轻易看见,病毒尺寸往往小于可见光波长,只在电子显微镜下现形。

艾滋病是一组综合症状,表现为病人免疫力低下(简直为零),换句话说,病人就是各种微生物的理想温床,并且对自己身体里偶发的癌变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在病毒携带者的免疫力降到这个程度之前,只能称为携带者,不能称为艾滋病人。

用最简单的说法描述艾滋病,就是:一种病毒解散了人体的防御系统,使人体在其他外来入侵者和内部叛乱者面前束手待毙。

其实HIV的口味十分挑剔,在人体的多种细胞中,它最喜欢侵犯表面表达CD4分子的细胞,如辅助T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两种细胞,前者是免疫系统中用来识别入侵者的,后者是用来吃掉入侵者和内乱者(如癌变细胞)的。当这两种细胞因为HIV而急剧减少时,免疫系统就会崩溃,艾滋病的症状就发生了。

HIV

HIV

下面说艾滋病毒的复制机理和致病过程。

HIV病毒颗粒大小约120纳米,小于可见光波长(400纳米),由于光波可以轻松地绕过它,在最好的光学显微镜下也是看不到的。

在电子扫描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颗粒呈正二十面体,这是病毒的蛋白质外衣,外衣下包裹的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和一整套帮助病毒完成复制的酶。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双螺旋的DNA,而是单链的RNA。对于这个,读者不需要十分了解,只需要知道典型的遗传过程是DNA到RNA到蛋白质到生命体就可以了。

艾滋病病毒进入血液或淋巴后(后面会说到传播途径),很快能遇到它的最爱,表面带CD4受体蛋白的T细胞。T细胞的尺寸大约8微米。如果病毒被放大成一个成年人,那么T细胞就是座40层的大楼。很不幸,艾滋病毒可以拉开这座大楼的大门。

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蛋白就是大楼的门把手,艾滋病毒表面的gp120蛋白质正好可以握住它,把艾滋病毒粘附在细胞表面。

艾滋病病毒粘附在T细胞表面之后,其衣壳上的两种蛋白质(gp120和gp41)就开始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使病毒的衣壳与细胞膜溶合,病毒的内容物——全套RNA和所有的酶——被释放入细胞内部。

艾滋病病毒的RNA进入细胞之后,首先启动它随身携带的逆转录酶,把自己的单链RNA逆转录成一股双螺旋DNA。这是一个不常见的过程。前面我们说过,大部分的生物体内,进行的是DNA到RNA的转录。而HIV做的事,是相反的。HIV因此被归为逆转录病毒科。

逆转录完成之后,HIV病毒下一步的行动,很令人头皮发麻。它使用自己携带的整合酶,把逆转录的作品——姑且称呼它为“HIV的DNA”——整合到人类的DNA中。这个动作一旦完成,细胞里就看不到HIV的痕迹了。它潜伏下来,成为这个T细胞的一组基因,随着T细胞一起生老病死,传宗接代。

经过几十代的分裂繁殖之后,身体里就会含有大量嵌有HIV基因的T细胞,这些细胞无法从外表识别,因此不可清除。打一个化学上的比方,就像氢的两种同位素,氕和氘,差异仅仅在原子核的中子个数上,而它们外在的、由核外电子表达的化学性质,是完全一样的。

由于HIV逆转录DNA可以和人的DNA结合,并随着人的细胞分裂进行复制,因此,以目前的医学所知,被感染者对HIV的携带是终生的。

当病毒的那段DNA觉得要表达自己的时候(何时?我不是很清楚),就会启用T细胞的蛋白质制造程序,转录自己的DNA,制造出病毒颗粒所需要的全套蛋白质(包括外壳蛋白和入侵下一个目标所使用的酶),最后,转录出自己的正链RNA,钻入准备好的衣壳里,成批成批的病毒装配出厂。

新生的大量HIV颗粒会造成T细胞的死亡。当它们从T细胞表面出芽时,会在细胞膜留下许多gp120蛋白,对于人体的其他免疫细胞来说,这些蛋白质无异于红灯频闪,招手高呼“来人啊,我坦白,我是坏蛋!”很快这个T细胞就会被清理出队伍,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而大部分病毒颗粒早已逃之夭夭。
猛击阅读全文

月球合木星、天王星

八月十六的月球、天王星(木星上方两个月球远处的亮点)、木星(最下面带卫星的亮星)挤在一条线上。

中秋夜的木星和天王星

中秋夜的木星(下)和天王星(左上角)。木星的卫星从左至右分别是:木卫三Ganymede,木卫一Io,木卫二Europa,木卫四Callisto。

木星合天王星

拍到了木星合天王星。左上角是天王星,右下角是木星和三个伽利略卫星,从左至右依次是木卫二Europa、木卫三Ganymede、木卫四Callisto。此时木卫一Io正好运行到木星前方,无法分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