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黑子
- 2012年07月14日
刚刚拍到的太阳黑子,还挺显著的。
拍摄参数:巴德膜(太阳滤光膜),光圈f/22,曝光1/6400秒。巴德膜很重要!如果不用,有立即失明和毁坏相机之虞。
按 ‘ astronomy ’ 分类归档
应该是这辈子的最后一次金星凌日吧,下次是2117年12月。上次金星凌日是2004年6月8日,但那次凌日和这次类似,对东半球的人们观测有利。当时我在美国,没看到。
时间点(UTC):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实际拍摄经过:早在三天前就开始留意北京星期三的天气,因为当时的估计并不乐观(雷阵雨),几乎做了连夜逃到河北去拍照的打算。拍摄当天早晨,雾蒙蒙,从楼上打开窗户,看不到太阳投射的锐利光影。等到6点10分,金星开始进入太阳圆面了,决定不在房间里等死,拎着相机下楼去找找太阳。结果令人喜出望外,太阳在一层红色的薄雾里,左侧9点的位置,金星已经开始侵入。坐在一个开阔地面开始猛拍。7点半左右雾重了一些,照片质量不算太好。8点太阳渐高,地面上的雾已经阻止不了它的光线了。凌甚时分(约9:30),拍摄条件达到最佳。之后好天气一直持续到11:20,预报的多云终于还是来到了。直到12:40,太阳一直是毛茸茸的,金星更是无法拍摄清楚。即将凌终时,太阳的轮廓忽然又清楚了一些,这时拍到了比较模糊的金星走出日面的镜头。12:50,凌终。
6月6日金星凌日前的预演。预演的目的是找到最佳拍摄参数。这张照片的参数是:巴德膜,ISO-100,光圈f7.1,快门1/8000。
太阳表面的五个小黑点是太阳黑子,而不是相机CCD上的灰尘。原因:对着太阳的不同部位拍摄,成像位置不同,而黑点的位置相对太阳不变。
还可以看到明显的临边昏暗现象。
今天测算了一下老胡做的LEGO赤道仪的旋转速度。在18分钟内,安装在其上的激光笔在4.5米之外、1.1米高的位置投射的光点移动了357毫米,这就是说,每秒,它旋转的角度是arcsin(0.357/4.6325) / 18 / 60 = 14.73角秒,这样,每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钟4秒),它的旋转角度是352.62度,和360度完美圆周相差2%。考虑到激光笔的投射距离是用地毯拼块和A4纸测量出来的,2%的误差完全在我的期望范围内。
老胡拿LEGO零件做了一个赤道仪。只要在图片上方的齿轮大孔里装一个寻星镜,并对准北极星,那么,左上角的螺钉上安装的照相机相对星空就是静止的,可以避免长时间曝光的星体拉丝现象。赤道仪有马达驱动,齿轮大孔的旋转速度是每天360°。整个部件仅仅重五百克。
盛赞老胡!
如果把相机固定在地面上,长时间曝光拍摄星空,由于地球的自转,最终得到的照片就是一系列星迹的圆弧。星迹很美,拍摄也很简单。但也有一些天文摄影,是要获得极暗天体的影像,如星云和星系。这种天体需要很长的曝光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摄影师希望相机紧盯着星云,而不是任由星云随着天空旋转。
设想有一个人,在北半球极夜时分,穿得暖暖和和的,站在地球北极点的一块冻得很结实的冰上,观望星空。他看到的景象就是,所有的恒星,不升不落,围绕着他顺时针转圈,每23小时56分4秒转一周。北极星几乎在他的正头顶,画的圈最小,几乎就是一个固定的点。
现在再设想,这个人脚下的冰是浮动的,而且会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相反,速度则相同。那么,这个人在星空的背景里,就被固定住了,只要他不东张西望,他视野里的星空就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他手里恰好还有一个照相机,就可以把相机架在这块浮冰上,想拍哪个星云就拍哪个星云,不用担心星云随着地球的自转跑掉。
这就是说:如果有一个自转轴,轴心平行于地球南北轴线,旋转方向由东到西,每23小时56分4秒转360度,那么,固定在此自转轴上的观测者——包括相机——看到的星空就是静止的。由于地球相对于星空太小了,自转轴放在地球的任何地方,这个表述都成立,不一定非得放在北极。之所以从北极说起,是因为,在这里更容易想象一个轻松站立就可以看群星围绕自己转的世界。如果从新加坡入题,就得这样说:你躺在地上,以这个均匀速度缓缓打滚……就不雅致了。如果在北京,这个表述成和地面夹角40度斜站着,想象这个场景太吃力。
不管怎样,如果有这样一个自转轴,它就被称为“赤道仪”。它自转的圆周平行于地球赤道和天球赤道,由此得名。
在现实世界里,需要解决两个技术操作问题:
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现在机电技术很发达,程控一个转轴不是难事。
第一个问题也不很难,家住北半球的,只要让转轴对准北极星,就大致和地轴平行了。北极星不是正好在北天极上的,还有一点小误差,为了表述方便先这么写。让转轴对准北极星,需要用光学方法,拿一个单筒望远镜(在此称为寻星镜),平行于赤道仪转轴固定,然后用寻星镜去找北极星。当北极星出现在寻星镜视野中央区域,即寻星镜指向北天极时,赤道仪转轴就平行于地轴了。
接着就衍生出下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寻星镜平行于转轴?可以拿天上的亮星,也可以拿地面上一个很远的建筑来校准。把寻星镜安装在转轴上,目测差不多平行了,让转轴很快地自转半圈。如果在旋转时能感觉到寻星镜视野里的景象变化,就说明寻星镜和赤道仪的旋转轴还没有平行。
有同学会说,慢着慢着,从几何角度来说,如果寻星镜真正和转轴平行了的话,那么旋转转轴时,在寻星镜看到的东西会划一个小圈,小圈的半径等于寻星镜和转轴的距离。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不过要考虑到校准目标和赤道仪的距离。如果我们站在北京西山上,瞄着东三环的国贸大厦来校准,那么这个旋转就是在巨大的国贸大厦上画一个烧饼大的圈,在这个尺度上,你不会留意到视野中景观的变化。
在地面上使用时,赤道仪不需要覆盖整整一周,半圈即可。理由简单:在地面上只能看到180度的天空。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
坐在楼下的石凳上拍月食时,对面楼里一位四岁的小朋友套着一幅玩具望远镜,和妈妈也出来看月亮,给他讲了一下月食的故事。今天把这串照片email给他妈妈了,回信说,今天小朋友去给他外婆讲月食,用的是我昨晚的语言。
跟儿童说话的感悟之一:用平实的话。比如:月亮自己不能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这句话在我上学的年代是教材用语,但我觉得对孩子不好懂,虽然当时我自己懂。我对小朋友说的是:太阳照到月亮上,你就看到月亮了。太阳照不到月亮上,你就看不见月亮了。
(两天后)又收到那位妈妈的回信:“我昨天把照片洗出来了,今天他带到幼儿园去给小朋友们讲了。刚才听老师说,他给小朋友讲的很清楚,还说是和一个叔叔一块看的月全食,是叔叔给他讲的,而且叔叔让他讲给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