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2014年08月 ’ 归档

千眼菩提

image

“千眼菩提”

得了一颗“千眼菩提”。到微博上问之前,并不知道“千眼菩提”这名字。不过“千眼菩提”不是我想要的终极答案,我想知道它的物种。搜索阅读一番后找到结果:

这是酒椰(Raphia vinifera,别名象鼻棕)的种子,确切地说,是硬化胚乳部分,打磨后露出。此信息的提供者贴出了从酒椰果子(像一枚松塔)逐步打磨成“千眼菩提”的图片,故可采信。

网上有很多说“千眼菩提”是“鳄鱼果”、“牛油果”、“鳄梨种子”的,仔细阅读后,认为应是错误的人云亦云。

酒椰原产非洲,现在在云南、广西、台湾亦有引种,故“千眼菩提”的价格不应很高。事实上,微博上有网友也评论说,在云南旅游区常见此小把玩,不贵。

亦有可贵之处:酒椰是一次开花性植物,一生仅此一次开花结果。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错误认知为什么总是辟不掉?因为“火烧圆明园”是个屈辱记忆深刻的大事儿,“八个国家合伙欺负咱”也是个屈辱记忆深刻的大事儿,人脑子容易把这种大事儿串起来。你要是说八国联军没烧过圆明园,一般人想不出他们还干过什么,就认定你不过是个洗地党罢啦。

我感觉,慈禧的超长待机也是原因之一,这两次事件发生时,她都在世(一次25岁,一次65岁),两次的身份都仿佛是“慈禧太后”,好像时光没有流动一样,人们更容易把这两件事混起来说。

其实,火烧圆明园时,咸丰帝仍在世,慈禧还没做太后。但咸丰帝在圆明园被毁次年就挂了,很容易造成时空错乱。

大众对于晚清屈辱史的印象,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以英法联军为首的八国联军发动鸦片战争,欺负中国六十多年,先烧了圆明园,再逼着中国到处割地赔款订条约,小日本也趁机占便宜。

洗澡

yangmaiyong-pennant

洗个澡。
洗澡是因为觉得身上脏了,粘乎乎的难受。
洗澡也是因为心底里明白身体本身并不脏。
如果身体本身是脏的,就没希望洗干净。
身体只是粘上了脏东西,油和灰。
所以我才有信心去洗澡。
我用肥皂沫去掉油灰,又用清水把油灰和肥皂沫一起冲掉。
油灰、肥皂沫、和水,最终都不应该留在身上。
所以把水也擦干净,晾干身体。
我就又是爽爽利利的一个人了。
这个人和洗澡前的那个人,其实没两样。
我并未得到一个干净的身体。
只是认知了它而已。

赠手书经文活动小结

手书《心经》局部

手书《心经》局部

4月16日的大半夜,脑子里忽然跳进手写经文换大家素食的主意,三个半月过去了,小小地总结一下。

先说我这边,按照动机、执行、效果来谈。

先说动机,为什么有这么个主意。去年神变月时,我为了积累“功德”,起了抄写经文的念头,那个月总共抄了四遍《金刚经》,后来离开北京前,以“你放生我送经”的方式陆续送人了。今年再写,则有一些顾虑:一、放生是个看起来很容易完成的事,出钱就行,排队太长会把我累残。二、放生又是个实际上很难做好的事,没有质量标准,做不好就“仅仅是放了”、间接杀生、招来非议甚至对三宝的诽谤。三、愿意放生者通常已有信仰背景,锦上添花意义不大;而完全没有这方面背景的,则更让人忧虑刚提过的“放生实际上很难做好”。所以这次比较正式地做个项目,我就要开个更高的“价”(以免累死自己)、更易于评测结果(以免害了大家)、更面向普通大众。最终我选择了“素食”作为交换条件。

这些都是主意跳进脑子之后,回头细想、倒推出来的合理之处。实际的思索过程并不是这么井井有条的。

再说执行,起初抄经就是个体力活,裁纸,打格子,写。但任务量上去之后,就有了种种主意,让自己“下一单”做得更轻松更优雅一些。比起去年的抄经来说,今年已经看到的进步有:书写《心经》时不需要打格子,即美观也省时。《金刚经》装订成书(去年还是散开的册页)、并有开经偈、“四法印”篆刻、白卡纸纸盒包装。这些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次改善的。每次书写,都是考验、完善“正心诚意”的过程。

效果来说,我倒真不知道也没关心到底送出去多少经文、让多少人吃了素。比这些印象更深的是每次寄出经文时的喜悦感,另外学会了线装书和篆刻的技能也很让人高兴。抄《金刚经》次数越多,越能体会到“不把功德当功德,才稍稍有点‘功德’了”的含义。

然后说说大家这边的情况。

起初我看到很多朋友替我招徕客户,但我很担心,因为他们招呼的都是素食已久的人们,算是一种领奖品的节奏。为此我不得不发了个规则补充和注释,明确一下,我是在期待未来、而非奖励过往的善举。这样明确过后,队伍短了许多,但申请成功率上去了。抛开阅读不耐症候群的“出钱买经者”和“伸手白拿者”,很多朋友都坦诚地介绍自己的现状,郑重做出承诺,或询问规则里没有覆盖的部分(替家人做肉食,为孩子尝肉汤咸淡,等等),让人十分放心他们会认真履行承诺。

也必须高亮标出,最初被召唤来的素食者里,很多人说道:“我早已素食,所以把机会留给别人更佳。”这是真正菩萨的发心,值得由衷赞叹。

有一位女孩儿,请《金刚经》作为母亲的生日礼物,承诺了超出一倍任务的四年素食,并拒绝了赠送《心经》,说“不耽误大家,机会留给别人”,很了不起。

虽然并不监督大家对素食的执行,我还是收到一些朋友“斋戒”期间的“项目进展更新”或心情告白。比较顺利的,每天发个素菜图片给我,说“你看看我至今还不曾违约哦”,乐。也有咬牙坚持的,难的不在于素食,而在于亲友们看怪物或傻子一样的眼光。有的被家人劝“这样对健康不利”,有的被迫和同事辩论“素食就不是杀生吗”、“植物没有生命、没有痛苦吗”、“吃素就高人一等吗”,有的被家人质疑“你是不是被骗了”(绝倒,其实拿到经文之后,就只有写经人被骗的可能性了)。说到这里,我想展开那些严苛的规则(不允许吃锅边菜,一旦中断清零重来)里隐含的发心:是的,我就是要让大家无法隐藏自己领取的素食任务,我就是要请大家正面承受别人打量你的眼光。这样,到了承诺期限的最后一天,回过头来看自己,如果你发现,生活并非简单地退回到一个月/两年前的状态,比起过去,你的词典上多了一个词:“不在乎”,这就是值得欢庆之事。

有一位女孩儿总结如下:

  1. 请经的时候以为不会成功没想到那么容易就拿到了,反而素食的心里准备不足。
  2. 把困难和阻力想的太大,其实周围的人几乎都相当理解,完全没有碰到任何外界的阻力,全部的压力来自自己内心。
  3. 二十一天人能养成一个习惯。

确实如此,她在尝试了《心经》之后,已经决定攻克《金刚经》,谢谢。

还有个有趣的反馈。一位朋友和我的交流里说,梦到自己“斋戒”到最后一天了,不小心吃了个大鱼丸,梦里哭出来了。我忍俊不禁,但提醒她看一看内心:为何会哭呢?哭的是鱼变成丸的悲惨历程,还是“天杀的鱼丸,害我日子清零、还得重新熬一个月才能堂而皇之地吃你”?

希阿荣博堪布说:“所谓学佛人,就是决心和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口、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素食并非就等同于学佛人,但是素食过程中的种种纠结、种种难过,能够提供许多和自己亲密相处的契机。

所谓恍惚

所谓恍惚

所谓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