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传闻一则
今天上午看得很揪心也很窝心的一则传闻,见右图截屏。
说揪心是因为一个七岁小孩死了。说窝心,是因为对于走几次川藏南线的人来说,这篇文章的问题很明显;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无非是引起对高原的抵触感,简单粗暴地说“不该带孩子上高原”了事。
这篇文章的问题主要在地理上。“二郎山三分之二”,其实看上下文,二郎山昨天就翻过了,今天应该是翻折多山。况且,二郎山隧道才海拔2200米高,根本不足以引发高原反应。
那么,如果是在折多山上高反发作,直接下山返回康定城急救就是,何苦舍近求远、跑到五六个小时以外的雅安,中间还过泸定而不顾?
对地名不熟悉的可以参考头图。
当然我们可以怀疑当爹的比较笨,多年计划都计划到下水里去了,遇到紧急事件不会处置,轴,不相信甘孜州的医院,只敢去雅安、成都这个级别的。所以上面的疑惑只能用“孩子应该送康定县城救治才对啊”的叹息来表达。
下午,有消息称,文中提到的成都、雅安两家医院均否认收治过这样的病例。这个消息可能就是假新闻了。
得知新闻有假,不忧伤了,“诚恳建议体”改为“呵呵辟谣体”:二郎山隧道海拔才2200米,四周全是树,高反?头天翻过二郎山,第二天又回翻一次?噢,笔误?折多山?折多山去雅安,必过康定泸定市区,放着两座繁华城镇不进,却跑五六小时外的雅安,想拖死孩子?
我们要不要调查一下造谣的人,把他玩脱呢?万一他带回去骨灰这件事是真的,而孩子却没有进过医院……这是个细思恐极的事。
即使这是个假新闻,高原反应还是要认真对待的。我很反对“没事上什么高原!干嘛带孩子上高原!”这种用大脚趾思考得出的结论,新奇的世界,无论自己去还是带着孩子去都很有益处,前提是要做好功课,做好风险预案。
两年前在喇荣佛学院游玩时,遇到过一次肺积水的高原反应案例,现在回顾,认为救助比较成功,分享一下过程,希望能帮到其他人。
病人下午四、五点时,肺积水严重,胸有啰音,面色已现青紫色。同行有一位女旅伴,有轻微高反,没有力气搀扶他下楼出宾馆。
@将灿和我对此人的救助过程如下:
- 将灿打电话联系佛学院的熟人,让尽快到学院停车场找一辆小车,开上坛城宾馆来。
- 同时,我跑到坛城附近的藏药店,买了六七瓶氧气,用以提病人一口气,送他到色达县城的路上用。(我没有高原反应,所以速度上的事都是我来做)
- 小车未到之前,三个人连扛带拽把吸氧的病人抬到一楼大厅,办理退房,此时病人已经开始说胡话。
- 小车到之后,将灿在后面给他递氧气,我坐副驾驶座位。作用是一旦学院的路上堵车,随时跑下去求人们“车上有个高反快死的病号,请发慈悲让路。”效果不错。
- 坛城比县城可能高两百米,这两百米的下降效果居然很显著。越接近县城,病人越清醒。缓解高反最有效的行为就是下降下降下降。
- 到了县城医院,医生早已司空见惯,立刻接不间断氧气,静脉注射药物。
- 病人被医院救护的同时,将灿和我跑出去找车,送他下高原。从色达到成都最短的路径是走川藏北线色达-马尔康-成都,但我们让司机走色达-炉霍-道孚-新都桥-康定-雅安-成都。虽然绕远些,但这一路都是柏油路和热闹城镇,比川藏北线安全得多,而且除了新都桥到康定要翻4300米的折多山之外,其它地方都很低缓。这样可以让他尽快下降。
送医两个小时后病人在医院里恢复了清醒和自主活动能力,车连夜把他送下去。第二天中午打电话来,说他们已经到了成都。放心了。
总结:
- 时间就是生命,统筹时间,有很多事情可以同时做。
- 第一施救时间,先吊住一口气。
- 下降!下降!下降!
- 高反不要坚持前行,不要等到大家全倒下。
- 节约使用在高原上能跑能跳的。
- 当地人宝贵,善待他们,他们会帮你。
致谢:
- 在高原上,把一个瘫倒的人从二楼抬到一楼,几乎是不可能的,跑到大厅里找壮劳力帮忙,只见到几位出家人,请他们来帮。他们没动手抬,只对着病人念了一段经,已经开始说胡话的病人,自己站起来走完了后半段楼梯。(不列入现代医学参考,当时场景如此)
- 当时正值金刚萨埵法会,许多人从金沙江西岸包大客车过来,大客车的司机免费送我一大瓶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