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羽觞 ’ 标签归档
战国·曾·漆耳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最近帮老友翻译博物馆的图录,很多器物找不到通用的译法,只好翻过去扫荡大博物馆的照片。
一边翻照片,一边补全过去常常忽略、却以为自己知道的小知识。
耳杯,国博的译法是Winged(翼杯),而非Eared。乍一看奇特,细想很正确。耳杯最初的名字是“羽觞”,两个“耳朵”实为翅膀。
当然,熟悉现代器物的人们也会说这不明摆着的嘛,护翼什么的……
佛像并非写实,而是用以寓意法理。这就要求造像者遵循一定的规范,不臆造,不滥造。姿态符合义理,外表端庄美观。这个辨识佛像系列,列举了七十余种博物馆常见的藏传佛教造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我约稿,想让我写一个关于博物馆展厅摄影的公益教材(志愿社会服务活动),遂有此系列焉。这个简明教程特别针对博物馆布光特点,覆盖了摄影基本知识、器材准备、后期制作、安全礼仪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