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城
- 2016年03月30日
@金沙遗址博物馆 的《永恒之城》罗马展将在4月8日结束。展览选了来自罗马斗兽场、黄金宫殿、罗马国家博物馆、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等馆藏的233件文物,沿着奥古斯都广场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试图向观众展现罗马帝国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遗址,还原古罗马500年的诸多生活场景。
按 ‘ history ’ 分类归档
@金沙遗址博物馆 的《永恒之城》罗马展将在4月8日结束。展览选了来自罗马斗兽场、黄金宫殿、罗马国家博物馆、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等馆藏的233件文物,沿着奥古斯都广场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试图向观众展现罗马帝国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遗址,还原古罗马500年的诸多生活场景。
四川博物院正在展出汉阳陵博物馆的文物(2015年7月10日至9月10日)。这个特展的名字叫做《微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起“微笑”这个名字,应该是因为参展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大批面带微笑的陶俑。不论是着衣式还是塑衣式的陶俑,都面色平和,含春带喜。
这儿,“汉阳陵”读作“汉·阳陵”而非“汉阳·陵”,即汉景帝的阳陵。
前面提到两个词:“着衣式”和“塑衣式”,现在展开说一说。
所谓着衣式,其实出土和展出时都是裸体的。“着衣式”既然成了“脱衣式”,“着衣”从何谈起呢?这儿的“着衣”是相对于“塑衣”而言,就是说,陶俑的衣服是穿上去的、而非雕塑的一部分。但丝麻棉材料的衣服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快就朽烂光了,只剩下光溜溜的裸体俑。右上图是大批着衣式陶俑出土时的宏大场面,考古人员宛如闯入了大叔天体营的沙滩聚会。上面大图里可以看到陶俑都是断臂模样,左右肩膀只剩两个孔洞。这些孔洞原本安装有木头胳膊,可是木头也都腐烂无存了。
所以,“着衣俑”和“裸体俑”这两个势不两立的词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展方为了重现当初安放陶俑时的盛况,精心打扮了两件陶俑给观众体会。
展出恰逢孩子们的暑假,有许多家长带着娃们来看展,却没有做好预习功课,也没有现场学习或应变的兴趣,结果面对这些裸体俑,就出现了尴尬场面。一个女孩儿甚至当场表示:“这个展览少儿不宜。”拽着妈妈离开了。这句话有种悖论式的微妙感,直白地说,这女孩儿意识到少儿不宜,说明她已经不是少儿了……
或许,真的是少儿不宜吧。看,这儿有件宦官俑,比起三大件齐全的武士们,宦官俑的小丁丁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小丁丁,只剩豆大的一丁丁了。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这些月份的词根实为7、8、9、10。
又,恺撒和屋大维各自拿名字/尊号命名了7月和8月。
这两件事实一拼合,给人留下一个错觉:7、8、9、10是因为前头被两位牛人楔入了两个月,而被推移成9、10、11、12。基于这个错觉,我到处寻找此前的11月和12月分别叫什么。
后来我发现,恺撒之前,7月和8月原称Quintilis(5)和Sextilis(6)。恺撒之前的罗马历是乱七八糟的,最初只有10个月,March~June是第1~4个月,而今天所说的7月到12月,当时排名5~10,也分别以5~10命名。一年300天左右,连罗马人自己也觉得10个月实在短得不对,又加了January作为岁首,February作为岁尾(我没写错),再后来,February又被移到January之后,这就有了12个月的雏形。在这个雏形的基础上,恺撒和屋大维的名字/尊号覆盖掉了Quintilis和Sextilis、曾经的5、6(被January和February挤成了7、8),于是12个月的名字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快速总结一下:
最初:Mar, Apr, May, Jun, Qui, Sex, Sep, Oct, Nov, Dec
后来:Jan, Mar, Apr, May, Jun, Qui, Sex, Sep, Oct, Nov, Dec, Feb
再后:Jan, Feb, Mar, Apr, May, Jun, Qui, Sex, Sep, Oct, Nov, Dec
最终: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最近帮老友翻译博物馆的图录,很多器物找不到通用的译法,只好翻过去扫荡大博物馆的照片。
一边翻照片,一边补全过去常常忽略、却以为自己知道的小知识。
耳杯,国博的译法是Winged(翼杯),而非Eared。乍一看奇特,细想很正确。耳杯最初的名字是“羽觞”,两个“耳朵”实为翅膀。
当然,熟悉现代器物的人们也会说这不明摆着的嘛,护翼什么的……
一到新年将至时,就有“明年是金X年”的说法,趁机推销从小商品批发市场淘来的生肖破烂儿,可谓一大俗。刚刚又听到了“金羊年”的说法。明年是乙未,乙为木,乙未是木羊年。最近的金X年将是六年后的庚子和紧跟着的辛丑。
另外,五行之金不是黄金(gold),而是金属(metal),主杀伐,没什么贵重的。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错误认知为什么总是辟不掉?因为“火烧圆明园”是个屈辱记忆深刻的大事儿,“八个国家合伙欺负咱”也是个屈辱记忆深刻的大事儿,人脑子容易把这种大事儿串起来。你要是说八国联军没烧过圆明园,一般人想不出他们还干过什么,就认定你不过是个洗地党罢啦。
我感觉,慈禧的超长待机也是原因之一,这两次事件发生时,她都在世(一次25岁,一次65岁),两次的身份都仿佛是“慈禧太后”,好像时光没有流动一样,人们更容易把这两件事混起来说。
其实,火烧圆明园时,咸丰帝仍在世,慈禧还没做太后。但咸丰帝在圆明园被毁次年就挂了,很容易造成时空错乱。
大众对于晚清屈辱史的印象,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以英法联军为首的八国联军发动鸦片战争,欺负中国六十多年,先烧了圆明园,再逼着中国到处割地赔款订条约,小日本也趁机占便宜。
回头填坑,开头先乐一乐。
题图这俩人儿,越看越像排队参加民间寻宝类节目的群众啊。
那下面这俩,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专家吧。
《玉叶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江西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关于这个展览的内容,我实在太懒,直接摘抄金沙博物馆的展讯说明:
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为了江山永固,他实行封藩制度,将皇子皇孙分封各地,此后相沿成规。其中,分封在江西境内的藩王有三大系:南昌地区的宁王系、鄱阳地区的淮王系以及建昌地区的益王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考古工作成绩显著,宁藩王与益藩王系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华丽的金器、蕴润的玉器、生动的陶俑、精美的服饰等,品类多样,工艺高超。衣衫袍服印证了明代服饰制度的等级森严;仪仗陶俑映衬了藩王生前的权贵显赫;礼仪用玉体现了明代的用玉体系,佩玉饰玉则是人们生活情趣的反映;各式妆佩首饰、金镶玉器,流光溢彩,充分展示了明代皇室生活的奢侈华贵。其中玉器最富特色,其造型、纹样以及雕刻技艺都代表了明代琢玉工艺发展的高峰。这批明藩王及其家族成员所配用的物件,不仅是他们真实生活缩影的写照,具有极高的观赏与研究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
这个话题牵涉面比较多,微博一百四十个字说不完,写篇博客陈述一下。
首先是“四面佛”的身份:“四面佛”是汉语世界里对泰国寺院里常见的一类造像的称呼。这类造像一身四面八臂,四面朝向四方,手中各执法器,通常在寺院空地上,露天而坐,或在一座亭子里。
泰语对此造像的称呼,发音是Phra Phrom(对应梵语发音Vara Brahma),也就是说,这是梵天,印度教里的创世者、或佛教里的大护法。泰国是上座部佛教国家(修行大乘者称之为小乘),故在此可仅取其佛教护法的身份。
造像特征:东南西北四个面孔、以及手中的法器:令旗、经书、海螺、轮、权杖、水壶、念珠,也和佛教造像里的梵天相符。
有的“四面佛”被造成“五面”,除了多出顶上一个头外,其它特征和“四面佛”相同。这和印度教中的梵天最初五头、后来被湿婆(佛教称大自在天)砍掉一头的传说相符。
泰国曾经有广泛的梵天崇拜,后来又对因陀罗(佛教称帝释天、憍尸迦、或释提桓因)感兴趣,把梵天冷落了七百年。现在在泰国流行的梵天崇拜,其实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修建爱侣湾酒店而偶然触发的复兴余波。
以上四段是为了说明,“四面佛”确确实实就是梵天,他坐在院子而非大殿里,也符合他的身份:他是佛教护法而非主尊。“四面佛”是一种没文化的表达方式:看着金灿灿的像尊佛,有四张脸,不认得是谁,就叫四面佛吧。(一定是没文化的香港人先这么叫的)
明确了“四面佛”身份后,再说说他在佛教里的位置。
有人说梵天是外道(相对于佛教而言),证据是高僧们说过不能拜“四面佛”;还说“四面佛”接受酒色供养,不像佛教护法应有的修养。
关于高僧们说过不能拜“四面佛”的话题,留待一会儿讨论。先说说佛法里关于梵天的事迹,来消除大家对他的歧视。
梵天是天道色界初禅天的统领者。世界每次成住坏空,都是他出世后才有了欲界众生(天道的欲界和其余五道),所以他误认为众生都是他的子女,故而对大家十分慈悲,有求必应,恶人求也应。
关于这点,著名的公案是印度教的传说:毗湿奴的仆人堕落后化为恶魔金床,向梵天祈求,让他不被人杀,不被兽杀;白天不可杀,夜晚不可杀;天上不可杀,地上不可杀;屋内不可杀,户外不可杀;兵器不可杀,拳脚不可杀。梵天还真的满足了他的愿望,于是他战无不胜,很快地把世界快祸害光了。梵天对金床的祝福让毗湿奴大伤脑筋,最后化身人狮,在黄昏时分,骑在门槛上,把金床置于膝上,剖开他的肚皮扯出肠子来,总算把金床勒死了,也没违反梵天答允的那些条款。
说远了,把话题拽回来,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梵天有求必应而非助纣为虐,他的四个面孔在佛教里有慈悲喜舍的寓意,并非是个恶神。
梵天迎接过释迦牟尼的诞生。描绘佛陀降生的唐卡里,梵天是跪着迎接悉达多太子来到人世的。当佛陀证悟后,头七天觉得佛法太深,跟众生没什么可说的。还是梵天第一个来劝请佛陀说法的:众生虽然愚迷,但一定还是有能听得懂的希望。佛说:那好吧。
所以梵天虽然也在轮回里,却对众生有大恩德,绝非邪恶之辈。
不过,相对于佛菩萨的境界,梵天就真的是不折不扣的众生。他的形象常常很狼狈地出现在忿怒尊的唐卡或造像里,匍匐在大威德金刚或喜金刚脚下;或者四个脑袋被砍下来、拎在大威德金刚和胜乐金刚手里。要了解这些是佛法里表达去除执著的符号,并不是佛菩萨喜欢杀生、杀就先杀大梵天的意思。
关于“酒色供养”:首先得弄清主语,是有些人酒色供养梵天(传说狄波拉在“四面佛”前跳裸舞),而非梵天接受酒色供养。梵天是色界中天人(此色非彼色,色界之色指的是物质),没有感受酒色的器官(有这些器官的是欲界众生),因此没有接受酒色供养的可能。拿中国南方一些地方拿鱼虾来供养佛像类比,是同理的。并非佛菩萨接受鱼虾供养,而是愚夫愚妇拿鱼虾供养佛菩萨,不能因愚夫愚妇的行为认定佛菩萨是邪魔外道。
《八圣吉祥颂》里,依次提到如来、菩萨、供养天女之后,轮到护法了,第一句就是“苍巴钦波得炯这美沃”。这里苍巴钦波就是大梵天,他排名八大世间护法的首位,比四天王还要靠前。
以上这些段落说明:梵天是一位众生,也是正经八百的佛教护法,我们称之为“世间护法”。
下面说说对于世间护法如梵天,佛弟子是否应该礼敬、如何礼敬的话题。
梵天只是比人类高富帅一些而已,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位轮回中的众生。《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说:“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说的就是梵天这类天神,面对轮回,自顾不暇,何遑救度众生。梵天只是我们的狱霸,跟他搞好关系可以少挨打,但他没法给大家办减刑假释特赦。
因此佛弟子对梵天该当尊敬,却不可崇拜。见到“四面佛”,合十问讯足矣,犯不着磕头。
不过,真要磕头了,如果发心合理,也不用太内疚。举例:《八圣吉祥颂》里护法那段的最后一句“杰定炯瓦嘉拉香擦洛”意即“世间八大护法我敬礼”,和前面的佛、菩萨、供养天女们的待遇一样一样的。你心里明白他是世间护法,以道一声“辛苦了!谢谢你对佛法的护持!”的感恩之心磕个头,和皈依戒应无冲突。只有你身为佛弟子、却以为梵天和佛菩萨是一回事时,问题可能才比较严重。
对于尚未皈依的人们,例如起初话题里的老人,我想就应该更宽厚些。她们既然未受过皈依戒,也就不会有犯皈依戒过失。另外,梵天又不是坏蛋,拜他虽不能解脱,却也不至于下堕。“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佛弟子们看待芸芸众生,应该更慈悲善巧一些。不鼓励她们拜就是了,她们非要拜也不用急赤白脸的。
要理解高僧说“不要拜梵天”的语境。高僧说这话时,听众都是佛弟子,他当然是以对佛弟子的口气来说的。佛弟子要用高僧的教诲引以自律,而不要转过头来对场外观众说:“听见没?说你们呢!”站在众生的角度怀柔世界,是菩萨应具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