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on my mind ’ 分类归档

LIFE OF PI 影评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必定会降低初次观看电影的乐趣,请谨慎阅读。

为了不让读者的余光看到剧透的内容,我先评论评论技术层面的亮点。摄影师跟焦的水平真是很高,一家人饭桌上的对话和舞蹈课的情节,都用了大光圈浅景深,焦点在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至于出海之后的镜头,由于以特效为主,就不再特别夸奖了。

电影中无疑是用到了大量特效,海上漂流时种种奇幻的光影,和各种动物在船上的搏斗,等等都是。但李安没有滥用特效,所有的特效都是紧紧围着情节运行,没有一丝冗余。

下面开始评论电影情节,再次请读者谨慎阅读。

起初,被朋友拽进电影院时,我并不知道要看的是什么片子,只知道是李安导演的。所以,当发现放映厅是IMAX厅时,我还挺诧异的:李安的片子,恐怕只有最早期的《卧虎藏龙》适合用IMAX来表现,而后来他开始走人伦路线了,《断背山》啊《色·戒》啊什么的,这种细腻的片儿,按说根本用不着IMAX。直到那艘客轮航行在暴风雨和惊涛骇浪中、发出隆隆的吼声时,我开始想,哦,怪不得,恐怕后面一路都是IMAX的大场面了。果然,底下的一个多小时都是绚烂的视觉冲击,一直到漂流到墨西哥沙滩上的派(PI)被人发现抬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我当时就想,这么个风光、特效、动作片,对于李安来说,有点倒回到《卧虎藏龙》的感觉,成《英雄》之类的旅游宣传片了。接着,一个空虚苍白的长镜头,病床上的少年派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地,向两个来调查沉船细节的日本人,讲述了“他临时编出来的”、没有动物、没有神秘浮岛、却同样充满细节的漂流故事。听起初几句,我还笑着想,这孩子为了应付这两个不信奇迹的家伙,太会随机应变了,但慢慢地听下去,脊梁骨后面的冷汗就一丝丝渗了出来。再细细地去回忆第一个版本,更加觉得,这五分钟的长镜头里蕴含的信息,不亚于那一个小时的全部内容。

在第一个故事中,海难后的救生艇里,动物的出场和伤亡顺序是这样的:斑马是直接跳到救生艇上、并摔断了腿的;老虎在暴风雨时就爬上了小艇,风平浪静后却一直没露面,让人简直怀疑它在狂风巨浪中又翻回海里去了;猩猩乘坐着一堆香蕉和菠萝漂流而来,派亲自拉它上的小艇;鬣狗不知何时上的船,风雨过后从帆布下钻了出来。鬣狗首先攻击了斑马,从腿上生咬下来一大块皮肉,直到把斑马啃咬致死为止。当时的猩猩一直在拍打船舷惊叫,直到鬣狗转而攻击少年时,猩猩才出手一记重拳把鬣狗敲晕。鬣狗醒来后,简直是报复性地一口咬死了猩猩。这时,一声震天的怒吼(现场很多观众都吓了一跳,高喊“妈呀”),老虎从白帆布下一跃而出,把鬣狗毙于爪牙之下。

按说,如果老虎和鬣狗起初亲密无间地在挤在帆布底下,就轮不到鬣狗活着出场了。即使它惊觉身边是个老虎,急匆匆地跑出来,也只会缩在船舱另一角,噤声不语,绝不会嚣张地啃一口斑马,咬一口猩猩,扑一扑少年,还跟个世界之王似的,呵哈吼嘿地发出种种怪叫。如果没有故事的第二个版本,这段情节就会成为观众攻击的硬伤。而在第二个版本的人物代入后,这个情节就立刻合理了。厨子活杀水手时,妈妈只会恐惧尖叫。而厨子盯上少年时,妈妈必然会拼命。厨子对妈妈下手后,少年才会释放出心中埋藏的猛虎,怒吼一声,奋然杀死厨子。

海难的时候,乘客一个也没跑出来,反倒是住在船的最底舱、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们突破种种难关,爬上来四个。少年阅读的海上救生指南里,竟然含有指导“如何和大型食肉动物同船”的章节,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种种“漏洞”,是为了让你去怀疑它。逼着少年讲第二版故事的日本人强硬地说:香蕉漂不起来。日本人在此电影里,是纯理性的符号。他们的作用,就是提醒观众“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是有漏洞的,至少有一个!你们接着去想其它的!”以此作用,让人们认真审视奇幻版故事的疑点,考虑血腥版本的合理性,而不是哂然一笑地把第二个故事当作是少年被他们逼出来的杜撰。

少年派回忆起的海难前的人们,除了家属之外,就是那个可恶的厨子和一个华人水手(吃肉汁的随喜佛教徒)。他只能回忆起和他们初次认识的场景,因为在第二个故事里,除了妈妈以外,只有他们在救生艇里实际出现过。

斑马从大船一跃而下时,华人水手用汉语大喊道:“斑马!”他喊的是他在第一个故事里的身份——斑马代表他。法国厨子当时在救生艇的另一侧,催着把小船放下去。船被斑马砸落到海里之后,就时时能听到鬣狗那嘿嘿呵呵的短促叫声了,第一次看电影时没留意到,第二次再看,听得就十分真切。不得不说,那个厨子之粗鄙可憎,除了鬣狗,好像也确实没有其它动物可以表达。

关于老虎的Richard Parker这个名字:爱伦·坡在1838年发表的小说里,写过一个海难后的同类相食,被吃者叫这个名。四十六年后,1884年,有一次真正的海难,真正的同类相食,被吃者也叫这个名字,并由此确立了英国法律上的一个成例——“必需”并非“可以”之辩护词,即使为了幸存,也不能杀人以自活。曾经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的水手,参与夺船叛乱并被绞死。也曾经有一次沉船海难,二十一位遇难者中,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虽然这次他没有被吃掉。一个很古怪的表达是:Richard Parker参与了多起沉船甚至同类残杀事件。Life of Pi的原著作家Yann Martel自己说:这个名字一定意味着什么。他把老虎的名字取作Richard Parker,并非电影里所说的那么轻松有趣,而是隐喻着海难后的自相残杀互食,只是这次,Richard Parker扳回一局,成了最终的幸存者。

少年去教堂里偷喝圣水,神父声音宏亮地说:You must be thirsty. 字面意思是:你一定口渴了。背后的意思是:你一定就是Thirsty吧。在和猎人的名字调换之前,老虎的名字本来是Thirsty。

鱼在印度教里,是世界维护者毗湿奴的第一化身,从洪水中救出了人类的始祖摩奴。当少年捕到鱼并“第一次”杀生时,他泪流满面地跪谢毗湿奴,祈祷恕罪。(第二次观影时留意了一下,确实有观众笑场,为什么呢?)在一个天海莫辨的星夜,少年通过老虎的视线去看海,他看到了海洋众生的种种生和杀,最后群鱼幻变出他母亲的面容,隐喻了他的母亲“在群鱼的身体里”——第二个故事的内容。母亲眉头的吉祥痣进而幻变出一个世界,犹如他童年回忆中的毗湿奴一样。以鱼组成的、或者说和毗湿奴融合为一的母亲形象,是疗伤之圣药。对母亲的回忆,以及“母亲和毗湿奴融为一体”的冥想,抚平了少年的伤痛,他的老虎在这一夜的冥想中到达了宁静的世界。
猛击阅读全文

简单些

见一件事就处理一件事。见好事当好事办,见坏事当坏事办,尽到自己的心,不猜人和事背后的含义,对人对己都少些烦恼。自己的心事已经够多,不用再加了。

对别人笑一笑,自我就开始作祟,期盼别人回个笑脸,有这个希望在先,就有了看不到回应时的猜忌。这说明没把自己的笑布施出去。我们送给乞丐一条裤子,一盒饭食,是因为他们饥寒,而不是因为他们会说谢谢。如果对布施尚求回报,就更难做到三轮体空的布施。

惠及千里的一嘴巴

原微博被真心关怀我的渣浪管理员加密——

钻被窝时忽然想:假如平西王不抽汪泣浑一嘴巴,汪泣浑就不会跑进西牛贺洲客馆。汪泣浑不跑的话,就不会把福晋和王爷的事儿供出来。不供出来的话,削藩就不太容易。平西王不削藩,立嫡的事儿就没法确定。立嫡的事儿定不下来,议政王大臣们就不知道何时开会。开会的日子定不了,惜薪司就不会提前备炭。

感恩这惠及京畿黎庶的一嘴巴。

慎加观察,慎加取舍

警告:写这篇博文的发心是护戒,而有些戒律是很复杂微细的。请淡然阅读这篇文章。请不要轻易赞同我的话语。请不要轻易拿一些负面信息和自己的上师对照。请不要轻易生起“我当初怎么没好好看”的悔意。如果生起了这些念头,请立即猛烈忏悔。如果不能做到,请立即关闭此页。

以下是正文。

说一个关于希阿荣博堪布的事。堪布听说过一些弟子传言,称他活佛、法王、或说他是黄财神,每次大众集会时都在法座上明确澄清:“法王”不能随意用,连法王如意宝最初也只是被称为“色达的堪布”。“活佛”作为对乘愿再来的转世者的称呼,需要诸大德集体认证。“黄财神”连法王如意宝都没说过,不知道谁有资格封他做财神。希阿荣博堪布每次都郑重重申:他只接受法王如意宝所授学位的称呼——堪布,如果弟子心里实在尊敬他,可以称他“大堪布”。

后来读堪布的《寂静之道》一书,里头谈得更详细些,也说了堪布对这个“黄财神”来历的猜想:大概是他在法王如意宝座下管过一阵子帐,一些居士弟子就封堪布做了黄财神。

虽然堪布三番五次地教诲弟子们严守妄语戒,少数一些弟子还是到处乱说,充当高级黑的角色。对此,大堪布的态度十分、十分一贯明确。因为堪布树立了这个十分、十分一贯明确的标杆,我们可以确信高级黑们确在违反上师教言,真的是高级黑,而不需要怀疑是堪布默许纵容。一位意欲皈依的弟子见到堪布时,说自己见到过观音菩萨。堪布当场大笑,拍自己的腿,问旁边别的弟子:你见过观音菩萨没有?被问的弟子老老实实地说:没有。堪布说:我也没有!头一位弟子脑筋转得挺快,说:您就是观音菩萨啊!——又封了堪布做观音菩萨。堪布听到这个,只是大笑,挺无奈的。那次授皈依前,堪布先详示了酒、妄语、杀生等戒律。有这样的导师,真的很让人放心。感谢堪布,不给我任何观察怀疑他的机会。

关于妄语,希阿荣博堪布定义:超越自己极限的。没见过天堂,说自己去过天堂。没下过地狱,说自己进过地狱。瓦西扎噶学院曲吉尼玛活佛定义:不但你没看到的说看到了是妄语,就算你以为自己看到了,可说出来别人没法信,还会让人嘲笑你、嘲笑佛菩萨的,也是妄语。

宗萨仁波切开示:很多人喜欢谈:我有一种特别的感受,额头这里开始痒起来了,是不是第三只眼要长出来了?或者其它类似的感受。拜托,不要谈这些,谈这些是很羞耻的,不高雅。希阿荣博堪布开示:就算我会飞,你们也不要因为这个而向我顶礼、跪拜,会飞的不止我一个,扎西持林上空很多鸟也都会飞。

索达吉堪布在《旅途脚印》里写:

神 通

很多对佛教真谛尚不了解的所谓修行人,非常执着天眼、天耳、天上飞行,或者开中脉、见幻象等神通。经常听见有人讲某人又开天眼了,某人又见到观音菩萨了等等消息。
所以,不少的人为追求这些特异功能而学佛。这样不但达不到学佛的真正目的,反而很可能会走火入魔。
神通是修行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奇妙成就。若执着于此,只会对修行造成障碍。
如果仅仅是追求神通,世间的许多特异功能、杂技、魔术都能显示许多常人难以置信的现象。随着科学日益发达,上天入地早已不是神话。所谓的神通除了盗名欺世,又有何用呢?
佛教对神通也并不持赞赏态度,佛经云:“魔鬼、非人也具足神变。
乔美仁波切说:“守持清净戒律才是最大的神通。
从前,种敦巴格西与四位瑜伽士前往热振。一天,已到骄阳当头,应当食用午餐的时候,他们的食物却一无所剩。一行人饥饿难耐,正商量如何应对之际。衮巴瓦却胸有成竹地说:“我将会吃到那个从山嘴往上攀登的人所带来的食物。”当他示现神通的话音刚落,一位施主便携带着丰盛的斋食即时而至。他们终于得以饱餐一顿。种敦巴格西向来喜欢隐藏功德,所以对衮巴瓦显示神通的行为极为不快,声色俱厉地训斥道:“衮巴瓦,你不要妄自尊大!”
噶当派的大德们从来就是这样以隐藏功德为荣,他们有一种说法:“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现在世间的人却没有神通也到处炫耀自己的鬼通、魔通。他们不知,若身处五彩缤纷的世间,却不为外境所转,恒持正见,增上出离心、菩提心才是最大的神通

我见过一位“上师”,他的弟子逢人就说他是莲师转世,让听众们未见功德,先见大帽一顶,未见过他像大堪布那样制止此类话语。一开始怀着清净观,认为是弟子们不争气,以“此乃慈悲看护精神病人的医生”的假设,谨慎观察了一阵。后来此“上师”亲自向我宣说他大雨天走路不沾泥、及在参加放生时,在泥水里向慈诚罗珠堪布跪拜后、膝盖不沾泥的事情。这就把那个清净观的假设否定了,我以五明诸大德的教言为准绳,决定远离。

因为具有谨慎观察,并未依止此人,在护戒的发心摄持下,我说这件事可能是安全的,并且,或许可以利益到尚未做出轻率决定的未来佛子。但对于已经依止的、见到过类似现象的人来说,这段话如果使自己联想到自己的导师,并造成了小后悔的心情,请千万谨慎处理这个心情,首先就要立即忏悔。尤其是已经从彼处得戒得法的,更加不能用言语赞同我说的。

如果当初的轻率确已无法追回,又抑制不住这些有害的观察,远离上师不是不行——悉达多如果不大勇决断,如果他不远离婆罗门苦行师,也成就不了佛陀释迦牟尼——但远离指的是身的远离,作意依然要清净观。即使决定远离,也要这样立念:“这位上师本身没问题,只是我自己显现不清净(衣服很好看很匀称,是我自己长得太胖了穿不下),但如果这种师徒关系延续下去,自己恐怕会触犯更多更严厉的戒律。”在这个前提下,远离自己无法对之生起信心的上师,技术上可以做到。

慈诚罗珠堪布在讲解《十四条根本戒》时感叹:

现在有很多缺乏智慧的人,一听说哪里有灌顶,就蜂拥而往。根本不去了解赐授灌顶上师的背景和人品,等到灌顶之后,很快发现上师的种种毛病,就不计后果地进行毁谤。该观察的时候如盲似聋,不该观察的时候却睁大双眼,吹毛求疵,就是颠倒的行为。这些都是缺乏常识、缺乏教育的缘故。

对于依止前的观察,要留意什么,历代大德已经说了不知多少。在高速快餐时代,可能还可以使用一些高速快餐式的方法。

如果一个导师自己看起来怪兮兮,他的弟子们却个个看起来很正常,这个导师可能其实真不错。如果一个导师自己看起来很正常,他的弟子们却个个看起来怪兮兮,这个导师可能十分不靠谱。

在网上搜搜名字,真正的大德,往往誉满天下,也夹杂着一些诽谤,来自执着传承派系的不争气的居士们。而如果搜到的信息本身就不多,还居然都是负面的,就得小心了。

真正大德的传记都明确写明了他的法脉传承,源流自谁,一清二楚并且一贯统一,不管从谁叙说,都是一样的。而讲不清楚自己的法脉传承的,必须十分审慎。

窝在家里抄《心经》

十一最大的乐趣,就是大家都在堵车、或用血肉筑长城,而我在家里,研好朋友送的金粉,铺开朋友送的蓝宣纸,抄几幅《心经》。《心经》讲的是大空性,用蓝色很适宜。我还考虑用银色粉来书写,可能会更贴切,从审美上也看,也独特一些。

现在头疼的就是打格子,每个字占1.5x2cm2的格子,要先拿细铅笔轻轻地描一个26×37.5cm2的大框架,然后1.5、3、4.5、6地做标记,我的尺子只有30cm,每次都得在蓝宣上比划半天。我准备裁一张26×37.5的纸做模板,把四周的分隔点都标好,到时候啪地往蓝宣上一盖,就可以直接打点画线了。

抓痒偶得

人能够很熟练地躲避疼痛,而对付痒,却常常越抓越痒。

人都愿意远离明显纯然的痛苦,却喜欢自寻烦恼。

节日见闻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到来了。小时候,每年写一年一度的《国庆见闻》,我们都是这样开篇的。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可老师是百看不厌。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们还写不写这篇文章,是否还是假话连篇。

今年的国庆长假还捆绑了中秋节,再加上头尾两个周末,一下子可以休息八天!这真是赚大了!穷人乍富,挺腰凸肚,大家就一掷千金地、把这多出来的一天假在高速停车场上花掉了。

每每看到网上照片里各景点满坑满谷的景象,再回头瞧瞧自家阳台上慵懒地晒太阳的猫咪,对智力的自豪感顺着自己的DNA双螺旋扶梯悄然地爬上来。喜欢享受寂寞的人,真是太幸福了。

华山上困了几万人,说是游客一生气,把公共设施砸了,吓得公共交通和缆车全停。国人办事,喜欢破釜沉舟,自绝退路,也不限于华山一处。

再来看京津塘车祸的后续处理:

北京安抚京津塘车祸伤者安排吃烤鸭 】 为安抚京津塘高速车祸受伤游客,北京安排他们参观故宫和鸟巢,晚餐全聚德烤鸭。1日上午9时左右,德国旅游团在京津塘高速天津武清泗村店附近发生车祸导致车辆起火,19名德国籍游客,1名导游,1名司机。6人死亡,14人受伤。

我总觉得,给从大火里逃出来的人吃烤鸭,有讥讽人家的味道。不知道这个“安抚”是善意还是恶意,只觉得很生硬很拙劣。

垃圾满地的高速路和景点是可以预料的,对此,刚刚有一丝“难道他们不”的疑问,立刻就被无缝对接的“当然他们不”回答了。

说说自己:偶到朋友家小聚,被泰迪狗狗“刀刀”蹭了一天。回到家来,猫咪们的脸上写满了鄙夷的愤怒:你跟外头的流浪猫厮混倒也罢了,现在越发不长进,连狗你也玩!

红果果的职场潜规则

一些红果果的职场潜规则:

〇、老板也是员工。
一、不要把老板当私人朋友。
二、可以不慎听到了老板的电话内容,却不要不慎让老板知道。
三、员工的福利分配和发展机会,和老板对他/她的抱歉程度成正比。
四、反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会失去获得更多培训的机会。
五、要么找活干,要么被活催。
六、把活推给同事,就是把年终奖金和升职机会推给同事。
七、拿员工手册和老板对决前,先做好未来一年内被手册密切监督的准备。对于老板,也是一样。
八、不要和老板开展团队合作,不要在团队里独立工作。
九、在老板面前找文件,不要尝试超过两次。不要让老板替你找文件。
十、不要轻易和老板的老板单线书面联系。
十一、说自己的情况就可以了,不要拿同事做比较。
十二、老板有时能够左右员工的下一份工作。
十三、世界无常,老板和员工的位置可能调换。
十四、虽然工资可以提前发,公司对员工的绩效永远是后付费的。

向提前倒下的西宫先生致敬

上海闵行楼倒倒

最近,刚刚被任命为驻华大使的西宫先生倒下了。起先,我以为他在逃避责任,后来知道他的病是真的,十分震惊。震惊之余,我甚至有一丝感恩的心情。

不知怎的,我想起了2009年在上海闵行直挺挺地倒下去的那座在建居民楼。它和西宫先生有两点很相似:一、提前倒下了。二、一旦入住(驻)后再倒下,会造成更加骇人听闻的损失。

万一西宫先生入驻后才殉职,对咱们的外务内政都会造成极大困扰。外务那是不言自明的。内政上,就算东瀛相信了咱们化验官的报告,咱们自己信不信还不好说呐。

菩萨宁可舍身,也不伤害众生。 向提前倒下的西宫先生致敬。

国耻日

抄检大观园

看看,今天会不会成为真正的国耻日。

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抄检大观园,外头往里丢个帕子,园子里就鸡飞狗跳了。不过话说过来,要不是王夫人,谁也想不起来抄,顶多是傻大姐拿着“两个妖精打架”,满园子乱跑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