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literature ’ 分类归档

LIFE OF PI 影评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必定会降低初次观看电影的乐趣,请谨慎阅读。

为了不让读者的余光看到剧透的内容,我先评论评论技术层面的亮点。摄影师跟焦的水平真是很高,一家人饭桌上的对话和舞蹈课的情节,都用了大光圈浅景深,焦点在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至于出海之后的镜头,由于以特效为主,就不再特别夸奖了。

电影中无疑是用到了大量特效,海上漂流时种种奇幻的光影,和各种动物在船上的搏斗,等等都是。但李安没有滥用特效,所有的特效都是紧紧围着情节运行,没有一丝冗余。

下面开始评论电影情节,再次请读者谨慎阅读。

起初,被朋友拽进电影院时,我并不知道要看的是什么片子,只知道是李安导演的。所以,当发现放映厅是IMAX厅时,我还挺诧异的:李安的片子,恐怕只有最早期的《卧虎藏龙》适合用IMAX来表现,而后来他开始走人伦路线了,《断背山》啊《色·戒》啊什么的,这种细腻的片儿,按说根本用不着IMAX。直到那艘客轮航行在暴风雨和惊涛骇浪中、发出隆隆的吼声时,我开始想,哦,怪不得,恐怕后面一路都是IMAX的大场面了。果然,底下的一个多小时都是绚烂的视觉冲击,一直到漂流到墨西哥沙滩上的派(PI)被人发现抬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我当时就想,这么个风光、特效、动作片,对于李安来说,有点倒回到《卧虎藏龙》的感觉,成《英雄》之类的旅游宣传片了。接着,一个空虚苍白的长镜头,病床上的少年派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地,向两个来调查沉船细节的日本人,讲述了“他临时编出来的”、没有动物、没有神秘浮岛、却同样充满细节的漂流故事。听起初几句,我还笑着想,这孩子为了应付这两个不信奇迹的家伙,太会随机应变了,但慢慢地听下去,脊梁骨后面的冷汗就一丝丝渗了出来。再细细地去回忆第一个版本,更加觉得,这五分钟的长镜头里蕴含的信息,不亚于那一个小时的全部内容。

在第一个故事中,海难后的救生艇里,动物的出场和伤亡顺序是这样的:斑马是直接跳到救生艇上、并摔断了腿的;老虎在暴风雨时就爬上了小艇,风平浪静后却一直没露面,让人简直怀疑它在狂风巨浪中又翻回海里去了;猩猩乘坐着一堆香蕉和菠萝漂流而来,派亲自拉它上的小艇;鬣狗不知何时上的船,风雨过后从帆布下钻了出来。鬣狗首先攻击了斑马,从腿上生咬下来一大块皮肉,直到把斑马啃咬致死为止。当时的猩猩一直在拍打船舷惊叫,直到鬣狗转而攻击少年时,猩猩才出手一记重拳把鬣狗敲晕。鬣狗醒来后,简直是报复性地一口咬死了猩猩。这时,一声震天的怒吼(现场很多观众都吓了一跳,高喊“妈呀”),老虎从白帆布下一跃而出,把鬣狗毙于爪牙之下。

按说,如果老虎和鬣狗起初亲密无间地在挤在帆布底下,就轮不到鬣狗活着出场了。即使它惊觉身边是个老虎,急匆匆地跑出来,也只会缩在船舱另一角,噤声不语,绝不会嚣张地啃一口斑马,咬一口猩猩,扑一扑少年,还跟个世界之王似的,呵哈吼嘿地发出种种怪叫。如果没有故事的第二个版本,这段情节就会成为观众攻击的硬伤。而在第二个版本的人物代入后,这个情节就立刻合理了。厨子活杀水手时,妈妈只会恐惧尖叫。而厨子盯上少年时,妈妈必然会拼命。厨子对妈妈下手后,少年才会释放出心中埋藏的猛虎,怒吼一声,奋然杀死厨子。

海难的时候,乘客一个也没跑出来,反倒是住在船的最底舱、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们突破种种难关,爬上来四个。少年阅读的海上救生指南里,竟然含有指导“如何和大型食肉动物同船”的章节,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种种“漏洞”,是为了让你去怀疑它。逼着少年讲第二版故事的日本人强硬地说:香蕉漂不起来。日本人在此电影里,是纯理性的符号。他们的作用,就是提醒观众“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是有漏洞的,至少有一个!你们接着去想其它的!”以此作用,让人们认真审视奇幻版故事的疑点,考虑血腥版本的合理性,而不是哂然一笑地把第二个故事当作是少年被他们逼出来的杜撰。

少年派回忆起的海难前的人们,除了家属之外,就是那个可恶的厨子和一个华人水手(吃肉汁的随喜佛教徒)。他只能回忆起和他们初次认识的场景,因为在第二个故事里,除了妈妈以外,只有他们在救生艇里实际出现过。

斑马从大船一跃而下时,华人水手用汉语大喊道:“斑马!”他喊的是他在第一个故事里的身份——斑马代表他。法国厨子当时在救生艇的另一侧,催着把小船放下去。船被斑马砸落到海里之后,就时时能听到鬣狗那嘿嘿呵呵的短促叫声了,第一次看电影时没留意到,第二次再看,听得就十分真切。不得不说,那个厨子之粗鄙可憎,除了鬣狗,好像也确实没有其它动物可以表达。

关于老虎的Richard Parker这个名字:爱伦·坡在1838年发表的小说里,写过一个海难后的同类相食,被吃者叫这个名。四十六年后,1884年,有一次真正的海难,真正的同类相食,被吃者也叫这个名字,并由此确立了英国法律上的一个成例——“必需”并非“可以”之辩护词,即使为了幸存,也不能杀人以自活。曾经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的水手,参与夺船叛乱并被绞死。也曾经有一次沉船海难,二十一位遇难者中,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虽然这次他没有被吃掉。一个很古怪的表达是:Richard Parker参与了多起沉船甚至同类残杀事件。Life of Pi的原著作家Yann Martel自己说:这个名字一定意味着什么。他把老虎的名字取作Richard Parker,并非电影里所说的那么轻松有趣,而是隐喻着海难后的自相残杀互食,只是这次,Richard Parker扳回一局,成了最终的幸存者。

少年去教堂里偷喝圣水,神父声音宏亮地说:You must be thirsty. 字面意思是:你一定口渴了。背后的意思是:你一定就是Thirsty吧。在和猎人的名字调换之前,老虎的名字本来是Thirsty。

鱼在印度教里,是世界维护者毗湿奴的第一化身,从洪水中救出了人类的始祖摩奴。当少年捕到鱼并“第一次”杀生时,他泪流满面地跪谢毗湿奴,祈祷恕罪。(第二次观影时留意了一下,确实有观众笑场,为什么呢?)在一个天海莫辨的星夜,少年通过老虎的视线去看海,他看到了海洋众生的种种生和杀,最后群鱼幻变出他母亲的面容,隐喻了他的母亲“在群鱼的身体里”——第二个故事的内容。母亲眉头的吉祥痣进而幻变出一个世界,犹如他童年回忆中的毗湿奴一样。以鱼组成的、或者说和毗湿奴融合为一的母亲形象,是疗伤之圣药。对母亲的回忆,以及“母亲和毗湿奴融为一体”的冥想,抚平了少年的伤痛,他的老虎在这一夜的冥想中到达了宁静的世界。
猛击阅读全文

七夕,随手写两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寂静之道》

寂静之道

寂静之道

从淘宝上订的《寂静之道》书到了。

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四法印和四圣谛,树立“正见”,即在终极目标的地方,为读者立一个标杆,以免走迷了路。第二部分介绍的,是为了达到上半部所介绍的终极目标,可以采取的路径。用行话来说,上半部是闻思,下半部是修行。用《论语》的话说,上半部是思,下半部是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的内容结构很新颖,有点像微博,有点像《吉檀迦利》,每段五、六行话,讲一个单独的道理,而整个连下来看,又是贯通一气的。堪布的文字般若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我打算在两天内看完这本书,用几年去读懂它,用一辈子去印证它。

《寂静之道》

淘宝上订购了七本《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仁波切的作品。堪布仁波切的书的风格十分平实,从不讲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也不讲神神道道的东西,是我学习的榜样。

和老板聊天,她对我的精神状态很是担心,觉得我和刚来公司的时候那种快快乐乐的状态很不相同。她担心信仰“这玩意儿”控制我的身心,让我走火入魔。其实我一直有信仰“这玩意儿”,也是它成就了我初来公司时的快快乐乐的状态。不过那个状态只是前进路上的一步。

不是说,我追求的是不快乐,而是说,那个快乐本身是无常的,不值得拥有也无法恒常拥有。她看到的是工作上的状态,在生活里,我还是快快乐乐的,虽然这个快乐本身并不究竟,但我不打算改变。当它和工作冲突时,我会放弃工作。当它和精神上的寂静冲突时(这样的冲突,从理论上说是自我矛盾的,因此是无可能的),我会把它也放弃掉。

题摄会观察所摄花蚁

花与蚁

忆昔欢与侬,醪海共濯缨。今夕欢不至,独沐此薰风。

@摄会观察:原创图片,这朵花看着大其实不大(3-4cm),这个蚂蚁看着不小其实很小(小米粒);这朵花在人们眼睛里司空见惯不算什么,但在小小蚂蚁眼睛里却像一座高山;人们用眼睛欣赏花,小蚂蚁却用自己的脚来丈量……

题摄会观察所摄励志麻雀

起飞时踹翻桌子的麻雀

起飞时踹翻桌子的麻雀

其一:遥见落鸟翩翩,仿佛汉宫飞燕。咕咚踹彼桌翻,羽衣竟覆玉环。

其二:神州城管寝不安,拆迁瞎话编得难。见此片片猛拍案:“下次就说鸟踹翻。”

其三: 昔有陈胜王,谓我无远志。幸得此案倾,明我扶摇意。

@摄会观察: 拍于西宁马步芳公馆。波音747的最大起飞重量/412.769吨;空客A380的最大起飞重量/560吨;有谁知道这只麻雀的最大起飞重量是多少?偶算不出来,只看他起飞的时候把桌子踹翻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语文释义


顶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之所以说“语文释义”,是因为作者不懂佛学,理所当然地不能作佛学释义,所以只能从语言文字方面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作些解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译本很多的一部重要的佛学经典。目前在中国,以玄奘的译本(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最为流行。其最盛行之原因,恐怕是掐头去尾,至无可删减,仅仅260字的经文,妇孺皆能背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先说此经文的名字,是这样句读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里,八戒带着唐僧(玄奘)去见了乌巢禅师,乌巢禅师传给了唐僧《多心经》一部,正文就是这个。这里吴承恩句读错了,把“多”和“心”连在了一起。另外,乌巢禅师诵读的版本正是玄奘多年后的译作,挺有趣的穿越。回到正题上来:“般若”是梵文Prajna的音译,即智慧,还不是世俗的智慧,而是佛陀证悟的智慧,历代译师对此词只译音不译意。“波罗蜜多”是梵文“Paramita”的音译,意即“方法,道路”。佛法有“六度”或“六波罗蜜多”,意即“六种从苦恼到涅槃的道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六种波罗蜜多的最后一种。“心经”的意思是说,这篇经文是全部般若的精义,犹如心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它的佛经,第一句往往是“如是我闻”,即阿难尊者在佛经结集时,背诵佛陀演讲正文前,所说的“我是这么听说的”。玄奘版《心经》却没有这一句。其实,其它的版本是有这句的,不但有这句,还仔细地交代了说法的缘起。当时佛陀是在灵鹫山中,有大比丘和诸大菩萨陪同。当时,世尊入甚深三摩地(入定),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也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在修习中,观自在菩萨观到了五蕴都是空性,依此修习,可以去除一切烦恼。这时,佛陀的弟子之一、舍利弗长老从座位中站起来,向观自在菩萨请教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菩萨回答了他,而回答的内容就是《心经》。

这里要注意的是,《心经》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而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而全本经文的最末,世尊出定时,对菩萨所说内容作了首肯,确定全部符合佛法精义,就相当于给此经签字背书,与佛陀所说并无分别。

玄奘版的《心经》,省略了观自在菩萨说法的缘起,直接从菩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效果开始叙述,就是这里看到的三句话。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即长老舍利弗。“子”是“尊者、仁者、先生”的意思,就是说,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弗长老说话时,先称呼他:“舍利弗先生啊,是这样的……”很多人虽然会背诵《心经》,却不一定知道“舍利子”的意思,以为是佛陀入灭后,火化所得的舍利子,但这个理解是错的……

接下来的四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恐怕是被世人传诵更广、也是曲解更严重的。很多人一听到这四句话,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大和尚,怀抱美女一名,喝酒吃肉,声色犬马。很多人自己如此作为时,亦拿这四句话解嘲。不过,这四句话真的不是为了把声色犬马合法化用的。这里的“色”不是“情色”的“色”,而是“五蕴”之一,“色受想行识”的“色”,换个易懂的说法,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世界,囊括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物质,统称为“色”。佛学不认为物质是独立存在的,而认为它是阿赖耶识所营造的幻象,深究它的本性,则会终于空无。所以说“色”蕴的本体和空并无不同,空和色并无不同,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空和色是同一回事。

至于如何才能领悟到色和空是一回事,则是修行的具体方法的问题,这个小博文没办法说,再说作者也没有什么证悟,想说也无从说起。《心经》不谈方法,只说最终目标。目标确立了,方法可以和目标相印证。行路的旅人,远远地看到一座山。走到山的道路可能有很多,但前提是他要知道山是他的目的地,并时时抬头看一看,确保他没走错路。《心经》就是这样,时时可以校准人的修行。

据说佛陀对阿难说,你博闻强记,将要通过你的记忆把佛法流传于世。假如你把我宣说过的八万四千法门忘得一干二净,我也不会怪你。但如果你把《心经》忘记了,我会责备你的。你把《心经》忘了,我也不会怪你。但倘若你把这四句话忘记了,我会责备你的。《心经》是一切般若之心,而“色不异空”这四句话,是“心经”之心。

还有个有意思的故事,说一个人无恶不作,偶尔听到这四句话,甚为不解,逢人就拿这四句话请教是什么意思。死后,因生前作恶多端,在森罗殿排队候审,队伍挺长,他闲极无聊,就拿这四句话请教队伍里的人。这四句话,他问了一辈子的,精气凝聚,舌尖刚刚读出,阎罗殿砖瓦齐下,摇摇欲坠,地狱几被摧毁。阎罗大惊失色,忙忙让他提前转生人间一次,忘掉这四句话再来受报。这是个笑话,但也强调了这四句话在《心经》里的份量。
猛击阅读全文

默写豪放诗

@汉唐网:“请背诵并默写一篇诗词歌赋,内容要求豪放大气,字数不限,家长或基友签字。”

赋得刀具实名制

十字坡前树影横,风细遥闻怅怨声。郎问二娘何所叹?从今剁馅须实名。

菜刀

题《峨眉山流氓猴》

@摄会观察所摄峨眉山流氓猴: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狙。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狨。
山有梓楸,隰有蜉蝣。不见杵臼,乃见淫猴。

峨眉山流氓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