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museum ’ 分类归档

霸·迷失千年的古国

铜甗

带有“霸”铭文的铜甗内壁

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在地下一层临展展厅展出《霸·迷失千年的古国》(2015.07.07 – 2015.10.07),展品丰富,展线有次序有逻辑,墙上图文说明信息量巨大。

2007年,因为一起盗墓事件,在山西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发现了一座西周墓葬。考古人员从这座墓葬中发掘出大量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大量的礼器、玉饰、乐器、兵器、车马器暗示着墓主显赫的地位,青铜器铭文中反复出现一个字:“霸”。考古学家们猜想,这是一个实有封地、却被历史忽略遗忘的诸侯国。

不说废话,火速上图:

前面说过,这个特展的信息量巨大,挑几块展板感受一下。注意第六块还有个观众互动内容,从互动区的投票来看,参加互动的观众还真不少。
猛击阅读全文

耳杯

战国·曾·漆耳杯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最近帮老友翻译博物馆的图录,很多器物找不到通用的译法,只好翻过去扫荡大博物馆的照片。

一边翻照片,一边补全过去常常忽略、却以为自己知道的小知识。

耳杯,国博的译法是Winged(翼杯),而非Eared。乍一看奇特,细想很正确。耳杯最初的名字是“羽觞”,两个“耳朵”实为翅膀。

当然,熟悉现代器物的人们也会说这不明摆着的嘛,护翼什么的……

人与神的分离

《创造亚当》局部

《创造亚当》局部

翻老照片看到这个,想起十多年前混迹四海纵谈的时候看到的一个观点,印象深刻,记忆至今,分享一下:

这两只手,既可以理解为人与神的结合,也可以理解为人与神的分离。

2005年6月2日摄于梵蒂冈西斯廷小堂。是的是的,那里不许拍照,但我素质和身边的欧美游客一样低,当时也不知道圣母闾丘露薇。

鹿

金沙鹿苑

金沙遗址博物馆有个鹿苑。据说这块地皮在古代曾经生活着包括鹿、野猪、象的多种动物,养鹿算是发思古之幽情。

今天我第一次去,正好赶上了不常见的一件事。一头母鹿正在生产,据说早上六点已经破水了,但胎位不好,三个兽医忙到下午五点,还是没生出来。我担心母子可能都保不住……

拍到题图里的这张照片,母鹿的眼神让我想起了《佛说鹿母经》里的一段偈子。母鹿乞求猎人放她回去安排一下后事,她回到小鹿身边,悲叹道:

一切恩爱会,皆由因缘合。
合会有别离,无常难得久。
今我为尔母,恒恐不自保。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金庸在《飞狐外传》里,又天衣无缝地接上了《佛说妙色王因缘经》的一段偈颂,令人潸然: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金沙遗址博物馆

诸神天降!——金沙青铜立人

诸神天降!——金沙青铜立人

玉叶金枝

ming-maids

回头填坑,开头先乐一乐。

题图这俩人儿,越看越像排队参加民间寻宝类节目的群众啊。

那下面这俩,一个是主持人一个是专家吧。

 
《玉叶金枝——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江西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关于这个展览的内容,我实在太懒,直接摘抄金沙博物馆的展讯说明

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为了江山永固,他实行封藩制度,将皇子皇孙分封各地,此后相沿成规。其中,分封在江西境内的藩王有三大系:南昌地区的宁王系、鄱阳地区的淮王系以及建昌地区的益王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考古工作成绩显著,宁藩王与益藩王系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有华丽的金器、蕴润的玉器、生动的陶俑、精美的服饰等,品类多样,工艺高超。衣衫袍服印证了明代服饰制度的等级森严;仪仗陶俑映衬了藩王生前的权贵显赫;礼仪用玉体现了明代的用玉体系,佩玉饰玉则是人们生活情趣的反映;各式妆佩首饰、金镶玉器,流光溢彩,充分展示了明代皇室生活的奢侈华贵。其中玉器最富特色,其造型、纹样以及雕刻技艺都代表了明代琢玉工艺发展的高峰。这批明藩王及其家族成员所配用的物件,不仅是他们真实生活缩影的写照,具有极高的观赏与研究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

白玉凤首金簪 1979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京山明墓出土

白玉凤首金簪
1979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京山明墓出土

 

三联楼阁金簪(复制品) 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1590)益庄王夫妇墓万妃棺内出土

三联楼阁金簪(复制品)
19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1590)益庄王夫妇墓万妃棺内出土

国宝帮

所谓“元钧”

所谓“元钧”
来源@中国文物研究高飞

通过冀宝斋博物馆一事,我知道原来还有一个“国宝帮”,信奉“真正的国宝在民间,考古专业人士没见过的未必假”,由此神推理“民间收藏一定真”的结论,并断言:凡说他们藏品假的,都是伪专家。

然后,俺在微博上亲眼目睹了一朵国宝帮的奇葩,如果读者没耐心逐条看他的微博,可以通过右图感受一下,此图来自这么一条微博(若已删除很正常,因为最近常常有人踩),展示了三摞“元钧”十件套。为何说是“元钧”呢?微博里有评论对答:

@KuangchaoDai_Danmark:既然你在深圳。拿去香港检测啊。全世界现在暂时只承认英国和香港。。 (2012-12-28 16:17)

@中国文物研究高飞:香港碳14我也拿一个测为元代; (2012-12-28 16:20)

可是,亲,你就这么把元钧摞在瓷砖地板上展示?你不心疼它们的釉面?不怕折断底足?不怕一脚踢翻?你内心深处是不是知道货源充足、打个电话就能再订一套?再说这整整齐齐十件套是怎么回事?能还原出怎么样的生活场景?十个笔洗齐刷刷摆在案头,大号的涮排笔、小号的涮勾线笔?你有没有考虑过砚台的感受?

再看此人的微博ID,给自己定位也挺纠结的,有四个ID只用了一天就作废了(我是该有多闲):

2012.05.29 – 2012.10.31:文物鉴赏家2012
2012.11.08:文物鉴赏家
2012.12.03 – 2013.05.19:资深文物收藏鉴赏家
2013.05.28:文物研究三十六载苦辣酸甜老兵
2013.06.19:文物研究与收藏
2013.06.20 – 2013.10.15:中国文物研究
2013.10.29:文物研究
2013.11.05 – :中国文物研究高飞

这条“元钧”的博还不是头一个吸引我的,起初我完全是被一摞宋汝笔洗十件套(微博已删)震惊了——你说这宋朝到元朝的生活方式真连贯啊,干啥都是十件套——那套“宋汝”的正文是征聘经销商的,出手越快,提成越高。俺岂有不帮忙之理,把这条微博转发之后,引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笑点,大家一起来竞价,可惜是Dutch Auction,越喊越低,从八十八喊到二十二,还要货主包邮。经过一夜的轮暴,货主终于忍无可忍,把原博删了,次日压低了嗓子在自己主页里大骂

真他娘的扯蛋!混帐!我发图片让你买我东西了?让你粉我了?让你鉴定了?让你评价了?我发图片真与假和小混蛋有关系吗?你们的东西在哪里?别人没有点名让我评论的东西我那么多年评论过了吗?不自量的去你娘的怀中吸奶去吧!

其实与其说是大骂,还不如说是委屈的咕哝,后面这条就更加怨妇(俺把一票人马的微博链接配齐了,俺真是闲透了):

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你不骂人他难受。自已没有东西就会窝里斗!有何意愿?我发图片是与下面等好友分享学习的。@玉言的世界 @长城艺术 @瓷之雅 @瓷器鉴赏 @古玩精品收藏家 @卜事正宗 @孔明与诸葛 @唐和唐珠宝 @太古山房古美术 @马明生中国著名收藏家鉴定家

意思基本上是说,他这批货是给知根知底的朋友们看的,原奔着酱油铺子去的群众忽然改道过来,搅了他的瓦缸批发生意,实在是不懂江湖规矩。好吧,倘若真是如此,微信对他们其实更合适。风和日暖时,大家各自晒晒假货,互相捧捧臭脚,自娱自乐,没人知晓,没人笑话。

以下是我的自娱自乐:

碰到笨人要帮扶。看见笨贼,打脸就行了,不能教他们长本事。 要想办法使国宝帮坚信:织物要挂着秀。瓷器要摞着秀。碳14最适合测无机物如陶瓷、青铜、石刻。年号和庙号要同时出现在落款里才正宗。Thermoluminescence这种伪科学的东西不要让他们听见。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先天不全的假货,晒宝时再用红色字体标注,纯属自毁形象。《笑海千金》有一则:“你若生疮,雪上加霜。”殆与此相类。不过我怎么可能传授给他们修图的本事呢?

关于首都博物馆“铜鎏金四世班禅喇嘛像”损毁的传言辨析

昨天早上,微博上的好友艾特了我一把,让我去看一组对比图。

图中是首博著名的“铜鎏金四世班禅喇嘛像”,一共三幅照片。第一幅是三年前所拍,第二幅是今天所拍,第三幅是两尊像之对比,可以看到,现在展台上的班禅喇嘛像,面部鎏金已经剥落,露出下面的铜色,也有明显的伤痕,好像被圆通快递经手过一样,惨不忍睹。

吓了一跳,差点手抖转发了。但有个名字引起了我的警觉,就是“阿忆”。印象里,他虽贵为媒体人,却没有什么判断力,转发多不靠谱(比如“风化”这个词的用法),所以我又对着照片细细看了一眼。然后我就发现,三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

不 是 同 一 尊 造 像 。

不需要什么神秘的技能,就是简单的“找不同”游戏,稍有耐心的人,都能留意到两尊像的一些不同,无法通过简单的磕碰、剥落形成。我在图中列举了一处——班禅衣服上的细纹条数,相信目光敏锐的读者们能够找到更多。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2010年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2013年

所以,这不是文物保养事故,而是普通的展品休息:一个展品坐在这里很多年了,该回库体检、保养一下。或者是这样一种情况:一件展品借展出去了,原地空着不好看,就从库里找一件题材类似的展品出来顶缺。
猛击阅读全文

与公益和志愿者相关的随想

摩西像前的提示牌,上写: 请勿站在雕像前对团队解说

摩西像前的提示牌,上写:
请勿站在雕像前对团队解说

起初,我注意到有声音说,在公共场合随意坐卧太没规矩。但我素来不喜“规矩”这个词,所以拿出两幅在公共区域坐卧得很美观的照片,以为辩护调和:坐卧本身无错,拥堵才是重点。

后来我看到,讨论中出现了一大波对志愿者明粉暗黑的“支持者”,批评和讨论的声音被淹没在这些为人父母者的滔滔声浪里,我开始同意最初的批评声了:有些规矩、理应是不言自明的公共规矩,确实需要对成人进行再教育。

阅读评论发现:很多人对“志愿者”的理解,就是可以被自己或自己的后代无穷免费榨取利用,而忽略其他公众的权益。有时,这种理解表现为好像是对志愿者的“支持”,还打着孩子的旗号。这种“支持”,实际上是一种占有/使用的心态,心理类似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孩子喜欢的保姆,可不能因为堵着大马路而被警察抓去。但这不是对志愿者和公益事业的正确理解。

一切拿“孩子”做正当性辩护的——“毕竟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孩子爱上音乐/艺术/博物馆”、“孩子没必要为别人让道”——只要在“孩子”前面加个“我的”,庶几吐露心声了。

辨别“宽容”和“爱护”这两个美好的词究竟是真的提倡宽容和爱护,还是用来闭目塞聪的工具,可以看这些词是为谁而用。

真正爱护公益事业的,每天想的是“坏消息”: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好,可以做得更好。面对问题不回避,而是说出来给大家听。不是简单地骂娘就完了(虽然骂娘也是表达),而是拿出方案选项,供大家推敲斟酌。简单地说:我若不喜欢你,你的事关我鸟事。

“你有没有死过老公?” “大嫂,我没有老公的。”

“你有没有死过老公?”
“大嫂,我没有老公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很对。最近看到这句话被偷换成“没有做过被调查对象,就没有发言权。”以此成为拒绝批评的挡箭牌。例句:“没有带过孩子,对带孩子的活动没有发言权。”假如这个命题成立,法官警察就得自己犯点案子,妇产科医生护士也不能是男人或黄花闺女。写到这里,脑海里浮现出一只老母鸡,指着人的鼻子跳脚道:你没做过母鸡不知道做母鸡的辛苦你凭什么说鸡蛋不好吃你说这鸡蛋不好吃那你自己下一个!

更何况现在说的是堵路问题,不是育儿经。娃们有没有堵路,看一眼即知,犯不着亲自生个娃带一带。

“少数服从多数”是需要快速决策的地方——如军队、公司——所使用,在这里,由于整体目标一致,少数人的权益是可以暂时牺牲的。而如果拿这个办法运用于社会或公共场合,则显现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欺凌。极端的例子是纳粹屠杀和种族歧视,中等的是任何城市对外地人的欺侮,小规模的,则是一大群家长和孩子堵着别人的道,而毫无歉意,甚至提出“这么多孩子当然不能为你一两个人让道,哪儿没人您哪儿呆着去”的见解。

人,很显著的特征是社会性。忽视这一点,而发掘、鼓励、默许孩子攫取、占有公共资源的能力,则是在培养孩子的动物性。

有一年,在二十一世纪剧院听《五彩传说》童声合唱团的音乐会。既然是童声合唱,台下观众有很多孩子。歌声响起后,附近的过道上就出现了很大的动静:一个女孩儿伴着歌声开始手舞足蹈,跳到过道上来了,极大地干扰了其他观众的视线。而其母不仅不制止,而且拿起一部相机,开闪光灯,猛拍女儿的舞姿。她当然觉得自家娃是最美的,但其他观众不这么想,很快就收到了邻座的提醒:“对不起,小朋友请坐,这是大家的音乐会。”这位母亲当场不干了,我依稀听到几句:

——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较什么劲?
——要是嫌吵你换别处坐去!

这些秀下限的话,很眼熟,是不是?武汉最近有一出跳广场舞者被泼粪事件,乍一看手段过激,细读则被泼者没法让人同情:“如果实在是嫌吵,可以让孩子换个房间学习,或者自己装个隔音玻璃嘛。”

公益事业在中国,也许需要以顺应中国式家长开头,但已经发展起来的公益群体,倘若不能影响家长,反为其所绑架,最终可能会沦为公害。

在网络上辨别中国式家长的法子……一旦识别,请及时绕行:

  • 头像是自己的孩子,或自己抱着孩子的合影。
  • 昵称是自己的孩子+“妈妈/爸爸/成长日记/幸福生活”的词语结构。
  • 标签包括“育儿经”、“教育”、“成长”。
  • 自家孩子为中心的发言,五花八门,自不必细说。
  • 面对批评的句式是“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切断一切为改进而交流的渠道。

博物馆里坐卧的孩子们

@义务讲解员朋朋说

今天很多小朋友趴地板上,仰着小脑袋边听边看,可能有人会觉不卫生,不礼貌。孩子们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徜徉博物馆,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我喜欢这场景。(大朋友就别学了,大家过了这年纪了)下周末试讲地中海,下下周末考核,期待早日上岗。偶遇@四月公益四姑娘,阳光心情都不错。(图片@溜达着的猫

注意到反对的声音,认为孩子们在公共区域想坐就坐想躺就躺,而不在意其他观众的感受,不是正确的教育。

我的看法:

坐卧、追求舒适,是人的权利。在公共场合,反对的重点不是坐卧本身,而是坐卧位置、姿态、人数不恰当造成的堵路。俺对规矩不太看重,只要不堵路,俺也乐意坐着躺着。下面两图为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内景,这些照片是说:在博物馆可以很和谐地坐卧,并不会降低全民素质。

卢浮宫里坐着的孩子们

卢浮宫里坐着的孩子们

大英博物馆里倚墙而坐的年轻人

大英博物馆里倚墙而坐的年轻人

细看朋朋的那张照片,扎眼的不是娃,而是密密层层围着娃的家长们,实在很违和,要是能把他们赶走,感觉就好多了。

不管站坐卧姿态如何,人数是个根本的头疼问题,有一次参加@撷芳主人在首博的万历展讲解,人太多了,每次往展柜前靠时,都能挡住边上三五个展柜,另外撷芳也必须提高音量,理所当然地引起其他观众的不满。培养生力军、分散客流很重要,也方便孩子更舒服地坐卧。

可以试试进展厅前赶走过剩的家长们:

一、带领孩子和家长去一个安全开阔易寻的集散地,约定如果走失就到这里集合。
二、每个孩子挂一个集散地导引牌,一旦迷路,寻求工作人员的协助去往集散地。
三、家长们志愿报名,留最多三位陪团,责任是看好所有孩子们。
四、让其他家长自己玩去。

上面的照片里,卢浮宫的娃们穿的黄马甲很有用,方便家长找到万一丢失的孩子们,也方便工作人员留意到有孩子无人陪伴。但制作这个需要银子,得让@四月公益帮忙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