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2013年06月23日 ’ 归档

超级月亮

super-moon-20130623

“超级月亮”

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它有时远有时近。当它离地球很近的时候,就显得大,如果恰逢满月,就出现了所谓的“超级月亮”。这个词并非天文术语,只是大家觉得好玩这么叫。

2013年6月23日,月球运行到近地点,恰逢满月,于是出现了一个“超级月亮”,张角达到33’45″,比一般的满月(30’左右)大10%。这倒不是很稀奇的事情,一般来说,月亮的张角在29.5’(当它位于远地点时)和34’(近地点)之间徘徊,近地点赶上满月,大约每1.13年一次

虽然这个满月比一般的满月大10%,月至中天时,由于缺少参照物,人眼很难留意到它有什么不同,所以这里的“超级”是从数据上来说,而非视觉效果上体验。占满半个天空的月亮是绝无可能出现的,最大最圆的月亮,也可以用自己伸到最远的小手指轻易地遮挡。

第一张图是今晚的“超级月亮”,第二张图是2011年12月10日的普通月亮(那一天也不普通,其实有月全食),第三张图是它们的大小对比。前两幅图都标了月球的视张角,由Stellarium天文软件推算而得。

在Photoshop上测得大月亮宽306个像素,小月亮宽275个像素,306/275 = 1.112,和Stellarium推算的张角比例相应:33’45” / 30’18” = 1.114。两次拍摄都是使用Canon 5D Mark II + 小白,把月亮拉到最近。

:如果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轨道是稳定的,那么近地点赶上满月的周期是每年一次。但由于近地点在缓缓地进动,方向和月球公转方向一致(从西向东,或者说,从北极向南极方向看为逆时针),周期8.85年,于是每年这个重逢的日子都要推迟48天左右。

和印度人打交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bangalore-lalbagh-garden

和印度人打过几年交道,也去过两次,大体感觉是:他们比中国人更爱面子,更精于把事情做成“政治正确”,更安贫乐贱,更会文过饰非,更没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在印度,至少在班加罗尔,人们认为“中国制造”是低劣货的代名词,虽然“中国制造”充满了他们的货架。这一点很有趣:欧美的货架上也满眼中国制造,可欧美人觉得质量挺好。这不禁让我怀疑我们的生产商是见人下菜碟,同时迷惑对手,给他们造成中国很落后的虚假印象。

听一听第三方的评论吧。宗萨仁波切(不丹)说:“印度制造”在国际上基本上是低劣货物的代名词,他们做什么都做不好,难得一见的真正的好东西是佛法,而印度人自己又不珍惜。

业务上说do the right thing right. 印度人不在意do the right thing,而更在意最末一个right,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做事一丝不苟,而是说他们会一丝不苟地在意别人怎么看。所以印度人在工作中极重视字据,鸡毛蒜皮的事也要让你用email确认,而他们自己却努力避免留下字据。

当印度人说:“你这个主意挺好,那咱们制定一个流程吧,另外我们需要一些培训。”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你这个主意挺好”可以忽略,“制定流程”可以解为“咱们一起把项目拖黄”,“需要培训”意指“将来的麻烦都是你的”。

如果你看着一群印度人做事出错率很高,出于同情,给他们做一个自动化的查错工具,那么不要指望他们会接受或感激你,因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有了这个工具,监工会更加严厉的。”

如果你看到一群印度人陷入困难,出于同情,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思路,那么一定要当心,他们会立即对外广播,说你对此事知道最多,是解决此事的中坚力量,大家都指着你了。

当中国人和印度人分别被指定做某任务——而他们在电话会议里没听懂要做什么,却习惯性地说了“yes”时,中国人会私下悄悄打听一道开会的人:刚才说的是什么啊?实在打听不出来,就在日后旁敲侧击地搜集线索。印度人则善于立刻组织开会,开大会,把所有参与者全部邀请进来,抛出几个务虚的问题,请大家研究方法制定计划,当大家的开始热烈讨论,并全都被搅糊涂之后,他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