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文物 ’ 标签归档

栖霞寺舍利塔释迦牟尼八相图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须弥座束腰部分所雕释迦牟尼八相图。今天手边的事告一段落,解读一下。

一、入胎。右侧菩萨乘六牙白象翩然而下,左侧宫室里应是净饭王和摩耶夫人。

二、降生。右侧摩耶夫人手攀无忧树,悉达多从胁下出生,有宫人托盘承接。左侧画面悉达多坐于台上,上方九龙吐水沐浴,净饭王和摩耶夫人分立两侧。

三、出游。把生老病死和沙门合到一幅画面里,左侧房屋内,左间是死,右间是病,墙下有孕妇倚坐,树旁立老人,马前立沙门。

有人认为当街分娩不合理,“生”应与“病”对换。但室内画面中只能看到侍奉汤药和拭泪姿态,找不到分娩元素。而孕妇倚墙而坐足以表达临盆之意,无需明确刻画分娩场面。

四、逾城。马前是车匿,左下方分别是落发(右)和贸衣(左),左上方是苦行。

五、受糜。右侧避雷针遮挡处是沐浴,树神援手助悉达多上岸。左上方是“乳糜涌沸,出高七仞”的异象,左下方是牧女供养。

六、说法。二商主奉麨蜜,四天王奉石钵。

七、降魔。魔军的攻击,近身化为莲花。空中有风雨雷电。

按说这一幅应该在“说法”之前,但原作顺序如此。

八、涅槃。右侧是双林入灭,左侧是荼毗自燃。

关于首都博物馆“铜鎏金四世班禅喇嘛像”损毁的传言辨析

昨天早上,微博上的好友艾特了我一把,让我去看一组对比图。

图中是首博著名的“铜鎏金四世班禅喇嘛像”,一共三幅照片。第一幅是三年前所拍,第二幅是今天所拍,第三幅是两尊像之对比,可以看到,现在展台上的班禅喇嘛像,面部鎏金已经剥落,露出下面的铜色,也有明显的伤痕,好像被圆通快递经手过一样,惨不忍睹。

吓了一跳,差点手抖转发了。但有个名字引起了我的警觉,就是“阿忆”。印象里,他虽贵为媒体人,却没有什么判断力,转发多不靠谱(比如“风化”这个词的用法),所以我又对着照片细细看了一眼。然后我就发现,三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

不 是 同 一 尊 造 像 。

不需要什么神秘的技能,就是简单的“找不同”游戏,稍有耐心的人,都能留意到两尊像的一些不同,无法通过简单的磕碰、剥落形成。我在图中列举了一处——班禅衣服上的细纹条数,相信目光敏锐的读者们能够找到更多。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2010年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

首博所藏四世班禅喇嘛像
摄影@5DS一觉2013年

所以,这不是文物保养事故,而是普通的展品休息:一个展品坐在这里很多年了,该回库体检、保养一下。或者是这样一种情况:一件展品借展出去了,原地空着不好看,就从库里找一件题材类似的展品出来顶缺。
猛击阅读全文

十几块钱的盘子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关于@cctv中国记忆文化遗产日特别节目,最后几分钟有这么一段(从第47:00看起)。

主持人石琼璘:首先来介绍一下焦局长手里捧着的这一个盘子。这是你们——就是刚才节目当中——两天的时间追到的那个文物吗?三天?能跟我们讲一下这个文物吗?
新疆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这个是盗墓者当时刚实施盗墓期间挖出来的一块小木盘,这个木盘有残缺,下面腿都还不齐全。
:现在知道它的年代吗?
:应该是在汉晋时期的。
:就本身——如果说这个盘子本身的文物价值应该怎么来界定?
:本身的经济价值不怎么值钱,主要是研究价值。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尴尬地笑介)
:俗一点讲的话,是不是?经济价值。
:(尴尬地笑介,欲说话,刚说出两个字,被抢话头)
:所以俗一点问你们,几天的时间,就追到这个十几块钱的盘子,觉得值得吗?
:还是值得的。
:为什么?
:为了保护咱们这个文物。他盗墓的不是价格是多少,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就像咱们抢劫犯抢劫一样,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它是一个性质。
(以下为别的话题)

这段视频,凸显了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鸡同鸭讲”现象,就像朱军永远无法跟上他家嘉宾的思路一样——他虽然能把嘉宾弄哭,却不明白他们哭的是什么。

主持人的那句“也就是十几块钱”粗暴生硬、严重跑题。嘉宾脑子不灵,应对得也笨——不排除他陷入沉思的可能:如何回答才能既正确,又不伤主持人的自尊。“十几块钱”有个前提就是“如果现在做这么个盘子,那么现代的盘子就是十几块钱。”而非“这个文物盘子本身值十几块钱。”最后那句话,“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还算扳回到正道,可“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是一个性质”就又掉到陷阱里去了。

其实从钱的角度来问答就不对,文物是不放也不能放价签的,说“值钱”还是“不值钱”都错。

用英语回答“这个盘子作为文物是否值十几块钱?”,“yes”和“no”都错,正确答案是“not applicable”(N/A)。

至于大众会问“文物无法用钱衡量,为何我们要花钱从国外拍卖行里买回来?”答:从拍卖行里买回来时,文物有了一个耻辱的名字“古董”。花钱买的是古董,而非文物。作为文物,(适用此规则的)从一国归还原国是免费的。
猛击阅读全文

给一座知名墓葬博物馆的官微的建议

我关注一座知名墓葬博物馆,有一段时间了。去年暮春,这座博物馆的一位资深人士和我在微博上认识,从此常常呼朋唤友,组团泡馆,收获知识也收获友谊,甚是欢乐。忽然一天看到这座博物馆的官微,以为老友开发了另一种渠道的发言平台,果断关注。看了几天,觉得这官微的风格迥异,沉闷枯燥,用词费解。私下一问,果然不是老友主持的。出于对博物馆的喜爱和感谢之情,也出于一份私人友谊,我对这座博物馆的官微有以下建议。

一、开放思路,多找话头。很多话题,对于博物馆或者考古人士们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我这样的外行却非如此,因为不是理所当然,所以就有趣。我随意想起的话题有:广阳倾王的家庭背景如何?他爹是谁?和当时的皇帝是什么关系?怎么死的?为什么起了那么个差劲的谥号?他爹的下场这么不堪,为什么墓主本人的葬制这么风光?这个墓是怎么被偶然发现的?谁主持的探方和发掘?怎么知道墓被盗过了?怎么确认的墓主人身份?墓主人的身份还有哪些争议的声音?那些柏木条为什么叫作黄肠?题是什么意思?凑是什么意思?天子之制用在诸侯王身上,为什么不算僭越?还有谁用过这种高级葬制?这种葬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后来不时兴了?
二、多发馆藏文物的图片,引发思考和讨论。随意列举几个:那个漆榻的用途是什么?确定么?棺是怎么推进椁里的?马是生祭还是屠宰后祭的?车马坑的两架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柏木为什么不腐烂?白膏泥是怎么个用法?木炭是怎么个用法?车马坑的发掘有什么难点?玉舞人是专给死人佩戴的还是活人也能用?玉觹是怎么用的?袖棁的工艺到底有多复杂?那些鸟骨怎样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那个木枕头在首博也有一件复制品,它龙头上的角到底是朝里还是朝外?
三、介绍馆里的特色项目。小朋友们常去学挖土探方,游戏规则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投壶的规则是怎样?那个铜壶是参考哪些文物制作的?有古代的礼仪实习,古人跪在那么一个木板上就不觉得硌得慌?汉代的贵族衣冠是什么样?为什么不是穿明黄而是穿黑?哪天可以去玩?怎么联系活动?
四、多聊天扯闲白,例如说说你家院子里的那只大狗的逸事啊,说说发大水对你家的影响啊,说说最近为什么在修缮啊,说说路面和地铁交通啊,说说为什么乘摆渡车还要再刷一次公交卡啊,说说夏天蚊子多啊,说说为什么在墓葬值班守夜不觉得害怕啊,说说春节期间守着一堆木头是多么担心啊。

一时就只想起来这么些话题,还是觉得比转发朱总司令生平展和翻拍的汉代养生知识有趣一些。希望老友看到这篇文章不要介意。

关于闪光灯的公益广告(一天被 @ 六百多次的感觉)

no flash

去年这个时候,和文博的一些朋友说起博物馆闪光灯太严重的问题,做了几则公益广告(之一|之二|现场劝告观众的实战),只在微博上流传,并未在现实世界的博物馆付诸实施。不料最近因为 @孔府旧藏服饰展 展厅观众用闪光灯太狠的缘故,被朋友翻出旧图并点名游街。二十四小时不到,广告被 @ 了六百多次。

虽然可以关闭 @ 通知,我还是很好奇大众的思路是怎样的,所以就任凭小黄签不停地弹出。看了看评论,基本上以“爱护文物,关闭闪光灯”出发。我为这些观众的甚高境界感到高兴,不过,他们作为博物馆礼仪的遵循者和倡导者,并不是这些广告的受众。“爱护文物、人人有责”这种口号,对于一些人有用,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很苍白无力的。

另外我也看到,很多给开闪的观众报以白眼的,或者冲过去教育他们别开闪的,多半会遭到恶语和白眼的回报。只能徒呼素质太低,无可奈何。素质低么?也许真有点低,不过这是现状,我们没办法一下子提升全民素质。虽然如此,对于实现“关闭闪光灯”这个小目标,还是有希望实现的。

所谓“君子喻以义,下句不敢说”,人为什么谈不拢?因为没有找到共同利益。

设计这两则广告的切入点,是考虑一下,用闪光灯的观众,他们关心的是什么?

他们关心文物么?不。
他们关心其他观众的感受么?不。
那么他们关心什么?
——关心的是照片或者“到此一游”的感觉。

那么,如果我们对他们说,使用闪光灯会对照片的质量、数量产生伤害,他们是不是愿意关闪光灯?
也许会。

闪光灯会影响照片的质量么?会。玻璃罩子上有个大反光,本来闪光灯算是个点光源,但玻璃罩子不是完美平面,而且上头有很多指纹、掌纹、头皮纹,这样就首先会拍到一个油腻腻的大光球。闪光灯一开,照相机就会默认减少曝光时间,展品就暗下来了,被闪亮的部位一片过曝的死白,其余部位漆黑一团。闪光灯和镜头不在一个位置上,会在展品身边留下一个微有恐怖感的鬼影。闪光灯会形成顺光拍摄,使被拍物体失去立体感。

闪光灯会影响照片数量么?会。一开闪光灯,几十张过去,电池小图标就唰唰地由绿到红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强调这两点,给出实例,让他们从爱护自己照片的角度出发,关掉闪光灯。不用说“爱护文物”,也不用解释为什么博物馆不欢迎闪光灯,如果可以把这些广告制作成小书签,进场时发放给他们,人对免费给自己的东西总是会多看几眼的,就可以省去很多口舌。

如果博物馆能够找到懂行的志愿者,时时在现场巡视,通过实战来演示关闭闪光灯对照片效果的提升,那就再好不过。我本人是能劝一个是一个,其实很多观众是摄影盲,不知道怎么关闪光灯而已,并不是存心跟博物馆做对,不用鄙视他们也不用骂他们,友好地跟他们说“用闪光灯效果很差的,看我给你拍一个”,往往立竿见影,他们会求着你帮着关闪光灯的。帮他关闪光的时候,再拉家常地说“开闪光灯对展品也不好,而且人家会笑话你的相机不专业(注意不要说笑话他不专业)”,效果更佳。这尊喜金刚的效果对比图,就是在首都博物馆佛像厅做现场劝阻的产物,他拍出了上面一张,我就给他演示下面一张,顿时他就求着我了。场面和谐,欢笑道别。

当时这位观众跟进了两个问题。

使用闪光灯的真实效果

一、不拍展品的情况下,我怎么知道现在闪光灯是开还是关(这说明他已经不愿意用开闪的相机对着展品了)?答:对着地面随意拍一张,看看是不是闪了。

二、那什么时候应该用闪光灯?答:其实什么时候都不需要闪光灯,你眼睛看到了满意的光影,一开闪光灯,光影就改变了。我还放下手中的厚卡片,摸出包里的5D Mark II来向他证明这一点,相机上根本没有闪光灯。我知道这个回答很简短粗暴,但跟他讲——刑侦现场光线过暗时,室内影楼拍全家福时(且是用柔光跳闪),和极亮的背景合影时(例如雪山)——就不是他用得着的知识了。

以上闪光灯效果均为PS获得,我本人还未敢在博物馆做实验。经@螺旋真理允许,使用了他的一张无意间开闪拍到的照片。印证了上面所预测的效果:大白球、死白、鬼影、顺光。只有“其余部分曝光不足”没有验证,现场本身就很亮,想必因为是瓷器,展方对照度没有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