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块钱的盘子
主持人石琼璘:首先来介绍一下焦局长手里捧着的这一个盘子。这是你们——就是刚才节目当中——两天的时间追到的那个文物吗?三天?能跟我们讲一下这个文物吗?
新疆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这个是盗墓者当时刚实施盗墓期间挖出来的一块小木盘,这个木盘有残缺,下面腿都还不齐全。
石:现在知道它的年代吗?
焦:应该是在汉晋时期的。
石:就本身——如果说这个盘子本身的文物价值应该怎么来界定?
焦:本身的经济价值不怎么值钱,主要是研究价值。
石: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焦:(尴尬地笑介)
石:俗一点讲的话,是不是?经济价值。
焦:(尴尬地笑介,欲说话,刚说出两个字,被抢话头)
石:所以俗一点问你们,几天的时间,就追到这个十几块钱的盘子,觉得值得吗?
焦:还是值得的。
石:为什么?
焦:为了保护咱们这个文物。他盗墓的不是价格是多少,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就像咱们抢劫犯抢劫一样,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它是一个性质。
(以下为别的话题)
这段视频,凸显了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鸡同鸭讲”现象,就像朱军永远无法跟上他家嘉宾的思路一样——他虽然能把嘉宾弄哭,却不明白他们哭的是什么。
主持人的那句“也就是十几块钱”粗暴生硬、严重跑题。嘉宾脑子不灵,应对得也笨——不排除他陷入沉思的可能:如何回答才能既正确,又不伤主持人的自尊。“十几块钱”有个前提就是“如果现在做这么个盘子,那么现代的盘子就是十几块钱。”而非“这个文物盘子本身值十几块钱。”最后那句话,“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还算扳回到正道,可“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是一个性质”就又掉到陷阱里去了。
其实从钱的角度来问答就不对,文物是不放也不能放价签的,说“值钱”还是“不值钱”都错。
用英语回答“这个盘子作为文物是否值十几块钱?”,“yes”和“no”都错,正确答案是“not applicable”(N/A)。
至于大众会问“文物无法用钱衡量,为何我们要花钱从国外拍卖行里买回来?”答:从拍卖行里买回来时,文物有了一个耻辱的名字“古董”。花钱买的是古董,而非文物。作为文物,(适用此规则的)从一国归还原国是免费的。
@女人茶引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物”的解释:
“文物的价值是客观的,是文物本身所固有的。总的来说,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总编辑委员会成员抄列:胡乔木、华罗庚、周培源、钱学森、茅以升……(怕某节目组小编不认得就不一一列举了)。@cctv中国记忆所说“文物的经济价值属性”从哪来的?
我觉得这段话对于节目组还是太艰深。一个没有经济价值、却偶尔能标上价格的例子,或许能类比:人。你问嘉宾:一个人值不值十块钱?嘉宾肯定不会简单地说“值”或“不值”。但绑票(作为古董拍卖)的时候,确实有谈判赎金一说。
说到“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比较容易理解,而“历史价值”对于大众就不太直观。我不是文博圈里的,但对“历史价值”有些浅薄的见解,愿意和同样不在文博圈的大众分享,顺便批评一下“考古即盗墓”的观点。这里举两个例子。
左边是一根牛骨,从安阳出土的,国家博物馆标签写“商王祖庚或祖甲时期”。这根牛骨的特别之处,在于上面有一段特殊的甲骨文,描述的是一次日食(或对日食的占卜):“癸酉。贞。日夕有食。佳若?”由于日食对于一个特定地点很稀有,这段卜辞的内容可以为断代提供重要线索。这就是历史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却能够避免中国像印度似的“历史由邻国记载”。再试想,如果此骨被盗墓者带到潘家园贩卖,辗转过手几次之后,原地已不可考,随意说是从燕郊某地挖出来的,那么按照北京所能观测到的日食,推算出来的年代必然大大不同了。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甲骨文既然有人认得,那一定从字体上都能知道是安阳的作品!”咦,这句话,就是在认可考古的价值、和它绝不等同盗墓的地方!
再看右边这幅玉面罩,徐州子房山汉墓的。如果盗墓者先发现这个,会怎么样?十分可能是把“值钱的”东西一扫而光,再放一把火焚烧墓室。面罩玉件恐怕会零落流散,弯的被人当作“璜”,方的被人叫“玉牌”。而考古人会仔细记录它们出土时的原始摆放位置,供后人认知古代的葬制。这一点极为重要,一旦移动拆散,玉片还是那些玉片,而位置信息是找不回来的,这份知识就此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我们都知道面罩的玉片应该是如此这般摆的!”咦,这句话,又是在认可考古的价值、和它绝不等同盗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