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literature ’ 分类归档

水仙

昨夜尚自蜷睡,今日花开轻盈。如若彻夜苦候,刻刻不见动静。造物欺人以渐,生老病死无声。大限来时方觉,无常如影随形。

感遇

妾媵妒专宠,告郎言欲归。竟闻卿自去,行行尤徘徊。
仆妇出相挽,童子萌腹非。诟詈朝及暮,夤夜鸟惊飞。
纷纷出门去,大车扬土灰。邻里涂山氏,胡卢且相慰。枝上雀斗酣,郎心小悲摧。
吾闻鲲鹏化,展翼如垂云。安能似此众,共搅一锅浑。

@京华散人@张鸣 昨抱怨新浪对待他不如@吴法天 微博警告@老沉 要离开新浪。老沉发微博放一首歌“啊,朋友再见”。张鸣今宣告离开。微博名人@封新城@任志强 等人挽留张鸣。@李小萌 指责老沉做法不对。@韩志国 @于建嵘 等名人宣称一起离开。此事成新浪不大不小的危机。最新显示,老沉已删微博。SOHU专题上榜

新婚英文诗翻译

印度同事的婚礼请帖里有段英文诗:

Love fills a moment
A moment fills a lifetime
A lifetime begins eternity
Our eternity begins here

同事拿出来给大家看。俺即兴翻译一下:

情起一瞬
须臾终老
茫茫万古
与君始兹

第一句原译为“情在一瞬”,但觉得“起”字更好,本来还考虑了“生”字,音律上有点平。

译诗的一刹那,俺大概是整个办公楼里最高雅的人儿,手指头离开键盘,俺就重新沦为2B青年,再也没有这么高雅了。

《正见·佛陀的证悟·近乎佛教徒》这本书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Almost Buddhist》的中文译本取名为《正见·佛陀的证悟》。老实说,我对书中的一切内容都很钦佩,唯独不喜欢这个书名。这本书的内容是解释佛所说之四法印的,告诉读者,不管你是否是概念上的学佛之人,还是根本没有听过佛的名字,只要认同这四个命题为真命题,即可被称为佛的追随者。书的内容客观平实,一点没有强迫人接受的意思,总体的氛围是:

  • 一位叫乔答摩·悉达多的王子、后来被称为“佛”的人说了一些他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 喜欢这些看法的人们试图把它们讲给别人听,不幸的是,转述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忘了要讲的是什么,而更注重各种仪式和教室的装潢。
  • 我试图把我所理解的悉达多的感悟给大家重新讲一下。
  • 如果你不认同悉达多对世界的理解,或者不认同我所揣度的悉达多对世界的理解,都完全没关系。

但是这个书名很难让人获得这样的印象。既然这本书是“正见”,那么别处就必有“邪见”、“异端”了。这种词语很能使人联想到中世纪的欧洲或者狂热的传教士,所以我猜想这并不是宗萨仁波切放上去的。如果把“正见”两个字去掉,留下“佛陀的证悟”,那么,我相信许多编撰过维基百科的人也会同意。

我不排除这样的解释:这两个字是用以律己,写给学佛之人或自以为学佛之人的,告诉他们什么才是佛的见解,什么才是自己的目标。如果确是这样,那么,我觉得是更能被读者接受的。

偈颂

和K.O.一道译出了曲吉尼玛仁波切在普陀山说法台的四句真言。 一边译一边感叹道:上师真是出口成章啊,轻轻松松就道出了三位菩萨,而且修辞还各不相同,不全是直呼其名。 怪不得那天在山上,说到上师传法很有艺术品味时,南嘉就说,上师年轻时英姿勃发,辩经无人能胜。

藏音 汉意
嘉根钦绕达波将华央
酿吉迪钦夏那巴格羌
特多尼比阿达桑威达
吉迪聪美喇嘛所瓦得
诸佛智慧领者妙吉祥
慈悲之藏手持白莲者
威猛勇力尊胜秘密主
总集无等上师诚祈祷
嘉根:众佛的。钦绕:智慧。达波:主人。将华央:文殊菩萨。
酿吉:慈悲。迪钦:伏藏师。夏那:手。巴格:白莲。羌:持。
特多:力量。尼比:威猛。阿达:尊胜。桑威:秘密。达:主。
吉迪:总集。聪美:无等。喇嘛:上师。所瓦得:祈祷。

《普贤行愿品》的藏汉语序问题

读《普贤行愿品》时,一直觉得比较奇怪。 有时觉得藏汉是完全对得上的,比如汉文出现一连串的“海”时,藏文那边也出现了成排的“嘉措”。 有时又觉得语序不对,如汉文出现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名字时,藏文却看不到相应的“将华”和“根德桑波”(两位菩萨的藏文发音)。

最近静下心来通读了几遍,终于弄明白哪些地方语序颠倒了。以下的表格是整理后的,藏文的顺序没有改动,只对汉文部分做了调整。

藏音 汉意
未发现相应藏文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迪波桑吉南当效杰耶
杰定达纳刚耶巧巴杰
刚央玛旬得达ra蔑瓦
三作向却仁巴桑吉旬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未发现相应藏文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效杰嘎利央南杰涅巴
得达嘉且永色达巴杰
向却向旺中夏嘉瓦当
桑吉这吉ra德刚瓦效
效吉森坚刚南杰涅巴
得达达德纳美得瓦杰
卓瓦根杰丘杰敦南呢
屯巴杰将瑞瓦昂哲巴效
向却秀巴达呢达秀将
卓瓦根德杰瓦占巴杰
所有十方一切刹
广大清净妙荘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才ra根德且颇杰瓦纳
达德达呢ra德炯瓦效
嘉瓦根杰吉色洛杰得
桑波秀巴永色作协将
未发现相应汉文
策诚秀巴哲美永达巴
达德玛年均美秀巴效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卓瓦根杰札南杰赞巴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省略一百八十二句

秀巴达呢擦友玛杰吉
云丹南将擦荣美巴效
秀巴擦美巴拉内内将
得达彻巴檀嘉擦瓦杰

天龙夜叉鸠槃荼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省略一百八十二句

我所修行无有量
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达一切神通力

南葵塔特杰巴杰赞巴
森坚玛利塔央得因得
杰赞利当纽蒙塔杰巴
达格门蓝塔央得赞摩



省略二十八句

刚央桑波秀波门蓝德
强瓦当呢敦丹洛纳央
得耶南巴门巴桑吉钦
向却巧拉松涅玛协吉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省略二十八句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将华华屋杰达钦巴当
根德桑波得央得因得
得达根杰吉色达洛协
给瓦德达檀嘉ra德欧



省略十六句

得呢达给隆丹ra托内
哲巴芒波协瓦察嘉义
洛耶多吉效杰南色央
森坚南拉潘巴芒波杰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省略十六句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桑波秀波门蓝敦巴耶
给瓦炯ra达给杰萨巴
迪呢卓沃门蓝给瓦南
嘎吉吉给檀嘉玖瓦效
刚央桑波秀巴德欧比
所南塔义丹巴刚托迪
卓沃德阿且沃向瓦南
奥华美波内ra托巴效
若人诵此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沈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门蓝嘉波德达巧格作
塔义卓瓦根拉潘协将
根德桑布坚波永哲得
阿松内南玛利东瓦效
未发现相应汉文

翻译偈颂

在巴登的帮助下,把曲吉尼玛仁波切去年在普陀山和九华山留下的四段真言译出了两段:

藏音 汉意
嘉根酿吉恰得彻巴利
朗从夏那巴格登比拉
所瓦得所华义卓瓦根
擦密酿吉珍比特作吉

达呢德内才热檀嘉德
言潘向却森吉括故尼
杰知南卡尼吉瓦达德
宽宁卓瓦珍比特托效

一切佛之如水大悲心
持执珠串白莲菩萨前
祈愿身具无量慈悲力
得度无量无边诸有情

我愿今起生生世世中
利他觉心如衣永不离
乃至恒久虚空一切劫
愿具度尽无量众生力

嘉根:所有佛的。酿吉:慈悲。恰得彻巴:像流水一样。
朗从:念珠。夏那:手持。巴格:白莲花。登比:菩萨。
所瓦得:祈祷。华义:观想不尽的。卓瓦:众生。
擦密:无量。珍比:度化。特:能力。作:具有。吉:愿。

达:我。德内才热檀嘉:从今开始所有的生生世世。
言潘:利他。向却森:菩提心。括故尼:像衣服一样贴身。
杰知:永远。南卡:虚空。尼吉瓦达:时间存在。
宽宁:从天到地。卓瓦:众生。珍比:度化。效:愿。

玉龙拉措到马尼干戈的徒步

玉龙拉措

玉龙拉措

在藏语中,“玉龙拉措”是“心倾神湖”的意思。传说格萨尔王的爱妃珠姆以湖为镜,对镜倾心,故名。海拔4040米的玉龙拉措又名“新路海”,这个名字据说是川藏公路的筑路工人取的。

我们昨夜扎帐篷的地方,是离湖水只有五米远的岸上,与其说它是“岸”,不如“堤”字来得贴切。站在湖边高处的白塔附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淡绿色湖水的东、西、南三面都由山围抱着,而北方有一条狭长的堤岸,拦住了湖水的去路。只在西北角留了一个缺口,从那里流出一条小溪,溪水流出后,立即折而向东,其北面就是川藏公路。溪流附近的地面比湖水低,全凭那条堤岸保护着。

这道堤岸不是人工筑成的,而是大自然的作品。

玉龙拉措是由雀儿山的冰川掏挖而成的冰川湖。当冰川从雀儿山上缓慢而有力地流下时,它啃噬着自己经过的地面,把大量的土石推到自己的侧面和冰舌前沿,形成冰碛。冰川消融后,它挖掘的深沟成了今天的玉龙拉措,而不能融化的冰碛留了下来,堆在了湖的四周,就成了我们看到的狭长堤岸。扎营的湖边有许多冰川搬来的巨石,上面铭刻着六字真言。

赤脚喇嘛

在玉龙拉措冰川下赤脚修行二十余年的喇嘛多嘉

站在玉龙拉措的北岸,顺着山谷向南看去,还可以看到那条已经退回山上的大冰川。据说冰川下有一位多嘉喇嘛,已经在此修行了二十余年。不论春夏秋冬,始终打赤脚,冬天湖水结冰时,还有人曾见他赤脚在冰面上行走。幸运的是,我们离开玉龙拉措的时候,竟在景区门口遇到了他。他面容削瘦,披散长发,僧衣破旧而洁净。他和蔼地跟我们打招呼,问我们从哪里来,又说: “明年你们还来,到冰川那里去的时候,就喊‘喇嘛多嘉!……’我出来接你们,保护你们上冰川。”

10:40,离开玉龙拉措。从玉龙拉措到马尼干戈有十二公里的路途,我们四人决定徒步过去。 虽然以前曾经徒步往返珠峰大本营十六公里,可那次是轻装,现在却我们背负着全部的辎重,所以对这十二公里不能掉以轻心。 开始并不觉得吃力,走了七公里后,肩和膝盖开始隐隐发痛。小武和我轮流拎摄影器材包,每次轮到我把包给他的时候,都觉得浑身一轻,舒服极了。 沿途经过大片的牧场和农田,眼下虽然是雨季,路边的草却干枯得发红了。

雀儿山

雀儿山

13:25,到达马尼干戈,住在帕尼酒店。

多年以前,马尼干戈以“西部牛仔风光”著名:一条街就是这座小镇的全部,在镇子上随处可见骑着高头大马、挎着长刀的英武的康巴汉子。 现在,当我们坐在帕尼酒店的二楼,一边倚着栏杆喝水聊天,一边欣赏小镇风情时,不时闯入我们视线的,不是高头大马,而是一辆辆摩托车。 我们没有责备别人使用更好的交通工具的权利,但是如果马尼干戈在旅行者的心目中失去了特色,将来大家也许不会在这里停留了。 或许那时马匹又会多起来,最终达到一个平衡吧。

街上有几条狗,逢骑摩托车的就追着咬,即使没骑摩托,只是站在车边,也会被它们赶开。我们猜想它们有亲戚被车撞死过,或者自己吃过摩托车的亏。

帕尼酒店的老板就叫帕尼,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名叫四朗群培,很是高大英俊。 藏族人有名无姓,两代人的名字没有必然的重合部分,但是我们叫四朗群培“小帕尼”,老帕尼并无意见。 这说明老帕尼毫不掩饰他对小儿子的钟爱,说他“既不吸烟,也不打牌”,隐隐有将来传家给他的意思。

老帕尼也很乐于发表对客人的看法。他说,他遇到过的最无礼的人,就是日本人。 曾经有个日本人到他的店里来吃饭,看见旁边一张凳子——并不妨碍他走路的凳子——也要跑过去踢一脚。

下午四点多,雷阵雨。帕尼说,下雨好啊,这里已经三个月没有下过雨,田里的青稞还没有结子就黄了。

晚上八点半左右,铄铄和格桑拉姆的包车到了,她们的司机不认识帕尼酒店,就下来问路,不料他问的正是我们。 她们三天前从北京飞到成都,然后从康定、炉霍、甘孜一路赶来。明天我们一起去希阿荣博上师仁波切驻锡的扎熙寺闭关院。

德格印经院

印制唐卡的老僧人

印制唐卡的老僧人

德格印经院在德格县城东南角的文化街上,全名是“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或“德格吉祥聚慧院”。 1729年,德格第十二世土司兼第六世法王却吉·登巴泽仁在自己的家庙更庆寺修建佛殿,用以刻版印经。 虽然更庆寺是萨迦派的大寺,印经院出版的经文却兼收并蓄,并不局限于萨迦一派。 现在,德格印经院是藏区规模最大和经版最丰富的印经院。

印经院八点半开门。我们到的时候,院门还没有开。 门口有五六个扛着印经用纸的工人,也在等开门,他们肩上的纸张已经裁成细长方形。 印经院周围有许多转寺的人。据说,围着这座印经院转绕一千一百一十一圈,即可成就。 这次没时间转这么多圈了,先转三圈,和它结缘吧。

德格印经院山门的孔雀

德格印经院山门的孔雀

萨迦寺中央大殿顶上的孔雀

萨迦寺中央大殿顶上的孔雀

哲蚌寺的吉祥兽顶

哲蚌寺的吉祥兽顶

以前有朋友跟我提过,德格印经院有一处与众不同,在它的山门顶上,是时轮和两只孔雀,而不是时轮和吉祥兽。 当时大家都对个中原因很感兴趣,可一直没参透。现在我知道了,这是萨迦派寺院的标识。 老实说,在萨迦寺的时候我还真没有注意到。 回头翻翻萨迦寺的照片,果然在中央大殿的顶上看到了两只孔雀,印证了这个说法。 作为对照,我把哲蚌寺的吉祥兽顶和萨迦寺的孔雀顶都搬到这里来。

印刷工人

印刷工人

刚刚围着印经院转完三圈,门开了,一张桌子搬了出来,原来是售票处。印经院门票二十五块,是四川藏区少有的收门票的寺院之一,不过这一点可以理解,毕竟这是一座印刷厂,我们进去是会打扰工人们的。

印经的过程是纯手工,工场在正殿二楼,阳光从大殿和外墙之间的天井洒进来,却并不直接照射工场,所以工场里的光线明亮而柔和。

工场里有十个工位,我们去的时候,一些工位上在印《甘珠尔》(《大藏经》经部),另外一些在印《丹珠尔》(《大藏经》论部)。每个工位上有两名工人,一人主要负责经版的动作,一人主要负责纸的动作。以印制十张双面经文为例,两人的动作配合是这样的:

经版操作者 纸张操作者
将经版放在腿间的斜架上,使即将印制的第一面朝上。
右手刷子蘸墨或朱砂,以刷子涂抹经版。 左手从纸架上取一张纸。
双手扶持经版。 将纸铺在经版上。
双手支撑经版。 滚筒在经版上滚一次,再将经文搭在左腿上1
重复以上三步骤九次,然后使经版另一面朝上。 重复以上三步骤九次。
右手刷子蘸墨或朱砂,以刷子涂抹经版。 左手从左腿取一张纸2
双手扶持经版。 将纸的白面铺在经版上。
双手支撑经版。 滚筒在经版上滚一次,再将经文放在右手纸架上。
重复以上三步骤九次,然后换经版。 重复以上三步骤九次。
  1. 印到第十张时,这张纸不需要挂在左腿上,而是从经版上取下后,持在手中,等待经版翻面。
  2. 如果是第一张背面经文,则这张纸是从经版上取下来并直接铺在背面经版上的,参见注1。

整个过程中,二人的动作配合毫无舛错,取经版、蘸墨、刷墨、取纸、铺纸、滚印、下纸和翻经版的步骤全部一气呵成。耗时最久的是将纸铺在经版上这一步,但是在配合娴熟的工人们手下,这一步也只花了不到一秒的时间,而且纸张一次到位,丝毫没有比来比去的犹疑。我计了一下时,最悠闲的工人们也能在一分钟内印好十份双面经文。

看着工人们充满韵律感的动作,想着每天有那么多经文从他们手里流传到藏区的各个寺院,他们的功德何其之大!心中忽起无常之恸,真想当下对他们恭敬顶礼,在藏区,这是我心中第一次升起这样的感觉。

印经工场的身后,就是一排排搁放经版的架子。据了解,德格印经院共收有经版三十二万块左右,而且每天都有新的经版进入这个房间。 看着架上密密麻麻的经版把手,不禁有些担心:有这么多的木头,老鼠一定很喜欢这个地方。后来知道,经版用狼毒草药水刷过,老鼠和虫子是不会啃的。

存放经版的木架

存放经版的木架

印经工场的西侧殿,是印制布唐卡的地方。我们进去的时候,一位老僧正在撕用来印唐卡的黄布,他头顶的两排绳子上挂着印好的唐卡, 面前搁着一块木版,图纹细密反复,一丝不苟。老人不会汉语,只对着我们微笑,阳光照在他手里的黄布上,洒透了整个房间。

一楼东侧殿是护法殿,其对面是压平经文包装储运的工作间。 一楼西侧是洗刷经版的地方,有许多人在那里取洗过经版的水,用以加持身心。我们灌了满满两瓶,又请工人们到楼上为我们装了小半瓶朱砂水。

如果只看到早晨站在门口等开门的运纸工人们,你可能会得到一个错觉,以为印经院的流程是从进纸开始的。 这种错觉很容易纠正,只要向印经院对面看一眼就行了。那里有一排房子,房子前面有个平台,平台上有一个水槽,一群妇女围在水槽边,她们在抄纸。

黄褐色的纸浆就放在一个小木桶里,用一个大勺子舀进绷着纱的木框,然后大家一齐动手把纸浆搅匀,静候十几秒钟之后(比我想象得快多了), 木框就可以从水里拿出来了,这时再把纸面稍加整理,挑去过于粗大的纤维,就可以拿到阳光下去晒了。 为了防蛀,纸浆是用狼毒草制作的,所以抄纸的妇女们都戴着手套。

造纸

造纸

如果你再向那排房子的墙根下瞧一眼,就会把“抄纸是印经院工作的第一流程”这个匆忙的结论及时止住。 那边地上有许多小篮子,里面装的是狼毒草根。两三个妇女坐在旁边削草根,削好之后捣烂,放在水里沤上几天,就成了纸浆。 抄纸水槽的西侧,是雕刻经版的工作间。可以说,如果可以证实德格印经院种植狼毒草和雕版用树材的话,那么它就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了。

削狼毒草根造纸浆

削狼毒草根造纸浆

雕刻经版

雕刻经版

到印经院的店里请了《般若经》的一部分,十分沉的三大包,没办法背着它们走剩下的路,只能寄回北京了。

在印经院门口和几个孩子聊天,聊到上师仁波切了,小武给了他们几张仁波切的结缘卡片,这时许多转经的人们拥了过来, 把我们手里的一盒结缘卡全都分完了,还拍拍我们的包,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到了藏地这么久了,头一次看到人们这么亲近佛法……

14:45,乘包车离开德格,前往马尼干戈。17:20,翻越川藏北线第一高度——雀儿山口,5050米。
18:35,玉龙拉措。胖瘦两旅伴和我们俩决定今晚在湖边搭帐篷过夜。

雀儿山口

玛吉阿米

早晨照例睡懒觉,十点方醒。十一点出去办边防证,而边防证的办理居然归两个部门管:一个是公安局,管本地人的;另一个是武警边防总队,管的是游客。公安局的办证处不需要介绍信,而武警边防总队则需要,否则连门都不让进。没法子,只好托旅行社办了,八十块一张。

折腾一天之后,已经一点了。无事可做,去八廓街东南角的玛吉阿米(MakyeAme)喝茶。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白白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面容 浮现在我的心上

如果不曾相见 人们就不会相恋
如果不曾相知 怎会受这相思的熬煎

在藏语中,“玛吉阿米”意即“圣洁的母亲”或“未嫁的姑娘”,亦可解为“美丽的遗梦”—— 三百年前,仓央嘉措遇到那皎洁的少女,在这里为她留下了这月光中的轻叹。如今,是玛吉阿米站在这里,过往的人们走进她的心怀,追忆那曾经在月光下想她的人。

八廓街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