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2013年09月 ’ 归档

美图里的天文硬伤

常见到做系列图——如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里,使用星、月等天体作为画面构成元素的,美则美矣,却有硬伤。有些后期制作的图,在熟悉天空的人们眼里看来,十分别扭。这里举例说明,希望能对制图人有所帮助,让自己的图片更加浑然天成。

下面这四联图是从@呼吸不能说-breath制作的《月相·朔策》里挑选出来的:

《新月》是一个人站在汀洲上,水中倒映着繁星和一弯新月,很美,但是这样的月亮不可能出现。月球是被太阳照亮的,所以它发光的一侧永远对着太阳。如果新月的倒影弯向右下方,那么太阳的位置在哪里呢?必然是在高于月亮的天空中了。这样的大白天,是看不到新月的。

《渐盈凸月》的雪山,真实的光源是在左上方,所以能看到那样的明暗阴影。而月亮却被P到了右边。这就不是天文知识的事儿了,是素描基本功的问题。这幅图应该是用一张白天的照片加工出来的。

moon-phase-breath

《满月》就有点惊悚效果了。熟悉北京的人们一眼就能认出,建筑是著名的午门,坐北朝南。图片意味着月亮出现在正北方的天空,清宫鬼片的开头。从左侧建筑的阴影能判断出,这也是一张白天的照片加工而成的,拍摄时间应该在下午一两点左右。

猛击阅读全文

页面: 1 2 3

心情不错随手拍水果摊

奖励一下自己

potato-pizza-capricciosa

一个大项目,总算告一段落了,按项目管理的行话,叫按时到达了一个milestone。奖励一下自己。

警告:看完这诱人的美食,往下翻屏要慎重。

漂亮跳蛛一只

漂亮跳蛛一只

漂亮跳蛛一只

漂亮跳蛛一只

偶见墙上跳蛛一只,原大小约一厘米长(右侧小图的尺寸),黑色,头胸部后部和腹部前端各有一道白色月牙形条纹,触肢前段白色,顶端回归黑色。那跳蛛见我相机靠近,立刻摆出汹汹欲斗的姿态,挥舞着戴白袖套的触肢,八只小单眼炯炯有神。

不知种类,想圈@博物杂志鉴定一下,可最近人品耗完了,博物杂志没理俺,只好自己动手:安德逊蝇虎(Hasarius adansoni)或称花哈沙蛛,雄性。

9月29日后记:今天又看到他了,确认了此物种的最后两个特征:八个单眼的底色是个红色的小“面罩”,腹部尖端两侧各有白点一个。确实就是安德逊蝇虎了,也称花哈沙蛛。

9月30日又后记:在阳台上看到了雌性花哈沙珠一只,长得平淡多了。

hasarius-adansoni-female

搬家完毕

image

早晨8点多,运货司机打电话来,说他凌晨2点已到成都,现在却被限号拦在城外,只好晚上20:30左右送货了。咦,2点就到的,他怎么不趁着天黑,提前进城呢?晚上送货时我才得知个中原因,彻底无语。

21:50,电话响了,运货司机说他快到门口了,让我到大门口去接。我一听不禁头大,这个点才来,叮叮咣咣的,实在对邻居们没法交代。见了面,我问他为何迟到,他说路上遇到一碰瓷的,把一辆自行车扔到他的车轱辘下面,敲诈了一千多块,气得他胃疼。

和他同来的搬运工说,这司机笨死了,凌晨到成都时,他让这司机进城来,双楠有个不收费的停车区,大可把车停那儿,既已进城,白天就可以大摇大摆来送货。可这司机轴得不行,非要在靠近火车站的城外休息区过夜,浪费了一个白天,晚上20:30才想起来召集人马来搬货,路上黑黢黢的,火车站附近遇到碰瓷的,只能说他活该。

不管怎样,搬运工水平还是很高的,三个人,两辆三轮车,不出一个半小时就把一整车的东东全搬进屋了。司机也没有跟我罗唣,谢天谢地。

LIFE OF PI 一段很沉痛的话

LIFE OF PI 剧照

LIFE OF PI 剧照


汀上遇童子,
涕泪何凄绝。
忆昔临岐处,
恨未执手别。

 

 

“般若”是把双刃剑

nympheas-orangerie

“般若”是把双刃剑。当以行动体验它时,它是最高波罗蜜。当把“般若”挂在口头,用来抵御批评时,这个词是自我伪装在修行的掩体:“不要执著嘛,一切都是般若空性嘛,如梦如幻嘛。”

见地比虚空高,取舍因果比微尘细,才是修行人的态度。闻思时聪明得像文殊菩萨,持戒时一根筋犹如牦牛藏獒。反过来做,就要了亲命了。一提起戒律就祭起“如梦如幻”的法宝,想到自己的烦恼却执为实有,实在不是个事儿。

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术语,不能混在一起说。二谛本不矛盾,胜义谛的“常乐我净”和世俗谛的“苦空无我”没啥冲突。胜义谛是目标,世俗谛是方法。如果把游戏反过来玩,心里追逐着世间的苦乐,却用胜义谛的词语打掩护,那就是波旬在修行。

旅行者1号进入星际空间

旅行者1号进入星际空间(想象图,来源NASA)

旅行者1号进入星际空间(想象图,来源NASA

@NASA中文: 重大新闻,旅行者1号已确认飞出太阳系(博主注:无争议用词是“日球层顶”Heliopause) ,正式进入星际空间!(北京时间2013年9月13日02:16)
@NASA中文: 旅行者1号的下一个目标是Gliese 445,大约40000年后从距离它1.6光年的地方飞过,大约要到73600年后才会接近现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半人马座比邻星。

刚看到时想,为什么它要绕远到Gliese 445呢?再一查,是人家找上门来了,4万年后比比邻星离太阳更近。这期间,如果人类的知识被自己作孽清零过,或许会在那时称它为“比邻星”——假如那时的科学重构到会测量恒星距离的话。

下图来源于维基百科,是已知最靠近太阳的、及正在高速靠近太阳的恒星在8万年内的动向。目前已知自行最快的巴纳德星将在1万年后追平南门二并迅速远离,无法取代比邻星的“比邻”称号,2万年后,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由南门二、Ross 248、Gliese 445轮流担任,而后回到南门二手里,但最终,南门二和比邻星作为“三体”,将互相旋舞着远离我们而去。

从1977年发射以来的36年,旅行者1号飞了多远呢?187亿公里。这段路如果让光来走,就是17小时23分钟。比邻星多远呢?现在离我们4.22光年。在下面这幅图里,旅行者1号还没有飞出1/300个像素……

猛击阅读全文

博物馆摄影系列——安全和礼仪

巴黎·柑橘园·莫奈《睡莲》展厅

巴黎·柑橘园·莫奈《睡莲》展厅

文章所涉内容多为无定论话题,读者必有不同意之处,我喜欢您的不同意。

题图是巴黎柑橘园美术馆的莫奈《睡莲》东厅,我选它作头图,因为觉得它很能扣题。《睡莲》就这样恬静地袒露在大家面前,依地面上那条一尺高的围栏和观众相隔。博物馆无疑对观众表示了极大的信任,而观众们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博物馆和观众双方,在文物安全和公共空间礼仪这方面,都谨慎地守住了自己的本分,并为对方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我和国家博物馆在微博上的关系,是从“本分和便利”相关的一次吐槽建立起来的。国博翻新重开时,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在佛像和青铜展厅,@曲吉将灿童鞋蹲下来换镜头时,被展厅巡视低喝道:这里不许蹲坐。我们一下子炸毛了,黑暗的展厅里噼噼地响过一阵火星。在展厅里不好争执吵闹,于是到微博上来呛声:且不论“蹲坐”的原因如何,如果不想让观众坐地上,请给观众提供座位!……然后就和国博混熟了,后来和国博的小编童鞋们面基时,我们相逢一笑泯恩仇地:“原来就是你啊……来抱一抱……”

在首都博物馆大厅里跳绳

在首都博物馆大厅里跳绳
摄影:首都博物馆官微

现在,国博重开运行已经两年多了,进步十分快,比如,展厅的休息座位已经十分丰富,指示牌清晰很多,曾经喝斥观众的安保童鞋偶然也会客串讲解了。这时,俺却又深怀忧虑地注意到观众这边萌生的滥用公共空间的现象。国博提供的体面座位,一到中午,就能看到观众们四仰八叉地躺着,打呼的打呼,露点的露点。首都博物馆可以借这块地皮来哭诉一下带着孩子在大厅跳绳的行为

简单地表达厌恶、蔑视、或者一句“素质低”,既不解决问题,又只能造成对抗。我们还是想办法创造交流机会、促进沟通。这个系列的名字是博物馆展厅摄影,所以我就努力不跑题,专说和摄影相关的,而横躺在休息区座位上的、跳绳的、在展厅里吃吃喝喝的“观众”们,还是留给高人治疗吧(@义务讲解员朋朋这篇《讲讲博物馆的参观礼仪》相当全面)。

我理解很多观众不喜博物馆摄影,因此阅读本文也心情抑郁。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怂恿教唆摄影者触手外探,更多地占有公共资源,而是促请摄影者检视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边界,更多地考虑博物馆和他人的感受。

猛击阅读全文

小件静物摄影布展探索

茶晶弥勒菩萨挂件

茶晶弥勒菩萨挂件

maitreya-crystal-raw

题图的弥勒菩萨(布袋和尚)挂件,乍一看很高端的样子,其实……咳……确实很高端,是很精致的一枚茶晶,反正我挺喜欢的。不过如果随意摆桌子上这么一拍,就成了右图,真的是布袋和尚风餐露宿的样子了。

右图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背景太杂,二是挂件正面的哑光质地没能发挥作用,背景光透了过来,把菩萨的面容弄得模糊了。

其它小问题还有,挂件上有点脏脏的油腻灰尘,是佩戴人自己邋遢所致——委屈菩萨了。相机端得有点高,拍出一个大脑袋,头重脚轻。

解决背景问题其实挺简单,也不贵。我找到抄经剩下的一卷蓝色宣纸,一端挂将起来,另一端平铺在桌子上,中间是一个和缓的过渡弧面。把挂件放在这张宣纸上,就简化了拍摄背景,也不会看到桌子的边界或桌子与墙的交界线。拍摄台就是下图的样子。

猛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