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护法 ’ 标签归档

一幅唐卡

元代唐卡《八宝护法图》(甘肃省博物馆定代命名)

元代唐卡《八宝护法图》(甘肃省博物馆定代命名)

四川博物院的《丝路遗粹》临展上看到这幅元代《八宝护法图》唐卡(甘肃省博物馆定代命名),有点非典型。中央三位主尊:六臂玛哈嘎拉、降阎魔尊、班丹拉姆,及两侧的多闻天王和姊妹护法并未直接描绘形象,而是以其法器、配饰、“坐骑”来表示。

无形的六臂玛哈嘎拉

无形的六臂玛哈嘎拉

六臂玛哈嘎拉·哲蚌寺壁画

六臂玛哈嘎拉·哲蚌寺壁画

六臂玛哈嘎拉,标识:钺刀+嘎巴拉碗(最重要标识),五骷髅冠,象皮,虎皮,蛇项链,骷髅念珠,“达玛茹”法鼓,三叉戟,绳索。为了方便读者找到这些符号和形象,我把哲蚌寺壁画的六臂玛哈嘎拉贴在这里,以供参考对比。下面四幅图片也是这样安排,无主尊形象的是这幅唐卡的内容,有主尊形象的是参考对比用图。

无形的降阎魔尊

无形的降阎魔尊

降阎魔尊·现代唐卡·手绘

降阎魔尊·现代唐卡·手绘

降阎魔尊,标识:水牛,人骨架棒,绳索,五骷髅冠。从位于水牛尾部的三叉戟来看,明妃罗浪杂娃(金刚起尸母)也在,这是双身降阎魔尊。在对比图中,明妃手中的三叉戟描绘在主尊的右腋下。

无形的班丹拉姆(吉祥天女)

无形的班丹拉姆(吉祥天女)

吉祥天女·布本唐卡·清

吉祥天女·布本唐卡·清

班丹拉姆,或称吉祥天女,标识:臀有一眼的黄骡(标识性坐骑),天杖,嘎巴拉碗,五骷髅冠,蛇狮耳环,人头项鬘,疾病种子袋,骰子,五色线球。
猛击阅读全文

“四面佛”

泰国“四面佛”坛

泰国“四面佛”坛


最近,在微博里和朋友聊到她老妈想去泰国拜“四面佛”的话题,中间歪了楼,话题成了“学佛人能不能拜梵天”。

这个话题牵涉面比较多,微博一百四十个字说不完,写篇博客陈述一下。

首先是“四面佛”的身份:“四面佛”是汉语世界里对泰国寺院里常见的一类造像的称呼。这类造像一身四面八臂,四面朝向四方,手中各执法器,通常在寺院空地上,露天而坐,或在一座亭子里。

泰语对此造像的称呼,发音是Phra Phrom(对应梵语发音Vara Brahma),也就是说,这是梵天,印度教里的创世者、或佛教里的大护法。泰国是上座部佛教国家(修行大乘者称之为小乘),故在此可仅取其佛教护法的身份。

造像特征:东南西北四个面孔、以及手中的法器:令旗、经书、海螺、轮、权杖、水壶、念珠,也和佛教造像里的梵天相符。

有的“四面佛”被造成“五面”,除了多出顶上一个头外,其它特征和“四面佛”相同。这和印度教中的梵天最初五头、后来被湿婆(佛教称大自在天)砍掉一头的传说相符。

泰国曾经有广泛的梵天崇拜,后来又对因陀罗(佛教称帝释天、憍尸迦、或释提桓因)感兴趣,把梵天冷落了七百年。现在在泰国流行的梵天崇拜,其实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修建爱侣湾酒店而偶然触发的复兴余波。

以上四段是为了说明,“四面佛”确确实实就是梵天,他坐在院子而非大殿里,也符合他的身份:他是佛教护法而非主尊。“四面佛”是一种没文化的表达方式:看着金灿灿的像尊佛,有四张脸,不认得是谁,就叫四面佛吧。(一定是没文化的香港人先这么叫的)

明确了“四面佛”身份后,再说说他在佛教里的位置。

有人说梵天是外道(相对于佛教而言),证据是高僧们说过不能拜“四面佛”;还说“四面佛”接受酒色供养,不像佛教护法应有的修养。

关于高僧们说过不能拜“四面佛”的话题,留待一会儿讨论。先说说佛法里关于梵天的事迹,来消除大家对他的歧视。

梵天是天道色界初禅天的统领者。世界每次成住坏空,都是他出世后才有了欲界众生(天道的欲界和其余五道),所以他误认为众生都是他的子女,故而对大家十分慈悲,有求必应,恶人求也应。

关于这点,著名的公案是印度教的传说:毗湿奴的仆人堕落后化为恶魔金床,向梵天祈求,让他不被人杀,不被兽杀;白天不可杀,夜晚不可杀;天上不可杀,地上不可杀;屋内不可杀,户外不可杀;兵器不可杀,拳脚不可杀。梵天还真的满足了他的愿望,于是他战无不胜,很快地把世界快祸害光了。梵天对金床的祝福让毗湿奴大伤脑筋,最后化身人狮,在黄昏时分,骑在门槛上,把金床置于膝上,剖开他的肚皮扯出肠子来,总算把金床勒死了,也没违反梵天答允的那些条款。

毗湿奴化身人狮杀死金床

毗湿奴化身人狮杀死金床

说远了,把话题拽回来,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梵天有求必应而非助纣为虐,他的四个面孔在佛教里有慈悲喜舍的寓意,并非是个恶神。

梵天迎接过释迦牟尼的诞生。描绘佛陀降生的唐卡里,梵天是跪着迎接悉达多太子来到人世的。当佛陀证悟后,头七天觉得佛法太深,跟众生没什么可说的。还是梵天第一个来劝请佛陀说法的:众生虽然愚迷,但一定还是有能听得懂的希望。佛说:那好吧。

所以梵天虽然也在轮回里,却对众生有大恩德,绝非邪恶之辈。

 
不过,相对于佛菩萨的境界,梵天就真的是不折不扣的众生。他的形象常常很狼狈地出现在忿怒尊的唐卡或造像里,匍匐在大威德金刚或喜金刚脚下;或者四个脑袋被砍下来、拎在大威德金刚和胜乐金刚手里。要了解这些是佛法里表达去除执著的符号,并不是佛菩萨喜欢杀生、杀就先杀大梵天的意思。

关于“酒色供养”:首先得弄清主语,是有些人酒色供养梵天(传说狄波拉在“四面佛”前跳裸舞),而非梵天接受酒色供养。梵天是色界中天人(此色非彼色,色界之色指的是物质),没有感受酒色的器官(有这些器官的是欲界众生),因此没有接受酒色供养的可能。拿中国南方一些地方拿鱼虾来供养佛像类比,是同理的。并非佛菩萨接受鱼虾供养,而是愚夫愚妇拿鱼虾供养佛菩萨,不能因愚夫愚妇的行为认定佛菩萨是邪魔外道。

《八圣吉祥颂》里,依次提到如来、菩萨、供养天女之后,轮到护法了,第一句就是“苍巴钦波得炯这美沃”。这里苍巴钦波就是大梵天,他排名八大世间护法的首位,比四天王还要靠前。

以上这些段落说明:梵天是一位众生,也是正经八百的佛教护法,我们称之为“世间护法”。

下面说说对于世间护法如梵天,佛弟子是否应该礼敬、如何礼敬的话题。

梵天只是比人类高富帅一些而已,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位轮回中的众生。《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说:“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说的就是梵天这类天神,面对轮回,自顾不暇,何遑救度众生。梵天只是我们的狱霸,跟他搞好关系可以少挨打,但他没法给大家办减刑假释特赦。

因此佛弟子对梵天该当尊敬,却不可崇拜。见到“四面佛”,合十问讯足矣,犯不着磕头。

不过,真要磕头了,如果发心合理,也不用太内疚。举例:《八圣吉祥颂》里护法那段的最后一句“杰定炯瓦嘉拉香擦洛”意即“世间八大护法我敬礼”,和前面的佛、菩萨、供养天女们的待遇一样一样的。你心里明白他是世间护法,以道一声“辛苦了!谢谢你对佛法的护持!”的感恩之心磕个头,和皈依戒应无冲突。只有你身为佛弟子、却以为梵天和佛菩萨是一回事时,问题可能才比较严重。

对于尚未皈依的人们,例如起初话题里的老人,我想就应该更宽厚些。她们既然未受过皈依戒,也就不会有犯皈依戒过失。另外,梵天又不是坏蛋,拜他虽不能解脱,却也不至于下堕。“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佛弟子们看待芸芸众生,应该更慈悲善巧一些。不鼓励她们拜就是了,她们非要拜也不用急赤白脸的。

要理解高僧说“不要拜梵天”的语境。高僧说这话时,听众都是佛弟子,他当然是以对佛弟子的口气来说的。佛弟子要用高僧的教诲引以自律,而不要转过头来对场外观众说:“听见没?说你们呢!”站在众生的角度怀柔世界,是菩萨应具的法眼。

辨识佛像──具誓金刚、善金刚、单坚护法

单坚护法·色达单坚神山下

具誓金刚、或称善金刚,是佛教(特别是宁玛派)的重要护法之一。具誓金刚在藏语也称单坚多杰列巴,“单”是“单策”(誓言)的简称,“坚”是“具有”之意,“多杰”意“金刚”,“列巴”者,“善”也。

在宁玛的护法供养顺序里,单坚护法排名一髻佛母喇呼拉之后,位居第三。

赤松德赞迎请莲华生大师进藏弘法时,单坚受金刚手菩萨嘱托,誓言护持莲师的教法,是以称之为具誓金刚。

“白哈尔”·辽宁博物馆
疑似具誓金刚
摄影@博物致知

单坚护法的造像有两种坐骑、两种姿态。一种坐骑是山羊,另一种坐骑是狮子。两种姿态,都是一面二手:一种左手握一心脏(魔心)作欲啖状,右手高举金刚杵。另一种姿态是左手持狮皮或人皮所制风囊,右手高举金刚锤,这种姿态也被称为铁匠。不管是哪种坐骑或姿态,单坚护法都戴一顶圆藤帽。

如果造像戴圆藤帽,坐骑是羊,或者姿态是铁匠,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具誓金刚。如果坐骑是狮子,单坚护法很容易和格鲁派的护法、同样戴着藤帽的白哈尔的身明王形象混淆。老实说,如果给我看一尊骑狮子、戴藤帽、一面二手、法器丢失的造像,我自己也不太敢轻易断定这是哪位。我把自己一些浅陋的了解写在这里,希望这些信息可靠有用。

“财宝护法”·四川博物院
疑似具誓金刚

白哈尔有五种化身,其中三种──意明王、功德明王、语明王──分别骑乘象、马、骡。另外两种是骑狮子的:事业明王和身明王。事业明王三面六臂,可以和单坚轻易区分。身明王一面二臂,和骑狮单坚极相似。我的辨识依据是,身明王右手持金刚索,而非金刚杵,左手执杖而非魔心。如果手中所持法器佚失,则双臂平举者是身明王,左手曲至颌下者是具誓金刚。

顶图是四川色达县的单坚神山脚下的壁画,主尊下面的小字是藏文“单坚”。小图(可点看大图)是两尊可疑的造像,戴帽子那尊是辽宁博物馆的(摄影@博物致知),标“白哈尔”,而他的法器指示这是具誓金刚。不戴帽子那尊是四川博物院的,标“财宝护法”,大概以为骑狮子的就是财宝天王了,英文还写成五姓财神的Jambala,一错再错。看面部表情和手势,我相信这是一尊单坚护法,帽子和法器可拆卸,后来遗失了。底图是首都博物馆的骑羊具誓金刚。

善金刚·首都博物馆

辨识佛像——一髻佛母

一髻佛母·白玉寺壁画

一髻佛母是佛教(特别是宁玛派)的重要护法,梵音“诶嘎匝哲”,藏文音“阿宗玛”,汉意“密护母”。宁玛派认为她是普贤王如来佛母所化现,有护法偈颂为证:“根德桑摩耶悉杵比匝,央杰嘉摩诶嘎匝哲玛”(藏音)。根德桑摩意即普贤佛母,耶西意即智慧,杵比匝意即忿怒力,就是说,诶嘎匝哲是普贤佛母智慧忿怒所化现。佛教认为,一髻佛母护持一切修行人的出世间事业,直至成就。

一髻佛母形象独特,十分易识,只要记住“一”字,就可轻松辨认。一髻佛母有一髻,一面,一眼,一牙,一乳。如果你以为她是紧闭双眼,那是看错了,仔细看,那只是两条眉毛,额头正中才是唯一的眼睛。所有的这些“一”,代表普贤王如来之无二取、无分别的大空性。

跑题一下:寺院里常见一匾额,题“不二法门”。不了义的解释说,这是说佛法是救众生出轮回的唯一法门。这个说法隐含了宗教的排他性,火气有点盛。更了义的解释是:世界的实相,超越一切大小、有无、多少、善恶、空有的二元对立概念,即涅槃寂静。这个解释就不再具有排他性,也和无二是自恰的,大家圆融相处,没什么可争的。一髻佛母的“一”就是为了叙述涅槃寂静的法理。

回到正题来──仔细看,一髻佛母的姿态和装饰还有:项悬颅鬘(人头所串项链),肩披云领(或全身立于云中),腰系虎皮,有时围人皮一张。相信对忿怒化身早已熟悉的读者可以轻松辨认这些象征无我、降服贪嗔的符号,而不做残忍狰狞观。一髻佛母脚踏一尸(喻降伏无明),或者二天人(象征降伏空、有二执著)。双手期克印(拇指扣中指无名指,食指小指竖立),手中的法器时有变化,常见的有:魔心一颗,豺狼一只,穿有人尸的丳戈(丳音铲,意思是串,不要写成弗)一柄,表万物皆空。这些法器或左或右,无有定式。偶有持天杖和嘎巴拉碗的,甚为少见。

我在雍和宫附近的佛像店里看到过一髻佛母的造像,而在博物馆或寺院里还没有见到过。顶图的壁画,是四川甘孜州白玉寺的。下图的一髻佛母像,是林芝县巴松错湖心小岛上的措宗寺的壁画。

一髻佛母·巴松错湖心措宗寺壁画

辨识佛像——喇呼拉

喇呼拉·桑丁寺壁画

喇呼拉这个名字也许听起来陌生,或者说,简直听起来不像个名字。不过,如果你听说过罗睺、计都,可能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了。喇呼拉就是罗睺星,是为了计算日月食而引进的一个虚拟的黑暗天体。在佛教里,虽然被视作一位凶神,这颗虚拟的天体被看作是除日月之外的恒星行星的首领。

喇呼拉的实际发音是Rahula,第一个音在汉语里没有,只好用“喇”字代替。他还有个汉语的译法叫做“大遍入者”,有人把他和“遍入天”当作同一位,误。遍入天是印度教的世界维护者、毗湿奴的中文译法,而喇呼拉非但不是毗湿奴,而且简直可以说和毗湿奴相当不对付。

当天人和阿修罗一起搅拌乳海,获得不死甘露时,阿修罗的一员——罗睺——混在天人之中偷喝甘露。他被日神和月神认出,告诉了毗湿奴。毗湿奴把罗睺拦腰砍断,可他已经服下了不死甘露,上半身化为黑暗之星,追逐吞噬打小报告的太阳月亮,造成日食和月食,但因为他已经被砍断了,所以被吞下去的日月又会很快出来;龙形的下半身则化为彗星,满天乱窜。在梵语发音里,他的上半身依然叫做Rahu(罗睺),而下半身被称为Ketu(计都)。也有说法称,罗睺是白道和黄道的降交点,计都则是升交点,月球运行到升降交点附近,易发生日食或月食。

在佛教里,喇呼拉被吸收为护法,能自在摄受五大——地、水、火、风、空,所以称大遍入者。

释迦牟尼的儿子也叫Rahula(罗睺罗),不要把他们当作同一位。罗睺罗很乖巧的,沙弥第一,没干过遮天蔽日的事。释迦称他罗睺罗,大约认为孩子是自己出离的障碍。

喇呼拉的造像,最显著的辨识特征是浑身的眼睛、肚皮上的人面和大嘴巴、龙蛇形的身体、和一张拉得满满的弓。仔细看,他的几层头颅里面,还有个乌鸦头。速记:有鸟有人有龙,水陆空齐全,可以遍入五大了。常见四条胳臂,一对张弓搭箭,另一对则一手持蛇索一手举胜利幢。龙蛇形的身体遨游在血海里。

顶图是西藏羊卓雍错湖畔桑丁寺的壁画,是喇呼拉的经典造型,注意左上角的月亮,显示着他和太阳月亮的爱恨情仇。下图是首都博物馆的明代西藏金铜造像,简版的喇呼拉,没有浑身的眼睛和肚皮上的大嘴巴,也不是忿怒相,只有张弓搭箭的手形、盘曲的蛇形身体、和第三层头颅正中的乌鸦表明他的身份。要注意左上手拿的并不是弓,而是蛇索,弓应在左下手上,已经丢失了。

喇呼拉·明·西藏

辨识佛像——大梵天

大梵天·清·西藏


今天所说的是一位护法,大梵天

按照印度教的说法,梵天是世界的创造者,虽然如此,印度教派里,对梵天的崇拜并不如对毗湿奴(世界的维持者)和湿婆(世界的毁灭者)的崇拜显著。在佛教里,梵天被吸收为护法神之一,称“大梵天”,居于天道的色界。佛教认为大梵天和我们一样,都是芸芸众生之一,所以对梵天并不崇拜。其实,佛教对佛菩萨的态度,也并不能说是“崇拜”,更恰当的描述,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学习。把这个参考点设置好之后,对大梵天的态度,就可以类比为学生对班长或者学习委员的态度了。

在佛教经典里,大梵天是第一位请释迦牟尼佛说法的众生。当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之后,觉得佛法超越概念,不可言说,一说就错,所以决定暂隐林间。这时大梵天现身劝请佛陀,说众生虽然愚迷,还是可以教化的。何况,世尊成佛的缘起,是救众生出离樊笼的菩提心,那么成佛之后,更加不能舍弃众生而涅槃入灭。佛陀应允大梵天的劝请,才有了后来四十五年里对众生孜孜不倦的教化。

辨识大梵天造像的关键,是他的坐骑,一只天鹅。梵天在印度教里,是从一只金蛋所生,自己常化为天鹅。跑题一下,希腊神话里,宙斯自己常化为鹰,跑到人间调戏美女、诱拐俊男。在西方画作里,宙斯的形象常常有一只鹰相伴,或者他自己干脆就是鹰。这一点和大梵天的造像思路很一致。

大威德金刚左手所持梵天头

除了天鹅之外,大梵天的造像一定是四个头。在泰国,“四面佛”的造像随处可见,但我谨慎地认为,那可能是梵天的造像,人们对他礼拜,更像是利用他作为护法的身份,求世间的财运福报,和佛法的究竟解脱涅槃不是同一条道路。

梵天造像的细节还包括:左手握一个水瓶,装盛着恒河水。右手持轮,代表他劝请释迦牟尼说法的功德。

大威德金刚右足所踏梵天

大梵天的形象和真正的佛菩萨同时出现时,往往是个受气包形象,赤身裸体,被踏在脚下。这里,他作为“众生”的高级代表,象征着众生轮回的因——无明和我执。常常陪着他挨踩的还有大自在天(湿婆的佛教形象)、帝释天(因陀罗的佛教形象)、遍入天(毗湿奴的佛教形象)、等等,意思是相似的。

大威德金刚的造像里,梵天的形象在两处出现:蜷着身体,被踏在大威德金刚的右足下,这是经典造型了。另一处,是大威德金刚左手挥舞的四个一串的头颅,是大梵天的。在印度教里,梵天的头颅被湿婆砍过——据说是为了确立湿婆的主神位置,我想,以哲思著称的印度教应该有更深奥的喻义。在佛教里,被砍下的四面头颅,代表远离四执或者四大皆空。

头图是居于首都博物馆的清代大梵天造像。小图是四川博物院所藏《大威德金刚》布本唐卡局部,为了表述方便,我把梵天头和被踩踏的梵天之外的画面黑白化了。

辨识佛像——班丹拉姆、吉祥天女

警告:以下内容可能引起恐惧、愤怒、呕吐、晕厥等不适感觉。如果有不适反应出现,请及时停止浏览。文章纯属对现象的描述,和博物馆方法相类,请勿投诉。

吉祥天女·布本唐卡·清

你可能被“吉祥天女”这美妙的名字吸引进来,然后吓一跟头。请别忙着骂我,这确实是吉祥天女,藏文称“班丹拉姆”。班丹:吉祥;拉:天;姆:女。

班丹拉姆是藏传佛教、尤其是格鲁派的重要护法。传说她本是印度教的凶神,被佛陀降服后发誓护持佛法。心路历程有点像鬼子母,本是吃小孩的,被降服后,却专门护持天下童子。也有说法认为班丹拉姆从来就没有做过恶神,当释迦牟尼在燃灯佛前发愿成就时,班丹拉姆亦在燃灯佛前发愿,护持释迦牟尼弘扬佛法。又有说法称班丹拉姆是妙音天女的忿怒化身。佛教分支比较多,我无法一一考证,只将典型的几个说法罗列在此。幸好咱们的主题是“辨识佛像”,所以我压力不大。

吉祥天女唐卡局部

好吧,扬长避短,转入正题,辨识佛像。如何识别班丹拉姆造像?你可能要说:慢来慢来,说佛像呢。班丹拉姆的像能称得上佛像么?我说,可以可以。一来,我把“佛像”解为“佛教造像”,说得简短些。其实大家平时也这样说的:例句“雍和宫那儿有家佛像店。”里头其实也有护法像。你也许会且气且笑地说:胡说八道,偷换概念。我接着说:二来,按照佛教的理解,佛和众生并无差异,佛和护法就更无差异了。刚才提到一种说法:班丹拉姆是妙音天女的忿怒相,而妙音天女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现,文殊师利菩萨则早已成佛,号龙尊王如来,只是不住涅槃,化现为菩萨而已。把佛陀和众生分得太清楚,不是如来本意。

接着说,这次真的开始介绍班丹拉姆的造像了。识别班丹拉姆,有几个重要特征,很独特,很规范,不会轻易弄错。先说整体姿态:班丹拉姆通常是通体蓝色,赤发倒竖,左手持嘎巴拉碗(即人的颅骨所做的碗),右手高举天杖,侧身乘骑一匹黄骡,驰骋在轮回的血海上,身后是熊熊的般若烈焰。

吉祥天女唐卡局部

如感不适,请即刻停止阅读。

细细看,还有如下细节:

班丹拉姆头戴五骷髅冠。这是忿怒相显现的标准头饰。
班丹拉姆的耳环不对称,左边是蛇,右边是狮子。
口中咀嚼一个小人儿,据说是她的试图妨害佛法的儿子。
黄骡的鞍具包含人皮一张。
班丹拉姆的项链是新鲜的人头串成。人头代表色界,即一切万有的显现。砍下的人头则表示“无我”。
腰间别着个红色白章的拘鬼牌,也称帐簿。记载着违背誓言者和佛法之敌作恶的数量。
有个大皮口袋,仔细看,是整张人皮制成。口袋称疾病种子袋,内盛瘟疫毒菌。
皮口袋的颈部扎着一对像火腿肠一样的、卷好的红色咒语包。
咒语包下,用蛇形绳索串着黑白骰子一对。黑白颜色象征黑白业果,天女用它们占卜业报的结局。
天女的左腿附近,有五色丝线缠绕的线球。线球用来束缚佛法之敌。
黄骡的臀部有一只眼,想必另外一侧还有一只。

这些凶神恶煞的杀戮符号,针对的却不是任何众生,而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的那点执著。拿《西游记》说个通俗的吧:第九十八回,取经人一行走到凌云渡,遇到宝幢光王佛,撑一条无底小船来接,唐三藏正自惊疑,却被悟空一把推上船去。渡到对岸,

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四臂吉祥天母·清

这里“是你是你”的浮尸,正是唐僧的色身,其实是他的一念执著。离此一念,既是佛境。所以宝幢光王佛和孙悟空也并没有合谋杀掉唐三藏,他们的“杀”,即是“成就”。《西游记》并非谈佛法的书,这一段却写得十分了义。

相信大家对这个形象没有什么疑问。事实上,我看佛像时,一看到侧身骑马的忿怒形象,目光就直接往“马”屁股上一扫,看到一只眼睛,心里就有数了。之后,不是看全道具之后再判断“这是吉祥天女”,而是根据已知的吉祥天女的披挂,去逐一匹配道具。

顶图是四川博物院的清代《吉祥天女》唐卡,顶上的形象就是妙音天女,看来这个唐卡是依照这个流派绘制的。吉祥天女的黄骡还由摩羯面空行母牵引着,骡子身后跟随着狮面空行母。文中的上两张小图是这张唐卡的局部,供逐一匹配班丹拉姆的披挂用,点击可察看放大版本。第三张小图也是川博的,四臂吉祥天母,乍一看以为有胡子,其实是嘴角咀嚼的小人。底图是现居首都博物馆的吉祥天女铜像,天女也是四臂的。黄骡蹄下踏的血海,纹路很赞。

吉祥天女·清·藏东或漠南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