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佛像——三尊(二):师君三尊、师徒三尊
- 2012年10月3日
- 发布在 art . buddhism . museum . photography
- 留下评论
继续“三尊”的话题。这一章介绍两组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人物:师君三尊和师徒三尊。
师君三尊
师君三尊,即莲华生大师、寂护大师和赤松德赞。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先迎请原住那烂陀寺的寂护大师(亦译静命大师或菩提萨埵)进藏(时称吐蕃)弘法。寂护入蕃不久,吐蕃连遭自然灾害,被信奉本土苯教的臣民抓住机会,指责是寂护弘法所致天谴。赤松德赞在巨大压力下,只能送寂护大师回去,寂护离开时,向赤松德赞推荐了莲华生大师。莲师进蕃就不像寂护大师那样纯学院派了,而是恩威并举,该说法时说法,该降魔时降魔,寂怒并举,很快降伏了当地苯教势力。寂护大师得以再次被迎请入蕃,并为七名贵族子弟剃度,形成了吐蕃第一批僧团。莲华生大师、寂护大师和赤松德赞奠定了佛教在吐蕃流传的基础,称“师君三尊”。
师君三尊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唐卡或壁画里,作为主尊,或处于上师源流图的最顶端部位。莲师总是位于师君三尊的正中位置,这一点和自由度较大的长寿三尊、怙主三尊的画法不同。寂护大师的形象是一位和蔼的老僧,头戴红色僧帽,手持经文。赤松德赞则是赞普装束,手持八辐金轮(代表其迎请莲师说法的功德),二人分坐两角。又:赤松德赞被普遍认为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所以常在他的肩花上看到经书和宝剑。
顶图是德格印经院的老经版所印制的《莲华生大师》唐卡,寂护大师和赤松德赞分坐于莲师的两侧。上图是2012年9月在国家博物馆的唐卡艺术展上出现的《莲华生八相》,虽然名字叫这个,莲师八变的形象却没有师君三尊明显。我把寂护大师和赤松德赞的形象局部放大一下,左边的小图是寂护大师,身侧立有锡杖,左手持经卷,右手结半个说法印,面容和蔼可亲。右边的小图是赤松德赞,手托八辐金轮,半跏趺坐,右肩肩花上有经卷和宝剑,这隐喻着他是文殊菩萨的人间化身。
师徒三尊
师徒三尊这个称呼,随教派的不同,可以指不同的组合。如果不特别注明,一般指宗喀巴师徒三尊,即:宗喀巴大师、甲曹杰大师和克珠杰大师。如果这三个名字听起来不是那么响亮,那么换个说法,“班禅额尔德尼”是不是更熟悉一些?克珠杰大师就是第一世班禅(由第四、五世向前追认),不过,甲曹杰大师却不是大家猜想的第一世嘉措大师(“大海”的蒙古语是个特殊词汇,为了小站的安全,我用了“大海”的藏文音译代替),第一世嘉措大师名叫根敦主巴。宗喀巴大师则是甲曹杰、克珠杰、根敦主巴三位的共同老师。
辨识师徒三尊很容易的,最重要的两点:一、三人都是头戴黄色僧帽。二、主尊宗喀巴大师呈文殊师利菩萨造型。黄色僧帽是格鲁派的标志(“格鲁”意即“戒律”),代表宗喀巴大师重兴戒律的决心。文殊菩萨的造型则表明,大家一致认定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人间化身之一。前面说过,赤松德赞也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大家无须奇怪,文殊菩萨的化身怎么这么五花八门。即使在同一时间,佛菩萨的化身可有千千亿,随缘应化在大千世界的任何地方。
师徒三尊的造像或画像,总是宗喀巴大师居中,克珠杰坐于宗喀巴大师的左手一侧,甲曹杰坐在大师右手一侧。甲曹杰(1364-1432)比克珠杰(1385-1438)年长二十一岁,唐卡或壁画里也常比克珠杰画得老成一些。而宗喀巴大师(1357-1419)虽然比他们二位都年长,画像里却显得十分文弱年轻。这一点,和金铜造像的写实风格是不一样的,宗喀巴大师的金铜造像,往往是一位宽肩厚背的国字脸长者形象,在文殊师利菩萨一章里,有这么一尊鎏金铜像。
上下两幅图,都是2012年9月在国家博物馆的唐卡艺术展上所见师徒三尊题材的唐卡。其中,下面这幅图里,可以看出甲曹杰和克珠杰的长幼(甲曹杰大师的额头上画有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