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摄影系列——细说曝光补偿
- 2013年09月2日
- 发布在 art . museum . photography
- 留下评论
前一章,我们讨论了怎么克服黑暗和反光,努力把照片拍清楚。这一章,我们要细谈一种特殊情况:本来有机会拍好的照片,却被相机的错误判断搞砸了。
在《了解你的相机》一章的最末几段,我举了2009年7月日全食的例子来说明,当整个视野的平均亮度和主体的亮度差异极大时,眼睛和相机都会误判形势。相机最多毁几张照片,眼睛则可能永久失明。
很多朋友可能拿过自己的第一部数码相机拍月亮,还记得看到照片时的心情么?我的第一部数码相机是2001年买的索尼DSC-P1(右图),当时算是高端产品,也是不折不扣的傻瓜机。当我拿它拍月亮时,它嚓地一声开始拍了,然后我没听到结束的声音,狐疑地端了很久,手高举在空中抖啊晃啊……总算拍完了,一瞧照片,彩色花斑的背景上悬浮着一坨圆滚滚的白色重影……嗯,你打开任意一款绘画软件,先用黑色充满背景,再拿圆橡皮擦在中间位置随机涂抹几秒钟,就得到我拍的月亮照片了。
那时我是不折不扣的摄影盲,惊奇了很久。现在我知道这是掉到“曝光补偿”的话题里了。人眼和相机都是根据整个的视野的明暗程度来调节自己的摄影参数,而不在意主体的实际亮度。特别是照相机,它连什么是被摄主体都不知道,它追求的是一种“平均灰度18%”的感觉,这个数字是人眼感到最顺溜的照片平均值。在博物馆里,如果背景占据视野很大部分,并且和展品明暗有反差,相机就会努力照顾背景的感受,而忽略展品嘤嘤的抗议声。曝光补偿就是要纠正它这个思路(另有“点测光”功能也可以解决此问题,用法稍微复杂些,就不推荐给这个系列的读者了)。
故宫博物院的文华殿是陈列陶瓷的所在,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委实被它优美的布光震撼了。展厅里一片漆黑,只有明亮的展品浮在黑暗里,视觉享受极佳。不过,在那里的头几张照片就出了问题。
左图是青莲岗文化的彩陶钵的头几张照片的样子,发虚而过曝。大家仔细看看就能找到问题在哪儿:底座和支架拍得都挺清楚的。相机被浓郁的黑暗背景欺骗了,以为停电了,我要它在抽屉里找蜡烛哪,于是它很配合地瞪大眼睛看了整整一秒钟,把展柜展台看得清清楚楚,而文物本身却亮得糊了。
相机抱歉地对我说:哥,唔好意思,木有找到蜡烛,咱们开闪光灯再找找看?
——少装胖,你一个无敌兔,哪来的闪光灯?有闪光灯也不用,咱们在博物馆哪。没让你找蜡烛,你把眼前这个钵看清楚就行。
既然不是为了拍展柜,而是拍原本已经够亮了的展品,我就减了一档曝光,使快门速度大为缩短。总算拍出了下面这张照片的孤独感,仿佛它还沉睡在幽深的角落里,等着考古人的一双手把它捧起来似的。
除了故宫文华殿之外,在北京,这种黑暗风格的布展还有保利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厅和佛像厅。题图是藏于首博的清代铜鎏金弥勒菩萨像,左边是没有使用曝光补偿的拍摄效果。相机完成了把菩萨的坐墩都看清楚的任务,认为是“正确”的,而我认为这是不美的,菩萨的面容和肩头都过曝成白色了。减曝光后才是题图的温柔模样,而且快门时间缩短到1/25秒,不需要辅以铁手技术,何乐而不为呢?
曝光补偿在有些相机上是个拨盘,有些相机上是屏幕上的菜单选项,从-2到+2,每档1/3的变化量,看到这个,你就知道找对地方了。
背景极暗时需要减曝光(负向曝光补偿),反过来,背景相对于展品太亮时该当如何?那就需要加曝光(正向曝光补偿)。
国家博物馆的布光风格属于半明不暗型,没有太多需要减曝光的地方,其佛像展厅倒委实有几尊背靠白色展台的小件佛像。对于这样的展台,相机觉得亮得晃眼,于是它会减光圈快门,把展台拍成18%灰度,而佛像黑不溜秋的,基本上成了剪影。有时剪影是艺术,而对于不想看剪影,而想看佛像正面细节的,就需要加曝光,把展品拍亮,背景和展台爱怎么曝怎么曝。下面这尊观音坐像就是加曝光后拍出来的。
故宫和首博展厅暗,于是我们减曝光。国博有些地方背景亮,所以我们加曝光。曝光补偿有个速记口诀:越亮越加,越暗越减。“亮”和“暗”指的都是背景(或整体环境)而非展品,口诀的意思很明显:拍好你的文物,让背景展台上访去吧。
可以把这个口诀再缩略成流行的四个字:明粉暗黑。 😆
还必须重复的是,现在很多相机都有“点测光”功能,只评价很小一块局部的明暗而非整体视野。当相机设置到点测光状态时,就不需要担心相机被大环境误导的问题。
另外,相机技术每天都在进步,人脸识别、笑脸识别、眨眼识别、自动对焦、自动跟焦等等,暗示着相机总有一天能聪明到自动识别主体,那样的话,自动曝光补偿就会成为可能。如果这样的相机早已面世,请恕我孤陋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