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巴蒙脚下的埃及雁

内巴蒙(Nebamun)墓室壁画·沼泽狩猎 大英博物馆藏

内巴蒙(Nebamun)墓室壁画·沼泽狩猎
大英博物馆藏

内巴蒙(Nebamun)脚旁的埃及雁

内巴蒙(Nebamun)脚旁的埃及雁

埃及雁 图片来自gobirding.eu

埃及雁
图片来自gobirding.eu

大英博物馆藏的内巴蒙(Nebamun)墓室壁画《内巴蒙的沼泽狩猎》(Nebamun hunting in the marshes)中,内巴蒙脚下是一只埃及雁:红嘴红脚,棕色眼圈,绿色飞羽,翅有暗线,胸有黑斑。

出现在埃及墓葬壁画里,真不愧埃及雁这个名字哎。

所谓”银行卡盗刷黑幕”

被这个视频《记者卧底揭银行卡盗刷黑幕:10秒就可复制一张卡》尴尬到了。

bank-card-copy

视频简介称:

【震惊!记者卧底揭银行卡盗刷黑幕:10秒就可复制一张卡】近日河南@都市频道 记者卧底银行卡盗刷团伙,调查结果触目惊心:8000元买一台银行卡复制器,短短10秒就能复制银行卡,卡号、密码全准确!目前几万条银行卡信息被泄露!

 


 

听起来好像很吓人,不禁细细看了几遍。视频的内容是:记者找了个卧底,花8000块买了个读写卡机。记者刷了一下自己的银行卡,屏幕显示银行卡磁条里的数据,旁白口头说:“而且还有密码”(02:00)。记者又把这些数据复制到一张空白卡上,把新卡拿到银行取款机那里,输入自己的银行密码,之后就看到取款机唯命是从,想查余额就显示余额,想取现金就吐现金。

记者大声质问:我把钱存银行是因为我相信你,现在我还怎么相信你?

然而,看到这类新闻,就要按照经典思路想一想:有这么好的随便拣张卡就能取钱的工具,8000软妹币转让给别人?学雷锋啊?

02:00的女声旁白,声称读卡信息里“还有密码”,这时我们就得问一句:

你说有密码就有密码啦?

视频从头到尾,并未证实在取款机上输入的密码和刷卡屏显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记者并未拍下屏幕上某串数字,并演示他是根据这串数字输密码的。

演示者必须事先不知道银行卡密码,演示才能称得上严密有效。

做个思维训练:通过电话银行改掉密码,再拿着毫不知情的银行卡到取款机,必须用新密码才能取钱。这就说明了密码存在银行的服务器里,而非卡上。多说一点,其实连银行服务器也不知道你的六位数密码是什么,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见我以前写的《“会报警”的取款机》。

那么多贼在取款机上装针孔摄像头、键盘罩,就是为了偷这个不在银行卡上的密码。他们在取款机的插卡口装文中的这类读卡机,用来复制卡片;再用摄像头、键盘罩、或者更生猛的望远镜偷看储户按密码(所以取款机提示遮挡键盘)。两个信息都拿到,才能黑掉储户。

如今,“老杨”的机器只做了第一步就搞定了卡片和密码,我们就得问问以前的贼都是饭桶吗?

这个8000块的刷卡机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骗局的一部分:

卖刷卡机的 骗 想偷银行的。

从前有号称用最廉价的工业明胶和石灰石做假鸡蛋的,开课授徒,收很贵的培训费。学生进门时,老师会带着你去看她用的原料和产品,也会示范把原料放到设备里的全过程,过一夜你再去看,老师已经把示范产品端出来了。确实很逼真,打到碗里完全看不出是假的——其实,就是真鸡蛋。老师并不靠卖假鸡蛋发财,她从培训费挣钱,骗的是想造假鸡蛋的奸商,而受骗的奸商,都具有自行脑补“老师从昨晚的设备里端出假鸡蛋”画面的天资。

同样,本视频里卖刷卡机的“老杨”,并不靠刷卡偷钱发财,他是高价卖刷卡机,骗的是想刷卡偷钱的贼。而受骗的贼和记者,都具有在做实验时主动补全密码的天资。

现在好了,有了大媒体的微博推广,“老杨”的刷卡机一定热销。如果你觉得不会有人受骗,那就看看这条视频的评论吧(看上面的截图也可以):蠢货无数,只要再加一个“坏”字,就是“老杨”的潜在客户呢。

另:平时大家不是把记者叫妓者的么?和这些蠢货是同一伙人么?

将心比心勿过火

“如果出事的是你的亲人,你还会袖手旁观吗?”
“当然不会。”
“那你为什么这么冷血?”
“因为出事的并不是我的亲人。”
呃,好像也挺有道理的……

大家都希望社会不要太冷漠,遇到生死攸关的事情时能有人呼救施援,这当然没错。但将心比心不能比过火。本是路人的事,却拿亲人打比方,不恰当也没效果——非要比的话,你怎么不比作仇人呢?讲道理的句式是“如果出事的是你,你希望路人做什么?”

要求路人做个正常的路人也就够了,无须强逼着路人来认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存在于幻想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才是路人的常态。

太阳黑子AR2529

太阳黑子AR2529 蓝点示意地球大小

太阳黑子AR2529
蓝点示意地球大小

今天下午天气短暂地晴好了一阵,抓紧时间拍了一下太阳黑子活动区AR2529——随着太阳自转,它移到了太阳圆面靠中间的位置。图中的蓝点示意地球大小,可以领会到这个黑子活动区是多么的巨大!

太阳黑子AR2529 蓝点示意地球大小

太阳黑子AR2529
蓝点示意地球大小

手绘莫高窟159窟菩萨

莫高窟159窟菩萨 Autodesk SketchBook手绘

莫高窟159窟菩萨
Autodesk SketchBook手绘

看到@动脉影 贴的莫高窟159窟菩萨的原作与张大千“临摹”对比,不啻云泥。两幅菩萨的表情,就像“以为情人来,开门见备胎”。按理说,张大千这幅不算临摹,而是创作了,只是他理解不了菩萨欢喜的心境,下笔只见呆傻。

愚人喜欢说: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虽然强词夺理,无须一驳,但这么个简单画面还不至于把人难倒。我也摹一幅吧,起码得让菩萨笑出来啊。手机绘画软件是Autodesk SketchBook Mobile

莫高窟159窟菩萨原作和张大千临摹对比

莫高窟159窟菩萨原作和张大千临摹对比

红尾水鸲

IMG_6757

Rhyacornis-fuliginosa-2

4月1日:今天新收获,红尾水鸲一家。首先留意到了雌鸟,在临河的树枝上,用悦耳透亮的声音,高声鸣叫。叫了一会儿,又飞到露出水面的石头上,不停地把白色尾羽展开又收拢。顺着应和的叫声找过去,在枝叶深处看到了红色尾巴的雄鸟和它们的孩子。小水鸲的白色尾羽很短,但也已经能够本能地做出一展一展的动作。

考虑到红尾水鸲夫妻俩早已有了孩子,而孩子自己也会有节奏地展尾,这个动作应该不是在求偶,而是家庭内部的联络手段,时不时给其它成员一个放心:我在这儿呢。而母亲从树上飞到水边,不停地展尾鸣叫,应该是在鼓励孩子从树上下到水边来。

 
4月3日:前天拍到的红尾水鸲一家,原来共有两个娃。今天它们从临水的树上下来了,落在水边乱乱的树枝上。

Rhyacornis-fuliginosa-4

Rhyacornis-fuliginosa-6

树枝上挂着不少人类的垃圾,看着很脏,但提供了挺好的保护,猛一眼看不出它们。红尾水鸲是父母共同喂养的,不过今天只看到爸爸来喂孩子,妈妈站在附近转悠,好像在望风。

和大多数幼鸟一样,父母不在时就一声不吭地隐藏自己,父母一来就叽叽叽叽猛叫。红尾水鸲一次只叼来一只虫子,谁叫得响就喂谁的节奏。

Rhyacornis-fuliginosa-5

 

Rhyacornis-fuliginosa-7

4月4日:红尾水鸲的两个娃会贴着水飞了,飞得不远,但足以让一个跟着老爸跑到河床上去玩,另一个飞到靠岸近些的石头上了。

4月7日:短短一个星期,小红尾水鸲长大了,尾羽明显长了许多,也能自己啄食泥涂里的东西。但它亲爹来的时候,它还是会追着要吃的。老爸也不忘了玩个心眼:跟着我飞两圈再给你吃的。喂完这一轮,再嚷饿,老爸就扑克脸不理了。

Rhyacornis-fuliginosa-10

 
4月10日:小红尾水鸲的个子快赶上妈妈(右)了,只是后背毛色带麻点儿。妈妈对它爱答不理的,这一轮飞来没喂它。下午,上游开闸放水,傍晚再回到这里看时,石头都没到水下了。不过不用担心它们,还有垂到水边的树枝可以栖身。

Rhyacornis-fuliginosa-11

清明

IMG_7285

樟叶蜂

樟叶蜂(Moricella rufonota)幼虫

樟叶蜂(Moricella rufonota)幼虫

樟叶蜂幼虫

樟叶蜂幼虫

伸到阳台的香樟树枝上,有一片叶子聚集了七八条黑脑袋绿身体的小肉虫子,不知何时孵出来的。发现它们时,已经吃光了一片叶子,过了一个上午,又吃掉了一片。队伍已不再聚在一起,而是化整为零,扫荡其它的树叶去了。

小虫子们长得很快,从大约13mm长到了约16mm,也肥壮了许多。对着光看,它们身体里一坨坨的都是食物团(便便团)。它们吃的时候很小心地不去碰叶脉主干道,唯恐树叶枯萎。它们只用前头两三对小黑爪抓住树叶侧面,后面的几对腹足基本不用,身体后半段弓向腹部。

搜了一下,找到这种小虫子的身份了:樟叶蜂(Moricella rufonota),一年两代,眼前这一批应该是今年的第一代。

“小老虎”红头长尾山雀是樟叶蜂的天敌之一,它们常常成群从阳台前面飞过,一棵树一棵树地巡视。小虫子们能躲到几时,就看它们各自的造化了。

红头长尾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

永恒之城

IMG_6057

@金沙遗址博物馆 的《永恒之城》罗马展将在4月8日结束。展览选了来自罗马斗兽场、黄金宫殿、罗马国家博物馆、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等馆藏的233件文物,沿着奥古斯都广场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试图向观众展现罗马帝国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遗址,还原古罗马500年的诸多生活场景。

我就是看看

当人对事情没有判别能力时,生存本能会让他选择相信听起来更危险的那个。成年人之间,如果观点已经各自明确表达,就没法再互相说服,只剩下抬杠和吵架。一个观点若想争取到支持者,要抢在潜在支持者尚未发言之前。

封闭群玩不得啊,刚刚看到一个吐槽,说一个由科普人构成的微信群,成员刚刚到达13个,就显露出智商欠费的迹象。以前我还以为,普通人组成的群怎么也得凑够30个才开始智力下滑呢。

多年前关注过一位特别有胆量特别有正义感的记者,后来发现胆量和正义感是这位记者的全部,于是就放弃了。好吧,我爽快点,就是说他没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