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的人一小时也做不出来的题目

多年前做过一道“98%的人一小时也做不出来的题目”,当时投机取巧,写了个程序逆向去撞答案。今天静下心来想想,用正向推导能否做出来。很悲催的是虽然解出来了,但落到了98%里面。

首先回顾这个题目:

请回答下面10个问题:

1、第一个答案是b的问题是哪一个?
(a)2;(b) 3;(c)4;(d)5;(e)6
2、唯一的连续两个具有相同答案的问题是:
(a)2,3;(b)3,4;(c)4,5;(d)5,6;(e)6,7
3、本问题答案和哪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同?
(a)1;(b)2;(c)4;(d)7;(e)6
4、答案是a的问题的个数是:
(a)0;(b)1;(c)2;(d)3;(e)4
5、本问题答案和哪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同?
(a)10;(b)9;(c)8;(d)7;(e)6
6、答案是a的问题的个数和答案是什么的问题的个数相同?
(a)b;(b)c;(c)d;(d)e;(e)以上都不是
7、按照字母顺序,本问题的答案和下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差几个字母?
(a)4;(b)3;(c)2;(d)1;(e)0。(注:a和b相差一个字母)
8、答案是元音字母的问题的个数是:
(a)2;(b)3;(c)4;(d)5;(e)6。(注:a和e是元音字母)
9、答案是辅音字母的问题的个数是:
(a)质数;(b)阶乘数;(c)平方数;(d)立方数;(e)5的倍数
10、本问题的答案是:
(a)a;(b)b;(c)c;(d)d;(e)e

细细看一下题目,可以发现有些答案是自相矛盾的,例如1B、4A的自相矛盾十分明显:如果第一题选了B,那么“第一个答案是B的问题”不就是1了么?如果第4题选了A,那么答案是A的问题的个数就不可能为0。其它一些,没有自相矛盾,但是题目和题目之间互相打架。经过初步筛选之后,可以得到下面这个表格。

1、第一个答案是b的问题是哪一个?
(a)2;(b) 3;(c)4;(d)5;(e)6
2、唯一的连续两个具有相同答案的问题是:
(a)2,3;(b)3,4;(c)4,5;(d)5,6;(e)6,7
3、本问题答案和哪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同?
(a)1;(b)2;(c)4;(d)7;(e)6
4、答案是a的问题的个数是:
(a)0;(b)1;(c)2;(d)3;(e)4
5、本问题答案和哪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同?
(a)10;(b)9;(c)8;(d)7;(e)6
6、答案是a的问题的个数和答案是什么的问题的个数相同?
(a)b;(b)c;(c)d;(d)e;(e)以上都不是
7、按照字母顺序,本问题的答案和下一个问题的答案相差几个字母?
(a)4;(b)3;(c)2;(d)1;(e)0
8、答案是元音字母的问题的个数是:
(a)2;(b)3;(c)4;(d)5;(e)6
9、答案是辅音字母的问题的个数是:
(a)质数;(b)阶乘数;(c)平方数;(d)立方数;(e)5的倍数
10、本问题的答案是:
(a)a;(b)b;(c)c;(d)d;(e)e

把鼠标停留在标灰的格子上可以看到淘汰原因。对于触屏手机,这个操作不易完成,我还是用文字总结如下:

1B、4A:自相矛盾。
8B:若选此项,则第7题无解。
8D:若选此项,则辅音字母个数是5,9A、9E同时成立.
8E:若选此项,则第7题答案全部成立。
2A:若选此项则3A成立,从而1A成立,但1A成立则2要选B。
3A:若选此项则1A成立,从而2B成立,从而4A成立,但4A本身不可能成立。
3B:若选此项则2A成立,但2A成立则3要选A。
4E:若选此项,则元音字母至少出现5个,第8题不允许。
7A、7B、7E:因第8题不能选E,所以这三个答案都失效。
9A、9C、9E:因第8题只能选A或C,于是辅音字母只能选8个或6个。

还可以看出来一些等价关联,例如1A2B3C必然同生共死,7D8C9B是另一组。

还有一些必然不能同时成立的(但可以同时不成立):如果4C且6E,则会因为A个数为2、E至少出现1次且不等于A的个数,而使得8A、8C无一成立。又因为3C会造成4C,5E会造成6E,所以3C5E、4C5E、3C6E和4C6E都是不可能的。

基于这些做点初步推导:

猛击阅读全文

抢单辨鸟

戴胜 图源鸟类网

戴胜 图源鸟类网

春节回家,手机上的应用全部隐藏。白天装好孩子,晚上躲被窝里偷偷刷微博。白天生活太枯燥,也没什么可说,就抢抢 @博物杂志 的生意,认认字,认认动物什么的。边认边学,一个月下来发现,熟悉了本文中提到的这六七十种鸟,基本上可以代办90%的认鸟业务。

如果不想看啰里啰唆的文字,可以直接跳到图片页

认鸟是在做学生而非当老师。虽然下文会常常“介绍”这个“介绍”那个,这篇博文只是这个月的学习总结,不当教材用。

除了黑翅鸢,这篇文章不提猛禽,也没有鸥类的内容。问这些鸟的不多,或是说起来太啰嗦了,或是很难掌握。这篇文章也没有提到麻雀燕子,虽然其中有些奥妙,但它们是麻雀燕子,根本没人问。

文中的大量配图来自鸟类百科,并按照鸟类网所声明的《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对引用图片加注并给出所源网页,多数图片为了显示便利而裁剪为1×1方片(在共享协议许可范围内)。如果没有注解,则图片由博主本人拍摄。

戴胜:第一个入场的必须是戴胜。尽管博物杂志一再普及戴胜置顶声明不回答“戴胜及戴胜是啥”,但圈博物的还是大量出现戴胜。这是一种不需要开大图就可以认出来、并且绝不会错认的鸟,题图就是。

喜鹊

喜鹊

喜鹊:比较惊奇的是很多人因为喜鹊圈博物,这在全国各地都是多么常见的鸟啊,还有很多民俗画拿喜鹊作为题材,《喜上眉梢》什么的。细看下来,大家觉得“没见过这种鸟”,多半是因为它翅膀和尾巴上蓝绿色的辉光,而大家印象里的喜鹊或许是纯黑纯白的。

和喜鹊可能混淆的鸟有三种:鹊鸲、灰喜鹊、红嘴蓝鹊。下面逐次说说。

鹊鸲 图源鸟类网

鹊鸲 图源鸟类网

鹊鸲:猛一看,鹊鸲的配色和喜鹊一模一样,但“鸲”字决定了它的个头不会大。它的体长大约只有喜鹊的一半。鹊鸲收拢翅膀时,翅膀上有一条特色白条纹,是辨认它的重要标识。雄性鹊鸲的尾巴两侧也是白色的,喜鹊没有这个。如果听叫声,喜鹊的声音嘶哑难听,鹊鸲则十分会唱。

鹊鸲主要分布在华南。

灰喜鹊

灰喜鹊

灰喜鹊:虽然叫做灰喜鹊,但它并不是“灰色的喜鹊”。这种黑脑袋、淡蓝灰色的鸟在华北华东很常见。以前住在帝都时,一到傍晚,就看到它们成群结伙地跟喜鹊打群架争抢地盘,你来我往,互有胜负,好不热闹。阳台上放着喂它们的葡萄干,它们也抢得很高兴。它们骂街的声音和喜鹊一样难听,但有时能发出音调往上挑的“咦咦”声,还是比喜鹊稍胜一筹的。

红嘴蓝鹊 图源鸟类网

红嘴蓝鹊 图源鸟类网

红嘴蓝鹊:配色和灰喜鹊有点像,但花哨得多。红嘴巴,后脑勺灰白,不成比例的长尾巴,尾巴尖还弯成个白色小耙子样。如果它的腹面朝向观众,还可以看到它尾巴上黑白相间的色块。

看惯了这套配色之后,基本上不需要开大图就能辨认红嘴蓝鹊。但如果提问的人用了繁体字或有地理坐标标明台湾某地,就得留个心眼,打开大图看一下。如果图上的“红嘴蓝鹊”的蓝色十分艳,肚皮也是蓝的,后脑勺也没有灰白,那么这是“台湾蓝鹊”。

白鹡鸰

白鹡鸰

白鹡鸰:配色也是黑白系,但我相信不会有人把它和喜鹊混淆,事实上也从未见人问这是不是喜鹊。它个头太小了,小到大家只会觉得不认识它。问白鹡鸰的贴图都是小到几乎找不着鸟,真是抓住了白鹡鸰的神韵。贴白鹡鸰图片的配词通常是“小小的,飞得一高一低的,落下来尾巴也不停地颠。”

白鹡鸰的亚种花样繁多,头部纹路细节不同。但基本上是白脸黑头黑胸脯的套路,看习惯之后,不开大图也能辨认。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有照片的会问这是什么鸽子,听到叫声的还会问这是鸽子还是布谷鸟。我小时候听到天空传来“虎乎乎”(按普通话音调念,第二个乎读轻声)的声音时,以为那就是布谷鸟,现在知道是珠颈斑鸠的声音了。珠颈斑鸠自带花围脖,不难认。但要小心,翅膀颜色比较素净的花围脖才是珠颈斑鸠,翅膀花纹颜色深的花围脖则很可能是山斑鸠或其它种类,这里不再展开多说了。

乌鸫

乌鸫

乌鸫:不是乌冬面。浑身黑色但不像乌鸦那么沉重,有很漂亮的黄嘴巴和黄眼圈(男生),叫声多变,绝不是乌鸦的“啊!啊!啊!”大家也知道它一定不会是乌鸦,看到回答“乌鸫”时还会抗议道“才不是乌鸦呢!”

乌鸫可能和八哥系列或黄嘴山鸦混淆。八哥系列配色不纯黑,或者嘴根竖着小刷子;黄嘴山鸦腿是红色的,而且国内没有。

八哥系列

严密地说,鹩哥不属于八哥系列,但算是很近的表亲,外貌也很相似,就放到这里一起说。八哥林八哥嘴巴根有竖立的羽簇,而且翅膀上有白斑。家八哥身体偏褐色,眼周裸露黄色皮肤。鹩哥的眼后有更夸张的黄色肉垂,不可能错认。

八哥和林八哥的区别很细微,需要仔细看。八哥的嘴不如林八哥那么艳黄;收拢翅膀时,八哥翅膀和尾尖上的白斑不如林八哥的面积大;林八哥分布在中国西南一隅,而八哥到处都是。

问家八哥的博主们通常在云南、海南、东南亚地区,通常是野生状态,还好。鹩哥则通常是关在笼子里被问的,悲哀。

页面: 1 2 3 4 5

惊蛰

IMG_7828

蜡梅

蜡梅

蜡梅

买了四大枝蜡梅花,香气满室。

红头长尾山雀,崖沙燕

红头长尾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

红头长尾山雀(背景是木犀果实)

崖沙燕

崖沙燕

崖沙燕

崖沙燕

灰椋鸟,白鹡鸰,崖沙燕

灰椋鸟

灰椋鸟

灰椋鸟

灰椋鸟

今天的空气自带黑白滤镜,下午三四点钟,黑夜就提前降临了。

拍到一些喜欢扎堆八卦的灰椋鸟,可它们只能加重黑白片儿的效果。

下面两幅照片的群众演员还都是灰椋鸟,但主角似是丝光椋鸟。橙色翼斑的丝光椋鸟应该是在鸟贩子手里染过色的,能回到大自然怀抱里来,难为它了。但也暗暗担忧,不知对它是福是祸。

丝光椋鸟和灰椋鸟群

丝光椋鸟和灰椋鸟群

被染色的丝光椋鸟和灰椋鸟群

被染色的丝光椋鸟和灰椋鸟群

白鹡鸰

白鹡鸰

白鹡鸰

白鹡鸰

白鹡鸰在水边起起伏伏地飞,嘴里喊着一串“机灵机灵机灵”。时时飞落下来,停在浅水里露出的石头上,看着流水冥想一会儿。绿地也常常见到它们的身影,胆子大的还跑到停车场上来。

崖沙燕

崖沙燕

崖沙燕

崖沙燕

一群灰褐色的鸟儿紧贴着河面飞,急停猛转,穿梭自如。动作像极了燕子,但颜色不是黑白。细看几只飞近了的,尾巴也不是剪刀形。不过,它们的小圆胖脸儿和细小的嘴巴表明,它们和燕子相去不远。

查了查,是崖沙燕,外号之一是“水燕子”。它腿脚细小,轻易不愿意落下来歇脚,在空中飞还舒服一些。当它不飞的时候,尾巴合拢,还是会略呈剪刀形的,飞起来就完全看不出了。

饶是天色昏暗,饶是它们快如闪电,我还是拍下了几幅略拿得出手的照片。下面这幅,是它在空中急转打轮翻身的一瞬间。

崖沙燕

崖沙燕

成都动物园

Rhinopithecus-roxellana

川金丝猴

今天去了成都动物园,开心!

成都动物园提供给观众的视角平视感很好(动物喜欢不喜欢,我不知道)。也会利用动物的本能,例如,利用细尾獴的放哨习惯,在玻璃院子中间搭了个木桩子。每时每刻,这儿都站着一个尽职尽责的哨兵,全方位地展现自己。

 

今年成都不算冷,但来自热带的动物还是有点顶不住。松鼠猴个头小,受优待多些,有个豪华烤炉。两个黑叶猴靠抱在一起取暖。

 

没有玻璃墙的熊山,游客投喂很严重。两头黑熊干脆肩并肩站着接吃的,西藏棕熊玩“阿熊拜拜”讨喜,棕熊没什么技能,也不向邻居学习,抠脚大汉一样地躺着:爱给不给。

 

节假日来动物园不是个好主意,小朋友们挤爆了,得换个工作日再来一次。

孟加拉白虎

孟加拉白虎

左右

guhyasamaja-snowylandtreasures

我先得深深吸一口气,理清思路。

嗯,是这样的……

谈到方位的时候,小朋友说:藏语和汉语的“左右”是相反的,如果你乘藏族司机的车,到了路口用汉语说“向左拐”,他答应之后,到了路口就会向右。

我大为惊奇,问他藏语里“左右”怎么说。他说:左发音yi,右发音yun。但使用时要记得反过来,到了路口想向左拐,藏文说yun(右的那个音),司机就会正确地向左拐。

我伸出自己的左手,问用藏文该怎么称呼自己这只手,yi还是yun?他回答是yun,汉语要说左。

我问:如果我们面对面坐着,我看到,在我的视野里靠这边的(手挥向右示意)、你的那边脸上,挂了一粒米,藏文该说你的yi脸还是你的yun脸?他说,要说yun,但汉语要说左脸。

我问:那么,如果我们并肩坐着,还是这个方向(手挥向右示意),你的脸上挂着米,藏文该说yi还是yun呢?他回答这个是yi,汉语要说右脸。

这下我更惊奇了,说:我刚才听到的是这样,不管是说自己也好,站在别人的角度说别人也好,和别人一起看世界也好,藏语里的yi使用起来,永远指汉语的右,yun永远指汉语的左。有例外么?比如称呼佛菩萨时?多吉森华是哪个手拿铃,xia yi还是xia yun?

他说:用汉语得说多吉森华左手拿铃,藏文说xia yun啊。yi是左,yun是右,只是用的时候一定要反过来啊。

我问有没有不用反过来的情况呢。他说没有。

我说:那我认为是藏区把汉语的左右理解反了。只要出个字典,把yun译成左,yi译成右,就万事大吉了,完全没有时刻要记着反过来的麻烦。

他说:不行啊,吞弥·桑布扎创造藏文的时候,yi就是左,yun就是右,不能硬反过来的。上一世班禅的时候,有个译师译经的时候错了一个字,班禅就教育他说,搁在古代印度的话,这样的错是要砍手的。

“左”和“右”是无法用纯语言描述的方位,讨论得这么困难很正常。有天文物理学家举例说,假如你跟一个外星文明沟通,最后必定会卡到这一对词上。即使想起弱作用力宇称不守恒的一些推论来解释这对词,还得当心对方来自反物质世界。假如你以为对方明白了,也同意面基时伸右手握手问候,到了那一天如果看到他伸左手出来,就一定要逃,反物质世界的人会和你湮灭的。

我说:桑布扎创造藏文的时候,他说的“左”和“右”都不是汉语吧。他说这个方向是什么?(挥右手)

他说:左,但实际上要说右。

我说:先别用汉语说这个词,桑布扎不说汉语,他怎么用藏文说这个方向?

他说:yi。

我说:那就还是左yun右yi啊!

他说:可我们不能说藏语有错,语言不能改的。

我说:藏语也没错,汉语也没错。(深吸一口气)这么说吧,我们先忘掉任何语言,只认准这两个方向,再把各自语言的词放进去。这一边,藏文放了yun,英文放了left,汉语放了左。同意么?你不用管我放的左是不是桑布扎说的,桑布扎创造藏文的时候没想着汉语,只想着这个方向,放汉语是我的事,放英语是英国人的事。同意了?好,另一边,藏文放了yi,英文放了right,汉语放了右。那么,现在让做字典的人过来,他看到了一定应该写:yun——left——左,yi——right——右。藏语、英语、汉语本身都没错,只是第一个把yi当成左、yun当成右的人把线连错了。要砍手就砍这翻译的,桑布扎和我们家仓颉都很安全。

他说:可我手里的《小老师》(一本藏区的汉语常用词汇书)上,“左”和“右”那里写,左是yi,右是yun,底下还有一行小字,说,用的时候要反过来。

我说:你用这两个词的时候,如果是习惯的不同——比如刚才我举的面对面坐和肩并肩坐的例子——假如和汉语用法有时相同、有时相反,那我没问题。但现在我们知道藏汉的用法完全相反,那么就可以认为它们实际上完全相同。把词典的连线交叉一下,完全相反就变成完全相同了。我猜第一个编词典的人把线连错了,后来编词典的照抄他的,大家都错了之后改不过来,《小老师》心里明白,只好这么加注。

《喇荣课颂集》含有“左、右”的颂词

《喇荣课颂集》含有“左、右”的颂词

他说:可是藏区的司机们,不只是司机们,听到你把yun说成“左”都会奇怪。

我说: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会了一些汉语。而从来没听到过汉语的藏区同学,听到我这么说,就会接受。就像我学英语的时候,听到左是left,右是right,就没有任何疑问。

(对话跳回上方的任意一个入口,来回来去地车轱辘了一小时)

《汉藏英常用词语》里的交通标志

《汉藏英常用词语》里的交通标志

后来我们决定先搁置这个讨论,知道他不会用错左右就行了。等他走后,我坐在那儿想,有三个可能:

  1. 可能藏区并没有这个错用问题,只是他从小接触的老乡们用反的多。
  2. 可能某一本错误的词典流行过,还延续蔓延,大家真的都学错了。
  3. 可能“不能质疑权威、经典、或已经印出来的东西”的藏区文化使他即使知道有错也不敢改变。
《汉藏英常用词语》里的心脏标注

《汉藏英常用词语》里的心脏标注

如果是头两个还好办,第三个就得用“经典”才能解决。我想起《喇荣课颂集》上有关于左和右的句子,就哗哗哗翻到那里一看,左就是yun、右就是yi嘛。那俩藏文我会念的,和下面的汉语音译完全对得上,也和我理解的左、右相同。再把慈诚罗珠堪布主编的《藏英汉常用词语图解词典》翻出来,里头的交通标志都是按照左yun右yi的方式翻译的。

如果说课诵集上的翻译是看面对面主体,交通标志还只是为了矫正司机的习惯,那么另一幅图里,说左心房、右心房,也是左yun右yi,从自身看自身,也是一致的。

这就不难了,我把这三个图发给他看。《喇荣课诵集》是经典,慈诚罗珠堪布是高僧,都是他不能拒绝的。不管这个误解的起源是什么,他从内心理解和外在使用上都不会颠倒了。

《小老师》里的左和右

《小老师》里的左和右

后记

我找到了那本《小老师》的关于“左”和“右”的那一页,如左图。这里,确如小朋友所说,左yi右yun,和前面三个图相反,但我并没有看到小朋友所说的“使用时要记得反过来”的注解。假如有这个注解,可以帮助我相信,存在一个非要反着译不可的理由,并认真探究背后的原因。

我自己又从两个独立来源找到了支持左yun右yi的证据:一是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版《藏英汉对照小词典》,二是维基百科藏文版本的右旋海螺词条。右旋海螺藏文的第三个音节就是yi。不过,“右旋”这个词本身靠不住,就算是纯汉语环境,你问我右旋海螺到底是怎么个旋法,我也不敢肯定。所以这个证据可以暂且忽略。

ethnic-publishing-dict-left-right

民族出版社《藏英汉小词典》

总结一下:支持左yi右yun的只有《小老师》一本书。支持左yun右yi的有《喇荣课颂集》、慈诚罗珠堪布主编的《汉藏英常用词语图解词典》和民族出版社的《藏英汉对照小词典》。而藏区略懂汉语的人们对这两个字的实际用法,我还要进行更多的采访才能知道。

水星凌日的可见范围

水星凌日的可见范围

水星凌日的可见范围

2016年5月9日将发生水星凌日。水星进入太阳圆面时,是中国的傍晚,甚至东部的省市早已日落。图中所示的地区,能够看到水星完全进入太阳圆面的过程。越往西走,看得越久。错过这一回,下一次是2019年,再下一次是2032年。水星离太阳近,凌日不算太稀奇,金星凌日这辈子却再也看不到了。

授课笔记——听觉

听觉系统手绘

听觉系统手绘

听觉(tīng jué)是人对声音(shēng yīn)的感觉。声音通过耳朵(ěr duo)收集(shōu jí),最后变成神经信号(xìn hào)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耳朵露在外面的部分叫做耳廓(ěr kuò)。耳廓由软骨支撑,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声音被耳廓收集后,进入外耳道(wài ěr dào),到达鼓膜(gǔ mó)。鼓膜是一封很薄(bó)的膜,能够随着声音振动(zhèn dòng)。

鼓膜的背后附着(fù zhuó)着(zhe)一套听小骨(tīng xiǎo gǔ)。听小骨由三块更小的零件构成(gòu chéng):锤骨(chuí gǔ)、砧骨(zhēn gǔ)、镫骨(dèng gǔ)。听小骨的一面接着鼓膜,另一面接着耳蜗(ěr wō)。这样,鼓膜的振动就传到了耳蜗。

蜗牛

蜗牛

耳蜗是一个很像蜗牛(wō niú)的器官,所以有了这个名字。耳蜗里充满了液体(yè tǐ),内壁有很多毛细胞(máo xì bāo)。

当听小骨随着鼓膜振动、敲击(qiāo jī)耳蜗时,耳蜗里的液体会把振动传给每一根毛细胞。毛细胞把振动变成神经信号,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tīng jué zhōng shū),产生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