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history ’ 分类归档

图灵

阿兰·图灵

阿兰·图灵

刚刚看到维基百科上出现了这条新闻:“2013年12月24日,英国司法部长宣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赦免上世纪50年代因同性恋行为被定罪的英国著名数学家、密码学家、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

啊,这可真是太傲慢了。眼前的问题,不是英国该不该赦免图灵,而是图灵该不该赦免英国。

Alan Turing, code-breaker castrated for homosexuality,
receives royal pardon

By Jethro Mullen, CNN
December 24, 2013 — Updated 2301 GMT (0701 HKT)

(CNN) — Alan Turing, a British code-breaker during World War II who was later subjected to chemical castration for homosexual activity, has received a royal pardon nearly 60 years after he committed suicide.

Turing was best known for developing the Bombe, a code-breaking machine that deciphered messages encoded by German machines. His work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have saved thousands of lives and helped change the course of the war.

“Dr. Turing deserves to be remembered and recognized for his fantastic contribution to the war effort and his legacy to science,” British Justice Secretary Chris Grayling said in a statement Tuesday. “A pardon from the Queen is a fitting tribute to an exceptional man.”

Turing’s castration in 1952 — after he was convicted of homosexual activity, which was illegal at the time — is “a sentence we would now consider unjust and discriminatory and which has now been repealed,” Grayling said.

Two years after the castration, which Turing chose to avoid a custodial sentence, he ended his life at the age of 41 by eating an apple laced with cyanide.

Supporters have long campaigned for Turing to receive greater recognition for his work and official acknowledgment that his punishment was wrong.

An online petition in 2009 that drew tens of thousands of signatures succeeded in getting an apology from then-Prime Minister Gordon Brown for Turing’s treatment by the justice system in the 1950s. Brown described the Turing sentence as “appalling.”

The German messages that Turing cracked 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s code-breaking headquarters in Bletchley Park provided the Allies with crucial information. The German messages were encoded by Enigma machines, which Adolf Hitler’s military believed made its communications impenetrable.

Turing was considered a mathematical genius.

In 1937 he published a paper introducing an idea that came to be known as the Turing machine, which is considered to have formed the basis of modern computing. This was a hypothetical device that could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any problem that is computable.

“Alan Turing was a remarkable man who played a key role in saving this country in World War II by cracking the German enigma cod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said. “His action saved countless lives. He also left a remarkable national legacy through his substanti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often being referred to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computing.'”

The prestigious A.M. Turing Award — sometimes called the “Nobel Prize” of Computing — was named after Turing.

The pardon, under the Royal Prerogative of Mercy, comes into effect Tuesday, the British Ministry of Justice said.

挂在木上

【纯属脑补】

这天,朱重八做了个梦,老爹朱五四对他说:儿啊,你的江山要挂在木上。
重八醒来,心情不爽。跳过木字辈的儿子们,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两百多年后,木字辈的朱由检吊死在歪脖树上。

明朝皇帝名字及传承顺序

明朝皇帝名字及传承顺序
(勘误:朱佑樘应为朱祐樘)

闰月和节气

moon-20130624

终于搞懂了一件事,闰月是怎么安插的。原来只要一个农历月不含“中气”(阳历月里,定期在每个月的22号附近出现的那个节气),后面就要放一个闰月。乍一听,闰月似乎会很多,实际上,大部分的农历月都能含一个“中气”,即使赶不上月末也能赶个月初。只有那些29天的农历月,前后正好卡在两个中气之间的(平均30天半的间隔),才需要闰。

这么得到的第一个简易推论,闰月的第一天一定出现在阳历的23号左右,这样它刚好错过前一个中气,也正好够不着后面那个。

第二个推论是,北半球的冬天,地球离太阳近,运行得快,作为阳历概念的节气(依太阳黄经而定)间隔稍短,夏天反之(参考阅读《手机上的天文》)。夏天的节气间隔较长,两个中气正好把一个农历月卡在中间的概率,夏天较高。闰五月(阳历7月)的数目应该比闰十一月(阳历1月)高得多。

找到验证信息了,从公元前103年到公元1644年,连续1747多年的记录,闰十一月出现了38次,最低。闰五月出现了70次,最高。推论被验证了。有趣的是它们各自的邻居都和它们分布相反,属于被它们抢夺或赠送中气的趋势。

阳历23日左右闰月第一天的这个推论也验证了,阳历的2014年10月24日就会闰九月(正好卡在霜降和小雪之间),再下一个闰月是2017年7月23日,错过了大暑、又没赶上处暑。

这条知识终于让我对二十四节气有了些敬意,而非仅仅把它理解为纯阳历的概念,以为中国古代的贡献无非就是为它们命名,赋以物候的含义用于指导北方农业生产。我对二十四节气的新理解是这样的:虽然在月亮历法里,二十四节气显得很麻烦很不合群,每年都得推算,但多亏了这些节气,起到校准的作用,把太阴历和太阳历的偏移量控制在30天以内。

以下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公元前103年至公元1644年:

闰冬月 闰腊月 闰正月 闰二月 闰三月 闰四月 闰五月 闰六月 闰七月 闰八月 闰九月 闰十月
38 61 52 48 63 49 70 48 51 54 48 61

1810年到2409年的600年里,闰月分布则是(天文数据观测更精密,分布曲线更平滑):

闰冬月 闰腊月 闰正月 闰二月 闰三月 闰四月 闰五月 闰六月 闰七月 闰八月 闰九月 闰十月
4 0 2 16 27 38 43 38 28 15 5 5

时间揭开真相

Le Triomphe de la vérité

Le Triomphe de la vérité

卢浮宫这组鲁本斯的《玛丽·德·美第奇的生平》组画的最后一幅《Le Triomphe de la vérité,真相的胜利》,第一感觉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仿佛太后辞世、被接引到天堂一样。

不过,这是俺不熟悉法国历史的误读。今天抠了半天法语说明,重读如下:画面下方绘Saturn把女儿Veritas拽上来,蕴意“时间揭开真相”——“此心耿耿,天日可表”的意味。上方绘玛丽和路易十三冰释前嫌的场面,基本上是这位被放逐的太后的一厢情愿。

画面的倾向性很明显,虽然画家貌似不偏不倚地让母子俩各占一半,但留给玛丽的未遮挡空间明显地比路易十三充裕,画面下方Saturn的脸朝向以及Veritas的手臂指向,都蕴意:“真相在太后这边,而路易十三则是被黎塞留——玛丽眼中的奸相——所蒙蔽的。”路易十三右手抚心,作发誓姿态,玛丽则一脸从容,淡定地接过月桂冠,这种“路易十三向玛丽认错服软”的场面,更像是她自己单方面的愿景了——不知怎的,想起了《郑伯克段于鄢》里“黄泉相见”的故事。

按:鲁本斯逝于1640年,玛丽·德·美第奇逝于1642年,鲁本斯不可能画玛丽的死,何况这组画是玛丽聘他来画的,这个疑点促使我仔细地再读一下画面和说明,顺便学习波旁王朝前期的一些历史。

博物馆摄影系列——讲述展品的故事

题图是一个人类的颅骨,如果你是端着单反扫瞄博物馆的人士,或许就面无表情心无波澜地、喀嚓——平移——喀嚓——平移地从它面前掠过了。

可是,如果你把相机暂放一边,亲眼细看这个颅骨和它的说明,就会读出一段惊悚内容。这是1957年在邯郸涧沟遗址出土的一件青年女性头骨。发掘人严文明先生注意到,头盖骨上从前额延伸到后枕的这条笔直的中轴线,是一道刀割痕,结合从眉弓经颞骨至枕后用钝器砍砸修整的痕迹,严先生认定这是一件头盖骨杯,这条笔直的刀割痕,为剥取头皮时留下的。由此证明在四千年以前,我国北方存在剥人头皮并制作头盖骨炊器的习俗。

对不起,这个开场白可能吓着观众了,但请相信我的心还是忠厚、仗义、纯洁的……在《为什么要拍博物馆》一章我们说过三个渐进的目标:把展品拍清楚、拍得美、拍出故事来。即使纯粹从摄影的角度出发,一个故事也可以让照片生色百倍。“博物馆扫描仪”不是我们的目标。

毗瓦巴·首都博物馆 摄影@柳叶氘

毗瓦巴·首都博物馆
摄影@柳叶氘

同时实现清楚、美、有故事,还是很难的,我见过的博物馆照片里,@柳叶氘童鞋利用展厅灯光拍摄的大成就者毗瓦巴,同时具足这三个要素,是难以超越的精品。

这张照片,在国家博物馆转发的《炫而不眩》下集里被引用。毗瓦巴以手指天的姿态,是他被酒家催酒钱时,指着太阳说“等太阳落山就埋单”的情景,他这游舞世间的一指,就把太阳定住了三天(以正常的作息时间算),让他喝光了全城的酒,最后还得城里的王侯替他付酒钱。

照片里的毗瓦巴,手指尖恰有一个“太阳”,这是摄影师完全读懂展品背后的故事后,巧妙运用展厅灯光构造的神来之笔。这样的作品拿出去,可以秒杀一百张无差别扫瞄的正面免冠无墨镜文物身份证。

下面我又要说点惊悚内容了……刚刚在微博上认识@博物致知童鞋时,她提到了一件人骨,可以用来“研究敌人的兵器”。当时我一听,脑中自动补全了一幅草船借箭的画面,只不是草人,而是个活的,被乱箭射得刺猬一般,嘴里只会喊韵母了。一瞬间不寒而栗,心想上古时期的人们真不厚道,为了研究敌人的兵器,把一大活人挑到竹竿顶上挨箭。她笑道,没那么毁三观,等你看到实物就晓得了。

猛击阅读全文

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展

“永恒记忆——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展”星期二在万寿寺(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展期三个月。展览规模不大,只有两翼展廊,展品在时代的跨度上倒是不小,从西周一直到元。

花絮:有观众问俺蜻蜓眼的来历,托@博物致知的福,俺没诌错。另,在展厅以提高照片质量为名,成功劝一位小朋友关闭了闪光灯。

十几块钱的盘子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关于@cctv中国记忆文化遗产日特别节目,最后几分钟有这么一段(从第47:00看起)。

主持人石琼璘:首先来介绍一下焦局长手里捧着的这一个盘子。这是你们——就是刚才节目当中——两天的时间追到的那个文物吗?三天?能跟我们讲一下这个文物吗?
新疆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这个是盗墓者当时刚实施盗墓期间挖出来的一块小木盘,这个木盘有残缺,下面腿都还不齐全。
:现在知道它的年代吗?
:应该是在汉晋时期的。
:就本身——如果说这个盘子本身的文物价值应该怎么来界定?
:本身的经济价值不怎么值钱,主要是研究价值。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尴尬地笑介)
:俗一点讲的话,是不是?经济价值。
:(尴尬地笑介,欲说话,刚说出两个字,被抢话头)
:所以俗一点问你们,几天的时间,就追到这个十几块钱的盘子,觉得值得吗?
:还是值得的。
:为什么?
:为了保护咱们这个文物。他盗墓的不是价格是多少,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就像咱们抢劫犯抢劫一样,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它是一个性质。
(以下为别的话题)

这段视频,凸显了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鸡同鸭讲”现象,就像朱军永远无法跟上他家嘉宾的思路一样——他虽然能把嘉宾弄哭,却不明白他们哭的是什么。

主持人的那句“也就是十几块钱”粗暴生硬、严重跑题。嘉宾脑子不灵,应对得也笨——不排除他陷入沉思的可能:如何回答才能既正确,又不伤主持人的自尊。“十几块钱”有个前提就是“如果现在做这么个盘子,那么现代的盘子就是十几块钱。”而非“这个文物盘子本身值十几块钱。”最后那句话,“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还算扳回到正道,可“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是一个性质”就又掉到陷阱里去了。

其实从钱的角度来问答就不对,文物是不放也不能放价签的,说“值钱”还是“不值钱”都错。

用英语回答“这个盘子作为文物是否值十几块钱?”,“yes”和“no”都错,正确答案是“not applicable”(N/A)。

至于大众会问“文物无法用钱衡量,为何我们要花钱从国外拍卖行里买回来?”答:从拍卖行里买回来时,文物有了一个耻辱的名字“古董”。花钱买的是古董,而非文物。作为文物,(适用此规则的)从一国归还原国是免费的。
猛击阅读全文

给一座知名墓葬博物馆的官微的建议

我关注一座知名墓葬博物馆,有一段时间了。去年暮春,这座博物馆的一位资深人士和我在微博上认识,从此常常呼朋唤友,组团泡馆,收获知识也收获友谊,甚是欢乐。忽然一天看到这座博物馆的官微,以为老友开发了另一种渠道的发言平台,果断关注。看了几天,觉得这官微的风格迥异,沉闷枯燥,用词费解。私下一问,果然不是老友主持的。出于对博物馆的喜爱和感谢之情,也出于一份私人友谊,我对这座博物馆的官微有以下建议。

一、开放思路,多找话头。很多话题,对于博物馆或者考古人士们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我这样的外行却非如此,因为不是理所当然,所以就有趣。我随意想起的话题有:广阳倾王的家庭背景如何?他爹是谁?和当时的皇帝是什么关系?怎么死的?为什么起了那么个差劲的谥号?他爹的下场这么不堪,为什么墓主本人的葬制这么风光?这个墓是怎么被偶然发现的?谁主持的探方和发掘?怎么知道墓被盗过了?怎么确认的墓主人身份?墓主人的身份还有哪些争议的声音?那些柏木条为什么叫作黄肠?题是什么意思?凑是什么意思?天子之制用在诸侯王身上,为什么不算僭越?还有谁用过这种高级葬制?这种葬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后来不时兴了?
二、多发馆藏文物的图片,引发思考和讨论。随意列举几个:那个漆榻的用途是什么?确定么?棺是怎么推进椁里的?马是生祭还是屠宰后祭的?车马坑的两架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柏木为什么不腐烂?白膏泥是怎么个用法?木炭是怎么个用法?车马坑的发掘有什么难点?玉舞人是专给死人佩戴的还是活人也能用?玉觹是怎么用的?袖棁的工艺到底有多复杂?那些鸟骨怎样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那个木枕头在首博也有一件复制品,它龙头上的角到底是朝里还是朝外?
三、介绍馆里的特色项目。小朋友们常去学挖土探方,游戏规则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投壶的规则是怎样?那个铜壶是参考哪些文物制作的?有古代的礼仪实习,古人跪在那么一个木板上就不觉得硌得慌?汉代的贵族衣冠是什么样?为什么不是穿明黄而是穿黑?哪天可以去玩?怎么联系活动?
四、多聊天扯闲白,例如说说你家院子里的那只大狗的逸事啊,说说发大水对你家的影响啊,说说最近为什么在修缮啊,说说路面和地铁交通啊,说说为什么乘摆渡车还要再刷一次公交卡啊,说说夏天蚊子多啊,说说为什么在墓葬值班守夜不觉得害怕啊,说说春节期间守着一堆木头是多么担心啊。

一时就只想起来这么些话题,还是觉得比转发朱总司令生平展和翻拍的汉代养生知识有趣一些。希望老友看到这篇文章不要介意。

LIFE OF PI 影评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必定会降低初次观看电影的乐趣,请谨慎阅读。

为了不让读者的余光看到剧透的内容,我先评论评论技术层面的亮点。摄影师跟焦的水平真是很高,一家人饭桌上的对话和舞蹈课的情节,都用了大光圈浅景深,焦点在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至于出海之后的镜头,由于以特效为主,就不再特别夸奖了。

电影中无疑是用到了大量特效,海上漂流时种种奇幻的光影,和各种动物在船上的搏斗,等等都是。但李安没有滥用特效,所有的特效都是紧紧围着情节运行,没有一丝冗余。

下面开始评论电影情节,再次请读者谨慎阅读。

起初,被朋友拽进电影院时,我并不知道要看的是什么片子,只知道是李安导演的。所以,当发现放映厅是IMAX厅时,我还挺诧异的:李安的片子,恐怕只有最早期的《卧虎藏龙》适合用IMAX来表现,而后来他开始走人伦路线了,《断背山》啊《色·戒》啊什么的,这种细腻的片儿,按说根本用不着IMAX。直到那艘客轮航行在暴风雨和惊涛骇浪中、发出隆隆的吼声时,我开始想,哦,怪不得,恐怕后面一路都是IMAX的大场面了。果然,底下的一个多小时都是绚烂的视觉冲击,一直到漂流到墨西哥沙滩上的派(PI)被人发现抬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我当时就想,这么个风光、特效、动作片,对于李安来说,有点倒回到《卧虎藏龙》的感觉,成《英雄》之类的旅游宣传片了。接着,一个空虚苍白的长镜头,病床上的少年派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地,向两个来调查沉船细节的日本人,讲述了“他临时编出来的”、没有动物、没有神秘浮岛、却同样充满细节的漂流故事。听起初几句,我还笑着想,这孩子为了应付这两个不信奇迹的家伙,太会随机应变了,但慢慢地听下去,脊梁骨后面的冷汗就一丝丝渗了出来。再细细地去回忆第一个版本,更加觉得,这五分钟的长镜头里蕴含的信息,不亚于那一个小时的全部内容。

在第一个故事中,海难后的救生艇里,动物的出场和伤亡顺序是这样的:斑马是直接跳到救生艇上、并摔断了腿的;老虎在暴风雨时就爬上了小艇,风平浪静后却一直没露面,让人简直怀疑它在狂风巨浪中又翻回海里去了;猩猩乘坐着一堆香蕉和菠萝漂流而来,派亲自拉它上的小艇;鬣狗不知何时上的船,风雨过后从帆布下钻了出来。鬣狗首先攻击了斑马,从腿上生咬下来一大块皮肉,直到把斑马啃咬致死为止。当时的猩猩一直在拍打船舷惊叫,直到鬣狗转而攻击少年时,猩猩才出手一记重拳把鬣狗敲晕。鬣狗醒来后,简直是报复性地一口咬死了猩猩。这时,一声震天的怒吼(现场很多观众都吓了一跳,高喊“妈呀”),老虎从白帆布下一跃而出,把鬣狗毙于爪牙之下。

按说,如果老虎和鬣狗起初亲密无间地在挤在帆布底下,就轮不到鬣狗活着出场了。即使它惊觉身边是个老虎,急匆匆地跑出来,也只会缩在船舱另一角,噤声不语,绝不会嚣张地啃一口斑马,咬一口猩猩,扑一扑少年,还跟个世界之王似的,呵哈吼嘿地发出种种怪叫。如果没有故事的第二个版本,这段情节就会成为观众攻击的硬伤。而在第二个版本的人物代入后,这个情节就立刻合理了。厨子活杀水手时,妈妈只会恐惧尖叫。而厨子盯上少年时,妈妈必然会拼命。厨子对妈妈下手后,少年才会释放出心中埋藏的猛虎,怒吼一声,奋然杀死厨子。

海难的时候,乘客一个也没跑出来,反倒是住在船的最底舱、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们突破种种难关,爬上来四个。少年阅读的海上救生指南里,竟然含有指导“如何和大型食肉动物同船”的章节,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种种“漏洞”,是为了让你去怀疑它。逼着少年讲第二版故事的日本人强硬地说:香蕉漂不起来。日本人在此电影里,是纯理性的符号。他们的作用,就是提醒观众“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是有漏洞的,至少有一个!你们接着去想其它的!”以此作用,让人们认真审视奇幻版故事的疑点,考虑血腥版本的合理性,而不是哂然一笑地把第二个故事当作是少年被他们逼出来的杜撰。

少年派回忆起的海难前的人们,除了家属之外,就是那个可恶的厨子和一个华人水手(吃肉汁的随喜佛教徒)。他只能回忆起和他们初次认识的场景,因为在第二个故事里,除了妈妈以外,只有他们在救生艇里实际出现过。

斑马从大船一跃而下时,华人水手用汉语大喊道:“斑马!”他喊的是他在第一个故事里的身份——斑马代表他。法国厨子当时在救生艇的另一侧,催着把小船放下去。船被斑马砸落到海里之后,就时时能听到鬣狗那嘿嘿呵呵的短促叫声了,第一次看电影时没留意到,第二次再看,听得就十分真切。不得不说,那个厨子之粗鄙可憎,除了鬣狗,好像也确实没有其它动物可以表达。

关于老虎的Richard Parker这个名字:爱伦·坡在1838年发表的小说里,写过一个海难后的同类相食,被吃者叫这个名。四十六年后,1884年,有一次真正的海难,真正的同类相食,被吃者也叫这个名字,并由此确立了英国法律上的一个成例——“必需”并非“可以”之辩护词,即使为了幸存,也不能杀人以自活。曾经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的水手,参与夺船叛乱并被绞死。也曾经有一次沉船海难,二十一位遇难者中,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虽然这次他没有被吃掉。一个很古怪的表达是:Richard Parker参与了多起沉船甚至同类残杀事件。Life of Pi的原著作家Yann Martel自己说:这个名字一定意味着什么。他把老虎的名字取作Richard Parker,并非电影里所说的那么轻松有趣,而是隐喻着海难后的自相残杀互食,只是这次,Richard Parker扳回一局,成了最终的幸存者。

少年去教堂里偷喝圣水,神父声音宏亮地说:You must be thirsty. 字面意思是:你一定口渴了。背后的意思是:你一定就是Thirsty吧。在和猎人的名字调换之前,老虎的名字本来是Thirsty。

鱼在印度教里,是世界维护者毗湿奴的第一化身,从洪水中救出了人类的始祖摩奴。当少年捕到鱼并“第一次”杀生时,他泪流满面地跪谢毗湿奴,祈祷恕罪。(第二次观影时留意了一下,确实有观众笑场,为什么呢?)在一个天海莫辨的星夜,少年通过老虎的视线去看海,他看到了海洋众生的种种生和杀,最后群鱼幻变出他母亲的面容,隐喻了他的母亲“在群鱼的身体里”——第二个故事的内容。母亲眉头的吉祥痣进而幻变出一个世界,犹如他童年回忆中的毗湿奴一样。以鱼组成的、或者说和毗湿奴融合为一的母亲形象,是疗伤之圣药。对母亲的回忆,以及“母亲和毗湿奴融为一体”的冥想,抚平了少年的伤痛,他的老虎在这一夜的冥想中到达了宁静的世界。
猛击阅读全文

75年前的今天,日军轰炸上海南站

bombing-shanghai-railway-station-1937

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