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佛像——药师琉璃光王如来

药师佛·首都博物馆

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或简称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与中央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一起,并称“三世佛”。

这里的“世”是“世界”的意思,是空间的概念。“三世佛”这个词,还可以指过去迦叶佛(或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这个版本里,“世”是“世代”的意思,是按照时间来讲的。空间的三世佛称为“横三世佛”,时间的三世佛称“纵三世佛”或“竖三世佛”。

药师佛·国家博物馆

药师佛的造像姿态独特,十分容易辨认。他通常衣着朴素,裸露顶髻,身披袈裟,全跏趺坐,左手结定印,捧钵一只,钵内充满甘露,右手与愿印,即手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外,拇指和食指拈一枚药果,这枚药果称为诃梨勒果,有的造像里,药果是发芽的,看起来更像一棵药草。

如果是唐卡绘画,药师佛的身体常被画为蓝色。唐卡里的药师如来通常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有六位同样在东方世界的佛陀围绕: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加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总共七位,合称“药师七佛”。熟悉《放生仪轨甘露妙药》的读者一定觉得这些名字十分耳熟,他们就是仪轨的“顶礼、供养、皈依”那一段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之间的那七位如来。有说法认为,虽然看起来是七位佛陀,他们实际上都是药师琉璃光王如来的化现。

药师佛的与愿印和南方宝生如来容易混淆,辨析的方法在宝生如来一章有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顶上的一尊佛像,现居首都博物馆,是清代康熙年间的造像。摄影是我的好友@曲吉将灿,照片引用已经过他的允许。借用这张照片是因为,后面有四世班禅喇嘛的塑像做背景,构图很美。后来再去首都博物馆,这个展柜背后的布帘就透光了,再也拍不到这个样子。

中间的小图,是居于国家博物馆的药师如来像。下面的大图,是四川博物院的《药师七佛》唐卡。你可能数出了八位佛陀,那是因为药师如来上方(后方)的那尊其实是释迦牟尼佛。下方还有一位忿怒相的护法,我才疏学浅,叫不出他的名字。

药师七佛·四川博物院

辨识佛像——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哲蚌寺壁画

金刚手菩萨·元·藏中风格

习惯了前几天的低眉含笑的佛菩萨像,忽然看到顶图这尊,你一定以为自己打开页面的方法不对。你没有走错!这位是忿怒相的金刚手菩萨

一切众生,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佛菩萨力图将我们唤醒,如若善言善语无法劝醒,则示现威猛恐怖相,以“噩梦”震醒。这种忿怒现相,不是去杀灭和我作对的其他众生,而是要杀灭我对自我的执著,是这种执著形成了外显的种种恶境。面容砰訇震厉,心内布满爱意,用来说金刚手菩萨,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金刚手菩萨,梵文音“班匝巴尼”(Vajrapani),藏文称“夏诺多吉”。“夏”意指佛菩萨等尊者的手,“多吉”意即金刚杵。金刚手菩萨亦称“秘密主”,藏文发音“桑威达”。桑威,秘密。达,主。

金刚手菩萨造像的特征明显,很好识别。记得“金刚”和“手”即可。金刚者,右手高举的金刚杵是也。手者,左手亮给你看是也。这里的左手是值得细看的,通常是结期克印:拇指扣中指和无名指,食指和小指竖立,是一个威吓的姿态。壁画或唐卡里,这只手还常执持一条金刚索——两头有金刚杵的绳索。

忿怒相的金刚手菩萨腰围虎皮,左展姿态,类似于弓箭步,屈右腿,展左腿,威立于莲台之上,身后是熊熊的般若烈火。

菩萨手中的金刚杵看起来不大,但具有摧毁地狱的力量。《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金刚手菩萨言:“为欲调伏憍慢贡高诸众生故。此杵即重。为示无慢正直诸众生故。此杵即轻。”几位神力过人的听众,不明白这忽轻忽重的奥妙,就请金刚手菩萨把杵放在地上,他们来举,结果阿阇世王举不动——倒也罢了,必竟是个凡人嘛——帝释天竟然也举不动,于是世尊就说了一个以须弥山为参照物的比喻:“憍尸迦(即帝释天)。于汝意云何。须弥山王至极重邪。天主白佛言。须弥山王至极重大喻所不及。佛言天主。此金刚杵金刚所成。重复过彼须弥山王。而金刚手菩萨。能以此杵掷碎轮围诸山。犹如糠秕。”帝释天就怂恿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来举,尊者神力所至,海水沸腾大地震动,金刚杵却还是纹丝不动。最后佛陀请菩萨把金刚杵收回,于是金刚手菩萨“即以左手举取其杵。戏掷空中旋绕七匝。杵旋空已。即时接置安右手中。”众人拜服。

顶图是哲蚌寺的壁画局部,2006年在拉萨拍摄。文中小图和下面第一幅中的佛像,居于首都博物馆。

下图这尊永乐宫廷的金刚手菩萨像,是寂静示现的。面带微笑,左手也不是恐吓的期克印,而是温文尔雅的施依印(拇指扣无名指),只用右手举起金刚杵来表明他的身份。

最下面的纸本,是德格印经院的老经版印制,目前在我家佛堂里。这一尊菩萨像胸前所结的手印值得一提,这是降魔印,由两手各打一个期克印,交叉于胸前,小指相勾而结成。这个手印从正面看,宛如大鹏金翅鸟的形象,用以恫吓降服一切邪恶精怪——请勿轻易模仿尝试,如果一定想尝试,请先自观慈悲心充满虚空,试结手印的同时,念诵“嗡班匝巴呢吽”(金刚手菩萨真言)。

金刚手菩萨·明永乐·北京宫廷

降魔金刚手菩萨·德格印经院印制

《杳杳寒山道》四句

写完拍下来,放大一看,连自己都感动,太培养我执了。(点击有大图)

《杳杳寒山道》节选

辨识佛像——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

四臂观音

四臂观音

我鼓起很大的勇气,才敢开始写这一章。无他,实在太难了。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难点之一:该怎么称呼这位大菩萨的名号?该叫他“观自在”还是“观世音”或“观音”?鸠摩罗什依照Avalokitasvara译为“观世音”,而玄奘法师依Avalokiteśvara译为“观自在”。窥基法师(玄奘法师的高徒)一方面立挺恩师,从“六度十自在”论证“观自在”的译法的正确性,称“观世音”译法“词义俱失”,另一方面,他自己在《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中,也使用“观音”名号:“‘……满尔心愿。我是观音菩萨。’言讫冲空……”藏文里,此菩萨名号“先瑞热旺”,那个“旺”的发音,就是“自在”。

想到网上搜搜资料,发现早已吵得脸红脖子粗,远悖菩萨本意。我想,恐怕呼唤鸠摩罗什和玄奘法师重返世间,他们也不至于打成这个样子。看到有人说“你求什么观自在我不管,我亲眼见到祈求观音菩萨而得成就的!”,对方亦如是反唇相稽。我又忍不住想讲故事了。话说一位高僧云游四方,一天爬到山巅,看到对面山上,红光冲天,心知必有成就者隐居于此。于是到对面山上四处探问,只见到草屋一间,住老太太一名。高僧就问老太太所修何法,老太太说,不太识字,什么经都不会念,只虔心念诵“嗡玛呢巴美牛”数亿。高僧一听,且笑且叹,说老人家你念错了,是“嗡玛呢巴美吽”。老太太一听,一辈子念了几亿,全都念错,自己寿限不远,怕是补不回来了,不禁大为沮丧。高僧下山路上,以为自己救人于歧路,功德无量,颇以为喜。不料回头一望,红光敛尽,黑气渐起,方知铸下大错,忙忙跑回去说,是我记错了,翻经书一查,最后那字应该念牛才对。这才圆满了老太太一生的功德。

思维观音

所以,我是折衷派,念“观自在”还是“观世音/观音”,都不是重点,了解这位菩萨所代表的大慈悲,才是关键所在。在下面的行文里,有时我会称“观自在”,有时会称“观音”,哪个顺溜念哪个,请各门派读者老爷们恕罪则个。

难点之二:观自在菩萨的化现太多了,有说三十二身的,有说三十三身的,总之就是众生应以何身得度的,他就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三十二还是三十三,不过是个虚数罢了。因为这个大愿,观音菩萨的造像千姿百态,没有压倒多数的造型。我只能拣我见过的典型形制,粗略说个大概。至于没有说到的,可以这样概括:如果一位菩萨,你无法一眼认出他是谁,那他就是观音菩萨。

在藏地,目前最流行的观自在菩萨造像,是最顶图中的“四臂观音”造型:全跏趺坐,两手在胸前结合掌印,捧摩尼宝珠一枚。另有两手,左手执莲花,右手执念珠。据第十七世噶玛巴言,四臂代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藏地也很流行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仔细一看,四臂观音的基本造型没变,中间的合掌印和两侧的花和念珠都没变,只是由坐姿改为站姿(我理解为忙得坐不下来了),再加上很多很多掌心有眼睛的手,以及原来的一面变成十一面。这十一面可以分为五层,最下三层每层三面,各有寂静、微嗔、忿怒面容,以度化不同心境的众生。第四层是暴怒明王相,以惊醒极刚强之众生。最顶一层,是观自在菩萨的法身,阿弥陀如来

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观自在菩萨造像,我还见到过这些。

瞿昙寺观音菩萨立像

上面这尊婀娜的思维观音坐像,是永乐年间的精品,2006年,我在国博(当时还叫革命历史博物馆)见到他,惊得不辨东西。可惜我那时拍博物馆的渣技术啊,可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我也不知道他平时住在哪里,没法去找。(后记:2013年他又出现在北京的西藏文化博物馆,重逢时我知道了,他平时常住在西藏博物馆。)

看到这尊思维观音,我想起来一件事,顺便说一下(其实这应该算正文):观自在菩萨的肩花是全空的两朵白莲。如果你在造像的肩花上看到法器,如金刚杵、剑、铃、太阳、月亮、宝珠、宝瓶、八辐金轮等等,那么他一定不是观自在菩萨。

青海瞿昙寺的观音菩萨立像,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高大的永乐铜像,也是永乐佛像艺术的代表作。也请顺便留意一下他肩上的两朵空莲花。

观自在菩萨还有一种让我印象深刻的造型,莲花手菩萨(Padmapani),多为游戏坐姿、半跏趺坐、或立姿。左手持莲花一柄,右手支颐或者结与愿印(手自然下垂,手心朝外)。这种造像一般不称为观音菩萨,而称为莲花手菩萨,虽然他实际上是观音菩萨的诸多化身之一。

在莲花手菩萨当中,又有一种造型,直接等同法身无量光如来,是这样的姿势:左手持莲花柄,右手当胸持花头,右腿压左腿跏趺坐。这种姿态被称作“金刚法观音”,至高无上。2006年8月31日,我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佛像展上见过一次,可惜没有留下他的倩影。有趣的是,温习老照片时,发现我在2006年7月31日(整整一个月前),早已在西藏江孜白居寺见到过他。看图——

金刚法观音·江孜白居寺

观自在菩萨

最顶上的四臂观音像,是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四川博物院所藏唐卡的局部。思维观音和瞿昙寺的观音菩萨立像,我在正文里已作解说。

右面这尊,是一尊游戏坐姿的观自在菩萨(两朵空莲花为重要标识),居于故宫博物院。再下一幅图,不是藏传佛教造像,但我很乐意拿出来惊艳一下。这尊绝美的造像是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壁雕“倒坐观音”,脚踏莲花,游戏坐姿,右手轻握左臂,身姿潇洒自如,笑容恬静端庄。摄影是好友@踏刃而行,她的照片里显示了一头白象,查一下资料图片,另一侧是一头金狮。这跟观音菩萨关系不大,应该是空间不够塑造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就用狮子和白象来代表另外两位菩萨。

最后一幅图,是居于首都博物馆的莲花手菩萨像。

倒坐观音·河北正定隆兴寺

莲花手菩萨

辨识佛像——金刚萨埵如来

金刚萨埵如来

金刚萨埵”这个词,是汉梵结合。如果是纯汉语,就是“金刚有情”;如果是纯梵语,发音就是“班匝萨埵”。藏文发音是“多吉森华”,是全意译版的,不是藏梵参半。

关于金刚萨埵如来,因教法的需要,有几个不同的版本。

金刚萨埵如来

一个版本说,金刚萨埵是本初佛之一,没有化现过众生相,恒在光明境中(更精确的说法,是他本身就是光明境)。本初佛的不完美解释请见“金刚持”一章。

另一个版本说,金刚萨埵发过大愿,凡至心向他祈祷的修行者,他必为之灭罪消愆,否则誓不成佛。而今他已经成佛,因此向他至心祈祷者,必能消除过往所造的罪业。从这个版本来说,金刚萨埵又似是入过世的。

又有版本说,金刚萨埵即五方佛之东方不动如来,佛国称“现喜刹土”。还有版本说,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或金刚手菩萨

我不懂佛法奥义,能够支吾一下的是,这些版本哪个是最正确的,其实并不重要。从究竟法理上来说,佛和众生都是一体无异的,佛菩萨之间就更加没有区别了。

从造像法度上来看,金刚萨埵是十分独特、易于辨识的。

金刚萨埵身体白色,全跏趺坐。大部分的造像,是左手持金刚铃,铃口朝上,置于左侧腰间;右手持金刚杵,立于心口。铃表智慧,杵表慈悲,这个不需赘言了。

金刚萨埵如来的形象很难和其他佛像混淆。偶然能看到一些非典型姿态,例如最下面一幅图这尊,手印是说法印,乍一看会以为是八大菩萨的某一位。但八大菩萨没有这样的肩花——最相似的也就是金刚手菩萨,肩花上有一柄金刚杵,但没有左肩花的铃——所以还是可以判断是金刚萨埵如来。我是先看造像猜身份,再看标签,确实验证了这个想法,再把这个思路分享给读者,而非我说他是谁、他就是谁,所以觉得这些总结还是可以经得起推敲的。

顶图和底图的佛像是故宫博物院所藏。右侧小图和下面第一尊现居首都博物馆。但下面这幅图有点可疑,起初我一看身形很熟悉,采信了首都博物馆的标签,贴上来了。后来微博遇到高人,@米斯特琦指出,右手执十字金刚杵且有三目者,应是摧破金刚(多吉南炯)。对此,我完全同意,自己再加一条:“面容若怒若笑者”。向高人致敬!

“金刚萨埵如来”,疑似“摧破金刚”

金刚萨埵如来

关于闪光灯的公益广告(一天被 @ 六百多次的感觉)

no flash

去年这个时候,和文博的一些朋友说起博物馆闪光灯太严重的问题,做了几则公益广告(之一|之二|现场劝告观众的实战),只在微博上流传,并未在现实世界的博物馆付诸实施。不料最近因为 @孔府旧藏服饰展 展厅观众用闪光灯太狠的缘故,被朋友翻出旧图并点名游街。二十四小时不到,广告被 @ 了六百多次。

虽然可以关闭 @ 通知,我还是很好奇大众的思路是怎样的,所以就任凭小黄签不停地弹出。看了看评论,基本上以“爱护文物,关闭闪光灯”出发。我为这些观众的甚高境界感到高兴,不过,他们作为博物馆礼仪的遵循者和倡导者,并不是这些广告的受众。“爱护文物、人人有责”这种口号,对于一些人有用,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很苍白无力的。

另外我也看到,很多给开闪的观众报以白眼的,或者冲过去教育他们别开闪的,多半会遭到恶语和白眼的回报。只能徒呼素质太低,无可奈何。素质低么?也许真有点低,不过这是现状,我们没办法一下子提升全民素质。虽然如此,对于实现“关闭闪光灯”这个小目标,还是有希望实现的。

所谓“君子喻以义,下句不敢说”,人为什么谈不拢?因为没有找到共同利益。

设计这两则广告的切入点,是考虑一下,用闪光灯的观众,他们关心的是什么?

他们关心文物么?不。
他们关心其他观众的感受么?不。
那么他们关心什么?
——关心的是照片或者“到此一游”的感觉。

那么,如果我们对他们说,使用闪光灯会对照片的质量、数量产生伤害,他们是不是愿意关闪光灯?
也许会。

闪光灯会影响照片的质量么?会。玻璃罩子上有个大反光,本来闪光灯算是个点光源,但玻璃罩子不是完美平面,而且上头有很多指纹、掌纹、头皮纹,这样就首先会拍到一个油腻腻的大光球。闪光灯一开,照相机就会默认减少曝光时间,展品就暗下来了,被闪亮的部位一片过曝的死白,其余部位漆黑一团。闪光灯和镜头不在一个位置上,会在展品身边留下一个微有恐怖感的鬼影。闪光灯会形成顺光拍摄,使被拍物体失去立体感。

闪光灯会影响照片数量么?会。一开闪光灯,几十张过去,电池小图标就唰唰地由绿到红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强调这两点,给出实例,让他们从爱护自己照片的角度出发,关掉闪光灯。不用说“爱护文物”,也不用解释为什么博物馆不欢迎闪光灯,如果可以把这些广告制作成小书签,进场时发放给他们,人对免费给自己的东西总是会多看几眼的,就可以省去很多口舌。

如果博物馆能够找到懂行的志愿者,时时在现场巡视,通过实战来演示关闭闪光灯对照片效果的提升,那就再好不过。我本人是能劝一个是一个,其实很多观众是摄影盲,不知道怎么关闪光灯而已,并不是存心跟博物馆做对,不用鄙视他们也不用骂他们,友好地跟他们说“用闪光灯效果很差的,看我给你拍一个”,往往立竿见影,他们会求着你帮着关闪光灯的。帮他关闪光的时候,再拉家常地说“开闪光灯对展品也不好,而且人家会笑话你的相机不专业(注意不要说笑话他不专业)”,效果更佳。这尊喜金刚的效果对比图,就是在首都博物馆佛像厅做现场劝阻的产物,他拍出了上面一张,我就给他演示下面一张,顿时他就求着我了。场面和谐,欢笑道别。

当时这位观众跟进了两个问题。

使用闪光灯的真实效果

一、不拍展品的情况下,我怎么知道现在闪光灯是开还是关(这说明他已经不愿意用开闪的相机对着展品了)?答:对着地面随意拍一张,看看是不是闪了。

二、那什么时候应该用闪光灯?答:其实什么时候都不需要闪光灯,你眼睛看到了满意的光影,一开闪光灯,光影就改变了。我还放下手中的厚卡片,摸出包里的5D Mark II来向他证明这一点,相机上根本没有闪光灯。我知道这个回答很简短粗暴,但跟他讲——刑侦现场光线过暗时,室内影楼拍全家福时(且是用柔光跳闪),和极亮的背景合影时(例如雪山)——就不是他用得着的知识了。

以上闪光灯效果均为PS获得,我本人还未敢在博物馆做实验。经@螺旋真理允许,使用了他的一张无意间开闪拍到的照片。印证了上面所预测的效果:大白球、死白、鬼影、顺光。只有“其余部分曝光不足”没有验证,现场本身就很亮,想必因为是瓷器,展方对照度没有控制。

辨识佛像——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元

释迦牟尼佛立像·11世纪

由于这一劫的佛陀是释迦牟尼,那位从纸醉金迷中跑出来修行的王子,他的造像是最普遍的。虽然普遍,姿态造型却变化不多。或者应该这么说:释迦牟尼佛的大多数造像,都是同一种姿态。早期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立姿的造像,如U型衣纹的旃檀佛造型和手挽衣角(如左侧)的三折姿造型,但随着岁月的迁移,大多数释迦牟尼佛都坐下了。

只要小心留意他和不动如来的差异(在不动如来一章有详细介绍),释迦牟尼佛的造像是很容易分辨的。全跏趺坐,左手定印,手心向上置于脐间,有时托钵一只,象征累劫修行的资粮;右手触地印(亦称触地降魔印),手心向内,指尖触地。

一般来说,释迦牟尼佛衣着很朴素,身上没有太多花花绿绿的璎珞,而是似有若无的袈裟一件,头顶裸露顶髻(有例外)。

释迦牟尼的这个姿态,如果了解他成佛前的一个事件,则更容易记住。

当时魔王波旬诘问释迦牟尼(当时还未成佛,称“菩萨”),你的功德谁可证明?菩萨以右手指向大地,大地现六种震动: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出大音声,地神(或称“坚牢地天”)从地中涌出,说“我为证明”。魔众各自现形,狼狈逃走,魔王晕厥过去,被地神用冷水浇醒(这个镜头很有喜感),说:还不快跑?再不跑就要挨打了!

手指大地的姿态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前、请坚牢地天作证的一刹那。

原文,《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九:

时魔波旬语菩萨言。我昔修善汝所能知。汝之累德谁信汝者。尔时菩萨徐举右手以指大地。而说偈言。

诸物依何得生长   大地能为平等因
此应与我作证明   汝今当观如实说

尔时地神形体微妙。以种种真珠璎珞庄严其身。于菩萨前从地踊出。曲躬恭敬捧七宝瓶。盛满香花以用供养。白菩萨言。我为证明。菩萨往昔于无量劫修习圣道今得成佛。然我此地金刚之齐。余方悉转此地不动。作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出大音声有十八相。

尔时魔众皆悉退散愦乱失据颠倒狼藉纵横而走。先时所变杂类之体不能复形。魔王是时神气挫恧无复威势。闻大地声心生惶怖闷绝顿躄。时有地神。即以冷水洒魔王上而告之言。汝魔波旬。速疾起去此处。当有种种兵杖欲来害汝。

最顶上的图是首都博物馆藏,元代西藏地区的造像。小图里的立像现居国家博物馆,是11世纪的造像。下面三尊现在都在首都博物馆,其中第一尊的底座上,还有坚牢地天(右)出半身为释尊作证、魔王波旬(左)遁逃的场面,中间的金刚杵表明这是释迦牟尼成佛时的金刚座。

释迦牟尼佛·尼泊尔-西藏风格

释迦牟尼佛·藏中风格

释迦牟尼佛·明

辨识佛像——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或简称文殊菩萨),般若的化现,七佛之师。古往今来一切如来,都因文殊菩萨而生起第一念菩提心。

识别文殊菩萨造像,当从“智慧”入手,寻找这些象征“智慧”的符号:般若剑,经书,说法印。经书常置于菩萨左肩的青莲肩花上。如果菩萨双手结说法印,则剑通常立于右肩肩花上,剑尖向上。如果菩萨右手擎剑,则左手结说法印并轻拈青莲花柄。文殊师利菩萨全跏趺坐,他虽然示现为菩萨,却早已成就圆满正等觉。

如果在左肩肩花上看到经书,则可以确定是文殊菩萨。

如果看到右手高举宝剑,则几乎可以确定是文殊菩萨。为什么说“几乎”呢?因为不动明王也是右手高举宝剑。所以再说得严密些,是:如果寂静相的佛尊右手高举宝剑,则可以确定是文殊菩萨。

宗喀巴大师

如果不见经书,只看到肩花上有宝剑一柄,则要小心辨识,因为这更像是虚空藏菩萨。如果是壁画或唐卡,还可以再看看身体的颜色。如果是蓝色,则是虚空藏菩萨。如果是红色或金黄,则是文殊师利菩萨。

藏地的很多高僧被公认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因此对他们的造像,也是依文殊菩萨的造像法度制作的。例如右边这尊宗喀巴大师造像,就是双手说法印,肩花上置经书宝剑。从法理上来说,宗喀巴大师就是文殊菩萨。从造像上来说,我们还是说这是宗喀巴大师的造像。

最上面的图,是居于故宫博物院的文殊菩萨造像。经、剑、说法印俱全,十分典型。

下面的图:第一幅是哲蚌寺的文殊菩萨巨像,双手的说法印已经被供养哈达遮蔽得只剩下两个指尖了,还好能看到两侧肩花上的般若剑和经书。看到他时,我震撼于他慈悲的面容上的那一抹忧伤。顺便说一下,2006年见到这尊文殊菩萨之前,我一直误以为只有高举宝剑的才是文殊菩萨,而打说法印的都是弥勒菩萨。见到肩花上的宝剑和经书,才顿悟以往之非。成见消失之后,满眼都是结说法印的文殊菩萨了。学习才能进步,得多向文殊菩萨学习。

第二幅图中的文殊菩萨,居于首都博物馆。造像简洁,但所有的辨识元素都齐全了:一朵肩花托举经书,左手说法印,右手高擎宝剑。第三尊,是四川博物院所见到的,姿态曼妙,低眉说法,谆谆善诱。第四尊略有变化,他是一尊四臂文殊,多出来的两只手,左手执弓,右手持箭。现居首都博物馆。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四臂文殊菩萨

企鹅的脖子

企鹅的脖子

看了上面这图,终于解开了困惑已久的一个谜团:为啥企鹅的脖子能够弯到那么低,甚至能够用喙尖整理自己脚蹼上的蛋?

上图来源@江氏小盗龙,下图来源美国国家地理

鼠妇

刚刚去给猫换水。放回水盆的时候,看到一只鼠妇(能滚成一个球的那种“潮虫”),在原来藏身的位置,大惑不解地团团乱转。对于它来说,水盆是不可能一瞬间就消失的。

有很多事,我们以为不可能,而它就是发生了,那一定是我们的视野不够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