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 art ’ 分类归档

十几块钱的盘子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关于@cctv中国记忆文化遗产日特别节目,最后几分钟有这么一段(从第47:00看起)。

主持人石琼璘:首先来介绍一下焦局长手里捧着的这一个盘子。这是你们——就是刚才节目当中——两天的时间追到的那个文物吗?三天?能跟我们讲一下这个文物吗?
新疆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这个是盗墓者当时刚实施盗墓期间挖出来的一块小木盘,这个木盘有残缺,下面腿都还不齐全。
:现在知道它的年代吗?
:应该是在汉晋时期的。
:就本身——如果说这个盘子本身的文物价值应该怎么来界定?
:本身的经济价值不怎么值钱,主要是研究价值。
:因为我听导演跟我说这个盘子好像也就是十几块钱。
:(尴尬地笑介)
:俗一点讲的话,是不是?经济价值。
:(尴尬地笑介,欲说话,刚说出两个字,被抢话头)
:所以俗一点问你们,几天的时间,就追到这个十几块钱的盘子,觉得值得吗?
:还是值得的。
:为什么?
:为了保护咱们这个文物。他盗墓的不是价格是多少,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就像咱们抢劫犯抢劫一样,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它是一个性质。
(以下为别的话题)

这段视频,凸显了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鸡同鸭讲”现象,就像朱军永远无法跟上他家嘉宾的思路一样——他虽然能把嘉宾弄哭,却不明白他们哭的是什么。

主持人的那句“也就是十几块钱”粗暴生硬、严重跑题。嘉宾脑子不灵,应对得也笨——不排除他陷入沉思的可能:如何回答才能既正确,又不伤主持人的自尊。“十几块钱”有个前提就是“如果现在做这么个盘子,那么现代的盘子就是十几块钱。”而非“这个文物盘子本身值十几块钱。”最后那句话,“盗墓者不是说价格是多少”还算扳回到正道,可“抢劫一分钱和抢劫一百块钱是一个性质”就又掉到陷阱里去了。

其实从钱的角度来问答就不对,文物是不放也不能放价签的,说“值钱”还是“不值钱”都错。

用英语回答“这个盘子作为文物是否值十几块钱?”,“yes”和“no”都错,正确答案是“not applicable”(N/A)。

至于大众会问“文物无法用钱衡量,为何我们要花钱从国外拍卖行里买回来?”答:从拍卖行里买回来时,文物有了一个耻辱的名字“古董”。花钱买的是古董,而非文物。作为文物,(适用此规则的)从一国归还原国是免费的。
猛击阅读全文

六道轮回图

六道轮回图

六道轮回图·喇荣五明佛学院大经堂壁画

佛教寺院里常见到“六道轮回图”(或称“因果轮回图”)的壁画,见了能认出这是讲六道轮回的人很多,能把六道的名字说全的就少些,能把细节——比如说,最外圈那十二个小格子——说出来的就更少些(画外音:十二个小格子?在哪里在哪里?)虽然我自己也有一些不明白的、没把握的地方,我还是乐意分享一些我知道的信息。

六道轮回图的大体布局是一个代表轮回的大圆盘,被面目狰狞、尖牙利爪的阎摩死主紧紧抱在怀里。圆盘共有四圈,从里而外,依次是:贪嗔痴三毒、善恶因果、六道、十二因缘。

贪嗔痴三毒和善恶因果

贪嗔痴三毒和善恶因果

贪嗔痴三毒和善恶因果

圆盘的中心是三个动物的形象:一头猪、一只鸟、一条蛇。有时那只鸟是鸡,有时是鸽子,不管怎样,鸡或鸽子在这里比喻贪欲。蛇的形象代表嗔心,猪的形象表示愚痴。贪、嗔、痴在佛法里被称为“三毒”,被认为是生死轮回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被画在轮回图的正中心。三个动物首尾相连,表示贪嗔痴相伴相生的恶性循环。也有版本描绘鸟和蛇都从猪口中吐出,比喻三毒的终极根源还是愚痴,更加一针见血。

三毒外的一圈,是一黑一白两个半圆扣成。白色背景下的人们穿戴体面,姿态祥和,由一个僧人带领着往上走。黑色背景的半圈,则是赤身裸体的一捆人,被鬼卒们绳羁鞭笞着往下堕落。白色和黑色分别表示善业和恶业,在因果的驱动下,行善业者投生善道,作恶业者投生恶道。不过,这里的“善恶”依然在圈内,也就是轮回的掌控之中,即使投生善道也并非解脱之意,这一点要认清楚。有大德曾说:黑铁锁链和黄金锁链,都是锁链。如果希求解脱,善业最终也是要放下的。可资参考。

六道

再向外的一圈,是轮回图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对六道的描绘了。

六道: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天、阿修罗、人三处的痛苦相对少些,称为“三善道”,另外三道则几乎是纯然的痛苦,叫做“三恶道”。
猛击阅读全文

对《金刚经》的猜想

手书《金刚经》局部

手书《金刚经》局部

本文不涉佛法,只从语句上做一些情景再现。

每次读《金刚经》到“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注:此为昭明太子所划分的段落,非原经内容,使用是为了引述方便)时,都十分好奇,为何须菩提要再次请教佛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降伏其心”的问题,而佛陀也再次作答。

第一次请法是《金刚经》的开头: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因为这个问题是请法的缘起,所以,当它被反复问到时,就十分引人注目: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留意到这一点,就会发现有其它的若干问题或者陈述出现反复现象,并且每次反复时略有出入。如“三十二相观如来”被提到三次,其中,第二次是变形为“以具足色身见如来”。“后末世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被问过两次,“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被提及三次。“如来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和“如来无所说法”分别被提及两三次。

平时只是读经,虽然会发现这些,但并不会去深究,大概是因为读经速度很快,一个想法出现,尚未来得及去看它,就晃过去了。亲自提笔抄写经文时,因为十分害怕会写错(一张宣纸可写五百四十多字,一旦写错,就有重写五百字之虞),所以对于每段话都反复审读乃至背诵,书写时也有了思考的空间,除了思考“所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这些传世名句背后的含义,也可以想象说法现场的画面。

当书写《金刚经》第二遍时,推测出这样的场景:结集经典时,有多人参加会议,一个人主诵(世传是阿难),以“如是我闻”起句,引导主诵者对当时说法现场的回忆。他叙说的过程中,其他的现场闻法者也纷纷想起当时的情况,于是陆续做补充:

“当时我还听到这个!”——如是我亦闻。
“那时须菩提长老是这么问的!”
“当时佛陀还打过这样一个比方!”

主持结集的人,并不去对这些听闻者的叙述做判断,而是无所偏私地把这些回忆都收录到经文里。就成了最终的版本,有一些段落的内容互相覆盖,却又略有出入,各呈精义。

LIFE OF PI 片头曲

LIFE OF PI

LIFE OF PI


LIFE OF PI 的开头有一首温柔的序曲,片尾也被唱过,名字是Pi’s Lullaby(PI的摇篮曲)。在维基百科上搜到了它的歌词,原来是泰米尔语的。

泰米尔语的原歌词
கண்ணே, கண்மணியே
கண்ணுறங்காய், பொன்னே
மயிலோ, தோகை மயிலோ
குயிலோ, கூவும் குயிலோ
நிலவோ, நிலவின் ஒளியோ
இமையோ, இமையின் கனவோ
ராராரோ, .. ராராரோ
ராராரோ, .. ராராரோ
மலரோ, மலரின் அமுதோ
கனியோ, செங்கனியின் சுவையோ
ராராரோ, .. ராராரோ
发音转写
Kaṇṇē, kaṇmaṇiyē
Kaṇṇuṟaṅkāy poṉṉē
Mayilō, tōkai mayilō
Kuyilō, kūvum kuyilō
Nilavō, nilaviṉ oḷiyō
Imaiyō, imaiyiṉ kaṉavō
Rārārō, .. Rārārō
Rārārō, .. Rārārō
Malarō, malariṉ amutō
Kaṉiyō, ceṅkaṉiyiṉ cuvaiyō
Rārārō, .. Rārārō

在维基百科上,英文的译文是:

My darling, the apple of my eye,
Go to sleep, my dear precious one.
Are you a peacock? A peacock displaying its beautiful plumage?
Are you a Cuckoo Bird? Are you the chirping Cuckoo Bird?
Are you the moon? Are you the moon’s light?
Are you the eyelid? Are you the dreams within the eyelids?
Sleep humming…
Sleep humming…
Are you a flower? Are you the sweet nectar of the flower?
Are you a fruit? Are you the sweet taste of the ripened fruit?
Sleep humming…

我按照英文译了一个版本:

我心爱的,我的甜甜蜜果,
睡吧,我的亲亲宝贝。
你是孔雀吧?是开屏的花花孔雀吧?
你是布谷鸟吧?割麦种豆的布谷鸟吧?
你是月亮吧?你是月光吧?
你是眼皮儿吧?是眼皮儿里的美梦吧?
呼呼地睡吧……
呼呼地睡吧……
你是花吧?是花房里甘甜的蜜酒吧?
你是果吧?你是熟透果实的美味吧?
呼呼地睡吧……

但我再看原歌,觉得它的每个句子都不长。再说一首哄小孩的睡觉的歌,也不该有那么完整的句子,简单的词更合适些。所以又做了第二版。在这个版本里,我把泰米尔语的那句“Rārārō”译成“摇呀摇”,可能从原意上失真了,但中文的催眠曲就是这么唱的。

心爱的,我的甜蜜果,
睡吧,我的亲宝贝。
孔雀吧?大花孔雀吧?
布谷鸟吧?咕咕布谷吧?
月亮吧?月亮光光吧?
眼皮儿吧?合眼做梦吧?
摇呀摇……
摇呀摇……
花吧?香香花蜜吧?
果吧?甜甜红果吧?
摇呀摇……

LIFE OF PI 影评

金刚经

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新年三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抄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本来以为是个很大的工程,实际上,只要开始写了,就越写越顺畅,只花三天就写完了,我原以为会花十天以上的。

写完回头一看,发现字体变了很多次。写最初几张时还手生紧张,写到中间,放开了心情,字体也随之开合,到得后来,“如梦幻泡影”时,就又收回来了,圆笔为主。

人说,楷书抄经时的字体要统一。不过我既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证悟者,看这字体的变化,就权当做倾听自己的心在纸面上演奏的曲子吧。

观音九本尊唐卡略说

观音九本尊

观音九本尊

“观音九本尊”是麦彭仁波切于1879年所造《怀业祈祷文·大加持云》(或称“大自在祈祷文”)里提及的九位莲花部本尊。如果每四句算一颂,那么《怀业祈祷文》的第二、三颂就提到了所有这九位。唐卡店和网上流行一种观音九本尊的图版,对观想很有帮助,这里介绍一下。本文并不是讲解《怀业祈祷文》全文的,而只讲第二、三颂和唐卡的对应关系。有兴趣学习全文的,可以搜索“达真堪布 大自在祈祷文”,我这篇小文章算是从中摘抄的学习笔记。本文也不算《辨识佛像》系列的一部分。

《怀业祈祷文》第二、三颂(藏音):

丘格囊瓦塔义多杰丘   杰定旺协特吉吉洽热
巴玛嘉波括迪阿旺杰   囊哲热诺旺钦黑热嘎

桑瓦耶希班匝瓦RA合   得巧多波嘉波得钦得
玛利杰给耶绰热协玛   巧屯夏吉旺协得东嘎

第一句:丘格囊瓦塔义多杰丘。丘:法;格:佛菩萨的身;囊瓦:光明;塔义:无限;多杰:金刚;丘:法。连起来就是:法身光明无限金刚法。这里的“光明无限”是个专有词汇,亦即“无量光佛”。所以这一句提到了两位本尊:作为法身、也是莲花部主尊的无量光如来和金刚法菩萨。在唐卡里,无量光佛位于顶部正中,金刚法菩萨在无量光佛下方。

第二句:杰定旺协特吉吉洽热。杰定:世间;旺协:自在;特吉:大悲;吉洽热:还不十分明确汉语含义,但按照上下文顺序来看,应该指“报身”。这一句说的是大悲观世音菩萨。在唐卡里,他位于左上角(以读者视线为参考方向)。

第三句:巴玛嘉波括迪阿旺杰。巴玛:莲花;嘉波:王;括:轮回;迪:涅槃;阿旺杰:自在驾驭者。意指无量光如来的世间化身、轮涅自在之莲华生大师。在唐卡里,正中间的白色本尊就是他。读者可能觉得唐卡里的形象和常见的莲师不太像,没有小胡子,也不皱眉头,但你看他怀里的喀章嘎(天杖),左手的嘎巴拉和右手的金刚杵,这就是莲师的形象,只是更像一位盛装菩萨罢了。

第四句:囊哲热诺旺钦黑热嘎。囊:现;哲:有;热诺:不能精确对译,看前人译文,应是“降伏”的意思;旺钦:大自在;黑热嘎:汉语对这个词译音不译意,不精确地理解为“饮血”——血并非指众生之血,而是指众生之贪欲,饮血即灭除贪欲。这一句指的是观世音菩萨的忿怒尊马头明王,位于唐卡的右上角。

第五句:桑瓦耶希班匝瓦RA合。桑瓦:秘密者;耶希:智慧;班匝:梵音之“金刚”;“瓦RA合”:梵音之“亥母”。这一句提到了两位本尊:秘密智母和金刚亥母。在唐卡里,秘密智母(也称秘密空行母)位于左方,金刚亥母在右边(以读者的方向为准)。点击看大图的话,可以看到金刚亥母侧面的猪脸,以和辨识佛像里的章节相对照。

观音九本尊观想顺序

观音九本尊观想顺序

第六句:得巧多波嘉波得钦得。这一句提到三位本尊:得巧:胜乐金刚;多波嘉波:妙欲王;得钦得:大乐藏、即大自在天。在唐卡里只描绘了一位,就是右下角的大自在天。我不知道为何不描绘另外两位,眼前,先接受这个事实。

第七句:玛利杰给耶绰热协玛。玛利:无余,这里指众生;杰给耶绰:不能精确对译,按贤者之译文,应该是怀摄之意;热协玛:作明佛母。在唐卡里,作明佛母位于左下角。放大了看,可以辨识她的花蔓弓箭。

第八句:巧屯夏吉旺协得东嘎。巧:殊胜;屯:共;夏吉:手印;旺协:自在;得:乐;东:空性;嘎:舞蹈。连起来就是:胜共手印自在乐空舞。这一句囊括前面七句,意思是说所有这些诸尊在乐空不二的法界里作金刚舞。

解说完毕。背诵到这八句的时候,脑海里的画面顺序就是:正中间上方的无量光佛和金刚法二位,左上方的观世音菩萨,正中央的莲师,右上角的马头明王,左边的秘密空行母和右边的金刚亥母,右下角的大自在天,左下角的作明佛母,最后是全图,也就是右边这幅图描述的视线轨迹,挺好记的。

注:藏音不像汉语,没有音调,所以不要像汉语那样去念,听起来会怪兮兮的。这里有一段配乐诵经,就是《大自在祈祷文》全文(三次),诵经者是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

辨识佛像——小测验

《辨识佛像》系列终于写完了,不知不觉间,写了四十八篇,涉及到七十一位尊胜。真高兴自己把一件事坚持做了下来。

读过这个系列的诸君,敢不敢测验一下? 🙂 开卷考试哦。如果还不是太有信心,可以点击这里温习一遍,通过点击菜单“展廊”……“辨识佛像”,也可以随时访问这个页面。

在这个小测验里,我选了十八幅佛像的图片,大家可以试着判断一下。如果实在猜不出来,把鼠标移到图片上方,会显出佛像的英文名和拍摄地点。如果从英文名还是猜不出来,可以点击图片看谜底。大多数图片来自北大赛克勒博物馆于2012年10月展出的瑞宝阁珍藏佛像。

















辨识佛像──拾遗(二)

毗瓦巴·首都博物馆

大成就者毗瓦巴的经典姿态,是自在而坐,须发鬈曲,以自信姿态手指天空。这个姿态,来自他以手指定住太阳抵押给酒馆的典故。

那若空行母

那若空行母·德格印经院

那若空行母的辨识特征有:弓箭步的威立姿,微微仰面向天,左手持嘎巴拉碗端至口边,右手执金刚钺刀,肩上横天杖一枝。

龙尊王如来·北大塞克勒所见

龙尊王如来是文殊师利菩萨早已成就的佛果,他的明显标识是背光里的七条龙。这些龙看起来是蛇形,实为印度教的那伽(Naga)龙族形象。

十二臂象鼻天·首都博物馆

大自在天的长子、象鼻天,其特征显而易见——长了个大象脑袋。正宗的象鼻天造像还有两个细节:一、右牙折断,因其写经文时笔被写秃,于是折断自己的牙继续写。二、手持一只萝卜,我并不确知这个“法器”的含义。

增长天王·首都博物馆

南方增长天王常以人间武士造型出现,辨认标识是手中的宝剑。另外三位天王的标识是:持国天王执琵琶,广目天王握龙(或曰蜃),多闻天王举幢。

黑财神·北大赛克勒所见

黑财神是五姓财神之一,全身裸体,性器显著,左展姿态威立,脚踏一持宝夜叉,右手托嘎巴拉碗,左手握吐宝兽作为其财神身份之标识。

松赞干布·《迎佛入藏图》唐卡局部

松赞干布被认为是观自在菩萨的化身,因此对他的造像的经典造型,是头顶丝冠(赞夏帽)里裹有红色阿弥陀如来小像一尊。松赞干布也被俗称为“双头王”,是指此意。

辨识佛像——拾遗(一)

人一懒下来,就很难勤快回去啊。早就打算写的《拾遗》,在草稿箱里沉睡了两个多月。

既然是拾遗,对于以下要提到的佛像,就不再一一细说了。把重要辨识特征点明,就会一带而过。如果想仔细了解,可以通过评论交流,或者自行搜索。

帝洛巴·辽宁博物馆

帝洛巴(或译帝诺巴)的重要标识是握在手中的鱼。凡人的眼中,他正在生吃这些鱼。而在寻访上师的那洛巴的眼中,他是在度化它们。摄影@博物致知

米拉日巴·见于赛克勒博物馆

米拉日巴尊者的独特姿态是手放耳畔,做倾听状。多放右耳边,左耳造型的也有。

宗喀巴大师·首都博物馆

宗喀巴大师的造型和文殊菩萨相同:双手说法印、经书、宝剑。但一般是僧人形象而非着天衣璎珞之报身相。

不空羂索·德格印经院

不空羂索是观自在菩萨的一种化现,简单的速记法就是“三面四臂观音”。如果只有一张面孔,则是经典的四臂观音造像。

叶衣佛母·首都博物馆

叶衣佛母的造像标识是其衣裙以枝叶构成,手中也常持树枝。

白哈尔·首都博物馆

白哈尔的身明王(骑狮子)和单坚护法极易混淆,但其他几位明王多不骑狮子不骑羊,就很容易认了。业明王虽然骑狮子,但头戴藤帽,三头六臂,张弓执箭,是辨认他的重要特征。

水天·首都博物馆

水天护法常侧骑摩羯或龙,摩羯只有双足立于地上,乍一看会让人觉得是他双腿夹着龙亲自站在地上,造型极易辨识。

LIFE OF PI 影评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LIFE OF PI 电影海报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必定会降低初次观看电影的乐趣,请谨慎阅读。

为了不让读者的余光看到剧透的内容,我先评论评论技术层面的亮点。摄影师跟焦的水平真是很高,一家人饭桌上的对话和舞蹈课的情节,都用了大光圈浅景深,焦点在各角色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至于出海之后的镜头,由于以特效为主,就不再特别夸奖了。

电影中无疑是用到了大量特效,海上漂流时种种奇幻的光影,和各种动物在船上的搏斗,等等都是。但李安没有滥用特效,所有的特效都是紧紧围着情节运行,没有一丝冗余。

下面开始评论电影情节,再次请读者谨慎阅读。

起初,被朋友拽进电影院时,我并不知道要看的是什么片子,只知道是李安导演的。所以,当发现放映厅是IMAX厅时,我还挺诧异的:李安的片子,恐怕只有最早期的《卧虎藏龙》适合用IMAX来表现,而后来他开始走人伦路线了,《断背山》啊《色·戒》啊什么的,这种细腻的片儿,按说根本用不着IMAX。直到那艘客轮航行在暴风雨和惊涛骇浪中、发出隆隆的吼声时,我开始想,哦,怪不得,恐怕后面一路都是IMAX的大场面了。果然,底下的一个多小时都是绚烂的视觉冲击,一直到漂流到墨西哥沙滩上的派(PI)被人发现抬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我当时就想,这么个风光、特效、动作片,对于李安来说,有点倒回到《卧虎藏龙》的感觉,成《英雄》之类的旅游宣传片了。接着,一个空虚苍白的长镜头,病床上的少年派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地,向两个来调查沉船细节的日本人,讲述了“他临时编出来的”、没有动物、没有神秘浮岛、却同样充满细节的漂流故事。听起初几句,我还笑着想,这孩子为了应付这两个不信奇迹的家伙,太会随机应变了,但慢慢地听下去,脊梁骨后面的冷汗就一丝丝渗了出来。再细细地去回忆第一个版本,更加觉得,这五分钟的长镜头里蕴含的信息,不亚于那一个小时的全部内容。

在第一个故事中,海难后的救生艇里,动物的出场和伤亡顺序是这样的:斑马是直接跳到救生艇上、并摔断了腿的;老虎在暴风雨时就爬上了小艇,风平浪静后却一直没露面,让人简直怀疑它在狂风巨浪中又翻回海里去了;猩猩乘坐着一堆香蕉和菠萝漂流而来,派亲自拉它上的小艇;鬣狗不知何时上的船,风雨过后从帆布下钻了出来。鬣狗首先攻击了斑马,从腿上生咬下来一大块皮肉,直到把斑马啃咬致死为止。当时的猩猩一直在拍打船舷惊叫,直到鬣狗转而攻击少年时,猩猩才出手一记重拳把鬣狗敲晕。鬣狗醒来后,简直是报复性地一口咬死了猩猩。这时,一声震天的怒吼(现场很多观众都吓了一跳,高喊“妈呀”),老虎从白帆布下一跃而出,把鬣狗毙于爪牙之下。

按说,如果老虎和鬣狗起初亲密无间地在挤在帆布底下,就轮不到鬣狗活着出场了。即使它惊觉身边是个老虎,急匆匆地跑出来,也只会缩在船舱另一角,噤声不语,绝不会嚣张地啃一口斑马,咬一口猩猩,扑一扑少年,还跟个世界之王似的,呵哈吼嘿地发出种种怪叫。如果没有故事的第二个版本,这段情节就会成为观众攻击的硬伤。而在第二个版本的人物代入后,这个情节就立刻合理了。厨子活杀水手时,妈妈只会恐惧尖叫。而厨子盯上少年时,妈妈必然会拼命。厨子对妈妈下手后,少年才会释放出心中埋藏的猛虎,怒吼一声,奋然杀死厨子。

海难的时候,乘客一个也没跑出来,反倒是住在船的最底舱、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们突破种种难关,爬上来四个。少年阅读的海上救生指南里,竟然含有指导“如何和大型食肉动物同船”的章节,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种种“漏洞”,是为了让你去怀疑它。逼着少年讲第二版故事的日本人强硬地说:香蕉漂不起来。日本人在此电影里,是纯理性的符号。他们的作用,就是提醒观众“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是有漏洞的,至少有一个!你们接着去想其它的!”以此作用,让人们认真审视奇幻版故事的疑点,考虑血腥版本的合理性,而不是哂然一笑地把第二个故事当作是少年被他们逼出来的杜撰。

少年派回忆起的海难前的人们,除了家属之外,就是那个可恶的厨子和一个华人水手(吃肉汁的随喜佛教徒)。他只能回忆起和他们初次认识的场景,因为在第二个故事里,除了妈妈以外,只有他们在救生艇里实际出现过。

斑马从大船一跃而下时,华人水手用汉语大喊道:“斑马!”他喊的是他在第一个故事里的身份——斑马代表他。法国厨子当时在救生艇的另一侧,催着把小船放下去。船被斑马砸落到海里之后,就时时能听到鬣狗那嘿嘿呵呵的短促叫声了,第一次看电影时没留意到,第二次再看,听得就十分真切。不得不说,那个厨子之粗鄙可憎,除了鬣狗,好像也确实没有其它动物可以表达。

关于老虎的Richard Parker这个名字:爱伦·坡在1838年发表的小说里,写过一个海难后的同类相食,被吃者叫这个名。四十六年后,1884年,有一次真正的海难,真正的同类相食,被吃者也叫这个名字,并由此确立了英国法律上的一个成例——“必需”并非“可以”之辩护词,即使为了幸存,也不能杀人以自活。曾经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的水手,参与夺船叛乱并被绞死。也曾经有一次沉船海难,二十一位遇难者中,有一位叫做Richard Parker——虽然这次他没有被吃掉。一个很古怪的表达是:Richard Parker参与了多起沉船甚至同类残杀事件。Life of Pi的原著作家Yann Martel自己说:这个名字一定意味着什么。他把老虎的名字取作Richard Parker,并非电影里所说的那么轻松有趣,而是隐喻着海难后的自相残杀互食,只是这次,Richard Parker扳回一局,成了最终的幸存者。

少年去教堂里偷喝圣水,神父声音宏亮地说:You must be thirsty. 字面意思是:你一定口渴了。背后的意思是:你一定就是Thirsty吧。在和猎人的名字调换之前,老虎的名字本来是Thirsty。

鱼在印度教里,是世界维护者毗湿奴的第一化身,从洪水中救出了人类的始祖摩奴。当少年捕到鱼并“第一次”杀生时,他泪流满面地跪谢毗湿奴,祈祷恕罪。(第二次观影时留意了一下,确实有观众笑场,为什么呢?)在一个天海莫辨的星夜,少年通过老虎的视线去看海,他看到了海洋众生的种种生和杀,最后群鱼幻变出他母亲的面容,隐喻了他的母亲“在群鱼的身体里”——第二个故事的内容。母亲眉头的吉祥痣进而幻变出一个世界,犹如他童年回忆中的毗湿奴一样。以鱼组成的、或者说和毗湿奴融合为一的母亲形象,是疗伤之圣药。对母亲的回忆,以及“母亲和毗湿奴融为一体”的冥想,抚平了少年的伤痛,他的老虎在这一夜的冥想中到达了宁静的世界。
猛击阅读全文